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演零售店倒闭潮,原因仅仅是电商吗?

美国上演零售店倒闭潮,原因仅仅是电商吗?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美国对于普通人来讲,正在变得“不宜居”。

  美国资本家控制的新时代,一步步蚕食着美国劳苦大众的生存空间。

  梅西百货,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1858年成立,伴随着美国从二流国家,一步一步发展,建立起美元霸权。

  旧金山梅西百货旗舰店,很多游客在此打卡

  彼时满清的劳工远赴重洋,在旧金山淘金(1851年前后),给加州人修铁路(1869年),到后来排华法案盛行(1882年),再到后来中国人占领硅谷。梅西百货是很多人的祖传记忆,而这家旗舰店也已经有近70年历史了。

  早些时候,梅西百货宣布,最早将于2025年关闭这家店。连带着,其他5家门店也将关闭,超过2000名员工将被裁员。

  在2015至2023年期间,美国百货店的数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亚马逊,关闭了多家无人零售Amazon Go;沃尔玛,2023年上半年关闭了80家门店;服装品牌GAP,在23年关闭了350家门店……

  瑞银在2023年的报告中预测,到2028年,美国零售公司将有40000到50000家关闭。

  这还不是百货商场、便利店或者品牌店一种零售,也不是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一个城市,甚至也不光是梅西百货这样的线下零售,也包括亚马逊这样的电商。

  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地区的零售公司一起闭店,中产阶级零售业溃败席卷美国,美国零售和消费的“繁荣”的面纱,已经被戳破。

  美国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给消费不足找借口了。

  密歇根大学5月消费信心指数降至67.4,创造了2000年有记录以来之最。旧金山联储则在最近研究中称,美国家庭超额储蓄已于3月耗尽,消费恐怕已经见顶。

  美国居民超额储蓄情况

  老墨认为,美国零售业溃败,并不只是短期的偶然现象,也不只是短期经济数据能解释得。

  它的背后,是美国人民长期受剥削、中产阶级长期被掠夺,体现在消费结构、收入结构和社会运行成本等方方面面。

电商不是零售业衰退主因,贫穷才是

  美国的零售业长期衰退,很多国人不理解。大家可能受到公知的蒙蔽,会认为,“线上化嘛,零售业被电商取代,这很合理,也许美国互联网科技强呢!”

  不,并不是。

  美国地广人稀,基建陈旧,电商所依赖的低廉成本是并不存在的。以国内某生鲜电商为例,履约成本(主要为仓储物流成本)可能高达15-30%,相比之下,商品自身的采购成本占比仅为50-70%。

  这尚且是基于中国的路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量的外卖小哥、合理的人力成本才达到的。

  美国并没有这样的条件。相反,他们的履约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配送费)是非常昂贵的。

  亚马逊Prime配送服务每个月15美元,某廉价超市一单配送价格可能在数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就连正在试行的无人配送车Nuro,一单收费也在6美元上下。

  ——想象一下,同城次日达,配送费40元人民币,这种配送服务,你会购买么?

  这就是为什么老墨说,美国人的消费下滑,电商并不是主要因素。

  举个例子,西尔斯公司,曾经是美国前三大零售集团之一,2018年破产。当时网购在美国零售市场上占比仅为9%,实体零售占比91%常年不变。作为对比,中国线上零售总额约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8%,从2013年之后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中国,才是互联网科技造福消费的典范,美国并不是

  那为什么美国零售业受到如此大冲击呢?这是社会财富结构造成的。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美国财阀收割中产阶级财富,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不起了,这才使得美国零售业凋零。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消费边际”,讲的是居民或家庭赚取的收入,有多少用于消费。

  比方说,纽约居民山姆·奥特曼,一个月收入1万美元,交完税和房租,扣掉开销之后,剩余的资金就寥寥无几了,此时他的消费边际几乎达到了100%。

  而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净资产规模达到8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45亿,美国一个市长的资产能达到这个规模,政商旋转门恐怖如斯),他每个月的收入能花掉多少呢?每个月1%?10%?总不可能达到100%吧?

  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位列第九,是美国第六大富豪。

  收入越高,消费倾向一般越低,毕竟,满足了基本消费需求之后,人们没有太多的消费需求了。

  伴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更多的财富是被资本家拿走的。

  在过去50年中,美国的中产阶级财富是被迅速消灭掉的。

  从结构上看,1970年美国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占比,仅达到美国的30%,而今天,美国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50%。

  相应的,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产阶级,美国高收入家庭所占有的、多出来的20个百分比,基本都来自于中产阶级。

  从绝对数字上看,50年的时间,美国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从2万美元增加到近3万美元,中产家庭收入从6万美元提升至9万美元,两类群体的收入基本上都增长了50%,但是按复合增长率计算,美国普通民众的年均收入增速就只有0.8%。

  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从1970年的13万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22万美元,增速比普通民众高了五分之一!

