参考消息:苏维埃新贵们是如何生活的?(三)

参考消息:苏维埃新贵们是如何生活的?(三)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本篇报道刊载于《参考消息》1976年3月8日第2版。

  一九七四年六月,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陪国务卿基辛格乘坐游艇沿着奥列安达游弋。葛罗米柯在基辛格面前炫耀他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在克里米亚半岛得到的新别墅。

  享受特权的规定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外是米高扬。这个亚美尼亚老头是个搞党内阴谋诡计的老手,正如苏联人所说,他是个“从伊里奇到伊里奇”幸存下来的人物,即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一九六五年赫鲁晓夫下台后,米高扬虽然作为赫鲁晓夫这条线上的人而被迫退休,但他设法在黑海的加格拉附近保留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这座别墅以有两个大理石砌成的游泳池而驰名,一为海水,一为淡水。不仅如此,他还在莫斯科郊外保留了一座有仆役的巨大的宅第和豪华的庄园,墙外绕有一道干涸了的深沟。革命以前,这里的主人是个高加索的巨商。

  党的领导人占有的别墅,一般占地面积达数英亩。一律是国家免费供给的。别墅的周围有高高的绿色栅栏。有个莫斯科人告诉我说,普通苏联人从小就知道,不能走得太靠近这些栅栏。

  莫斯科河的岸边,有个叫乌斯宾斯基的村庄,附近有一块河滩,专供外国使馆人员游乐。在通往这个村子的路旁建有许多这类别墅,凡是通往别墅的岔路上,都插着“禁止入内”的牌子,防止好奇的人闯进去。在最高级人物的别墅周围,不但树林深处有便衣警卫,而且为了防止汽车无意中开到里面,一些主要路口还有武装警察把守。

  莫斯科人感到整个这套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的讽刺,因而给勃列日涅夫编了个笑话:

  勃列日涅夫想让他母亲知道他干得多么成功,于是决定把她从乌克兰的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老家接到莫斯科。他先领他的母亲看他在城里的宽敞公寓,但她并没显出高兴的样子,甚至还有点不自在。于是他叫来了他的“吉尔”,和母亲坐上车,飞速向他的在乌索沃附近的别墅驶去。

  他领着她到处看,一间一间的房子,漂亮的庭院,但她仍然没说什么。于是他把自己的直升飞机叫来,带她飞到他在札维多沃的狩猎场。在这儿,他陪她看宴会厅,向她炫耀大壁炉,他的各种枪枝,以及所有的一切。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恳求似地问道:“告诉我,妈妈,你认为怎么样?”

  他母亲踌躇地说:“哦,很好,列昂尼德。但是,红军回来了怎么办?

  莫斯科的西郊和西南郊,丘陵连绵起伏,一些重要的别墅区就座落在这里。其中闻名国外的要算彼列杰尔基诺的作家别墅区,鲍·帕斯捷尔纳克曾在这里居住;儿童作家科·丘科夫斯基也在这儿住过;《真理报》为它的高级编辑在这儿预备了许多别墅;被西方国家称为苏联特殊情报人员的维克托·路易斯在这里拥有一座富丽堂皇的两层住宅,里面有橡木大壁炉、蒸汽浴室,墙上挂着圣像,还有一个网球场,冬天泼水成冰就是滑冰场。

  这里还有一座东正教的小教堂,其色彩的鲜艳豪放及美观与红场的圣巴西尔大教堂不相上下。

  从克里姆林宫往西行二十五公里左右就到了尼科利纳戈拉,建筑在这里绿树荫中的许多夏季别墅专供科学院院士、记者、作家以及象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巴伊巴科夫这样的政府官员使用。离这儿不多远,在乌斯宾斯科耶附近,就是高尔基六号,即军界最高人物的别墅区。所有这些别墅区都在彼此只相隔几英里的范围之内,离茹科夫卡很近。

  茹科夫卡是苏联政界、科学界及文化界的要人所居住的整个别墅区的心脏,集中体现了苏联社会顶端的圈子是何等狭小。在朋友们打开地图给我看茹科夫卡的地理位置以前,所说有些莫斯科的居民把莫斯科叫做“畸形发展的村子”,我总是不解其意。

  这么个熙熙攘攘的工业大城市,人口有八百多万,却把它叫做个村子,理由何在?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他们是说,如果你也在这个圈子里,是其中的一分子,就会看到圈子里的人们互相传递消息和干其他许多事情就象一个小镇上的人们的情况一样,人们彼此熟识,非亲即故。

  在苏联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莫斯科这个城市也确是小而又小了。

  茹科夫卡是苏维埃社会的新贵们会合的地方。但是,它的外表给人以假象,一般人路过这儿,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用圆木建造的苏联农民的典型小房子和菜园里看菜的小屋。唯一的标记是,这里有个低矮的但十分庞大的用水泥板建造的商店,店旁设有露天停车场。这座商店是在赫鲁晓夫时代专门为住在周围别墅里的新贵们盖的,甚至直到如今还被人们称做“赫鲁晓夫商店”。

  茹科夫卡之所以具有农村气息,而且看起来象个集体农庄的村子,原因之一是实际上它有三个而不是一个居住区。从莫斯科路过这儿的司机或旅行者,在路的右边看到的,是一般口头称呼的“茹科夫卡村”。但在目所不及的密林深处,越过通往莫斯科的铁路支线,还有另外两个村子,用整齐美观的路牌标明“茹科夫卡一号”和“茹科夫卡二号”。

  当地人把“茹科夫卡一号”叫做“部长村”,把“茹科夫卡二号”叫做“学者村”。部长村住的是内阁部长和他们的高级助理,四周围着砖墙和铁栅栏。当地农村的一些妇女被雇来充当警卫,以防止外人接近和进入它的高级商店买东西。进入部长村要凭特殊通行证,而且里面等级制度森严。部长村从它建立以后不断扩大,而今里面分成了两个居住区,一个靠公路稍近,里面住着地位较低但仍很重要的官员,另一个在铁路线的更加隐蔽的一边,住着更高级的人物。

  别墅是按照级别地位分配的。一位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曾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个科学界的高级行政领导人,被提升为副部长,随后接到通知,他将在部长村得到一所公家别墅。但这之前,他已经在一个科学界的居住区购买了一所豪华的别墅,因而尽管分给他公家别墅是一种荣誉,他还是不想搬家,不愿意放弃他的宝贵财产。他企图婉言谢绝。

  上级严厉地告诫他:“你是不是想蔑视花名册制度?你一定得住和你的身份相称的公家别墅,把私人别墅卖掉。”他遵从了。

  学者村是个比较松散、不太正式的居住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斯大林把位于部长村附近的两层的乡村住宅奖给发明原子弹、氢弹以及第一座回旋加速器的科学家,这是学术村的开端。赫鲁晓夫时代,又住进了太空时代的科学家。现在这个居住区已有大约一百五十所别墅。

  在原先那个简朴的茹科夫卡村内,在那些圆木小屋和老旧乡村房屋的中间,最近几年一所所新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专门负责监视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的克格勃的一名将军,在这里占有一所老式别墅。

  学者村的背后就是米高扬的巨大庄园以及位于波杜什金公路上的中央委员会的疗养院。再向莫斯科走一、二英里路,就是苏斯洛夫住的地方,他是党的最高理论家,是他组成了推翻赫鲁晓夫的联盟。

  向相反的方向,从茹科夫卡出发经过两个小村庄,在乌索沃居住区的对面,是一些最高级和最隐蔽的官邸,住着勃列日涅夫、柯西金、马祖罗夫和葛罗米柯。葛罗米柯是在进入政治局以后才从他的部长级别墅搬到这个勃列日涅夫“飞地”来的。

  在茹科夫卡的松树林中,有时会碰到战壕的残痕,地面凹凸不平,行走艰难。一个和索尔仁尼琴志同道合的俄国作家列夫·科佩列夫,对我说:“这些都是战争的伤痕。”

  列夫指向西面三、四英里远的地方说:“在那儿,可以看到勃列日涅夫的别墅。水塔,看见了吗?那是专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马祖罗夫的别墅修的。别墅,你是看不到的。它们就在水塔的旁边。人们把勃列日涅夫的别墅叫做‘一号别墅’。一九五九年尼克松来时,赫鲁晓夫住在那里。从河上看得见这所别墅。我们是在赫鲁晓夫时代看到的,当赫鲁晓夫带尼克松乘他的游艇时,我们正在河上,真是数一数二的官邸,漂亮的庭院,惹人喜爱的河岸,大理石的台阶一直通到水边。但是现在禁止到那片河上去了,连我们俄国人也不让去。”

  我们沿着村舍间的羊肠小道返回村子时,谈起了苏维埃新贵们的别墅在地理上的紧密关系。

  列夫沉思着说:“若是在一九七二年秋或者一九七三年春的一天早晨,你站在赫鲁晓夫商店的旁边,就会见到所有的人。大概早上九点钟,萨哈罗夫和他的妻子会打这儿路过,到河边去游泳。随后,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以及马祖罗夫会坐着‘吉尔’打这儿急忙驶往克里姆林宫,逢到天气好的日子他们都住在别墅里。大约十点钟,索尔仁尼琴会到这个商店给儿子买牛奶。”

  “然后就是苏联原子弹的权威哈里顿,后面是从部长村来的罗斯特罗波维奇和肖斯塔科维奇。不论是科学界、文化界还是政界的大人物你都看得到,全都路过这个乡村小商店。”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