  有两个因素,让美国普通人更加贫穷——通胀因素和资产因素。

  通胀的影响非常好理解,2020年以来的美国通胀是非常严重的,在过去4年中,美国生活用品的综合物价累积涨幅超过了26%——以过去50年每年0.8%的收入涨幅计算,过去4年的通胀,需要30年才能消化掉。

  也就是说,如果物价不再上涨、美国工人的工资按照过去50年的速度上涨,到2054年,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涨幅就能覆盖掉过去4年的通胀了,这,可能么?

  物价上涨“吃”掉了收入上涨。别忘了,普通人和美国资本家之间的消费边际是不同的——山姆存不下钱,而布隆伯格不仅收入是劳苦大众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他的储蓄则比普通人高更多。

  伴随着近年的通胀,哪怕普通人有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也被通胀给“吃”掉了。

  所以说,普通人的收入不足,通胀加剧了中产的窘境,造成了财富的不平衡。而这个问题,资本家实际上是不受影响的——他们是向普通民众出售商品的人,反而是受益于通货膨胀的。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GDP从2008年的14.8万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7.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3.7%。

  同期美国股市,标普500从900点涨到了2023年末的4700点,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GDP才增长4%,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0%,那么赚的是谁的钱呢?美国老百姓,相当于每年亏了6%。

  这,才是美国零售业衰退的本质!

  大门紧闭的零售店

  劳苦大众没钱了,没钱去消费,零售巨头就会关店、倒闭、破产。反过来,零售公司的雇员失业,只能去找低收入、不稳定、消费倾向更高的工作。

  这种负向的循环,影响是非常剧烈的。

  中产阶级零售溃败,与“零元购”形成负反馈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窥见美国零售业倒闭潮的全貌——倒闭的,都是普通民众生活必须,但是普通民众支付不起的那些店。

  有美国的金融咨询机构汇总了破产可能性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涵盖了零售行业相当多的领域:家具、服装、电器、医药等等。

  这些公司都是美国中产阶级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司,但也都有一个共性:被过高的“成本”困扰。

  破产可能性较高的美国零售公司(节选)

  什么成本呢?“零元购”的成本。

  一家美国大型连锁超市品牌Target,它的公司董事长对媒体控诉时满怀怨气:“2022年,抢劫和偷盗给我们带来了4亿美元的损失,今年刚开始,损失已突破6亿,如果再没人管,我们将关闭20%店铺止损。”

  闭店潮的原因,甚至说主因之一,就是社会运行成本,更直白一点就是治安成本,被转嫁给了商户。

  不光是耐克、苹果、迪奥这些产品会被“零元购”,很多人忽视的是,绝大多数零元购的产品,实际上就是老百姓日常需要的基本生活用品。

  只不过这些知名的品牌、知名的公司为世人所知,“声音更大”;而类似于上面列表的那些美国本土消费企业,它们也都是零元购的受害者。

  它们损失了多少?

  据全美零售业协会统计,2022年美国“零元购”总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比21年增加了50多亿;23年“零元购”的总额还没有披露,但其他数据来源显示,仅23年上半年,美国有暴力或暴力威胁的盗窃行为,增加了120%。

  有精力统计损失,没有精力管治安,这是因为商家买保险了么?

  想要理解美国人的脑回路,是真的难。

  正在“零元购”的美国民众

  但是老墨必须说,我们跟“否认零元购”的公知是不同的,跟“盲目嘲笑美国治安差”的人也不一样,我们要更为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闭店潮怪商家么?Tik Tok上曾经有一个热门视频,一位亚裔老妇人的小店被“零元购”了,而后呆坐在自己的店面里。整个视频压抑、沉重,她们一家的财富,被强盗掠夺了。

  如果我们去怪亚马逊、怪沃尔玛,怪大资本家,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普通美国民众,中小零售公司,他们招谁惹谁了呢?如果美国资本家不给他们活路,难道不经营还不行么?

  但不经营的结果就是,供给不足,物价继续被推高,更多中产阶级返贫、贫穷人民加入零元购的行列。

  这个循环怪劳苦大众么?怪劳苦大众没有拿到自己应得的财富?怪美国民众每年坐地亏损6%?

  诚然,“零元购”确实可能是一些惯犯开头的,但我们也知道,《悲惨世界》中曾经描述过一个场景:冉·阿让因为偷窃面包被判刑5年,而后因为越狱被追加19年刑期。

  伟大的作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雨果先生就在书中这样写道,犯罪的不是冉·阿让一个人,而是整个法国。

  有的人说,西方社会没有王朝周期,那么,19世纪的惨剧,今天重现人间,这是不是一种王朝周期呢?

  同样的经济周期,同样的中产返聘,同样吃人的制度,只不过一个是在法国封建王朝,一个在美国披上了资本主义的外衣,如此而已。

  今天的梅西百货,不再是1970s美苏对抗时期的梅西百货,更不是排华法案、太平洋铁路修建、淘金热时期的梅西百货。

  时代变了。

  美国人是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承载他们的船。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