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千万别看士兵突击

警告:千万别看士兵突击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警告:千万别看士兵突击


2007年09月20日《新世纪》周刊



《新世纪》周刊第24期封面文章:警告:千万别看士兵突击

  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明星,这样一部“三无”电视剧在今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28集电视剧,先是悄无声息在地方台首播,然后在网上规模性流传。现在,全国的电视台正在轮番重播。这部电视剧吸引人的,是一个傻里傻气的特种兵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男人看了折服:这才是真的汉子。女人看了失色:这才是心中的完美男人。

  《士兵突击》的意外走红是电视选秀退潮后的一个荧屏新热点,当泛滥的选秀开始令人反胃的时候,一群中国士兵身上的独特气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娱乐至死的年代,大众依然对真性情充满渴求。农村来的许三多是典型的傻根儿,可他身上的坚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与超女快男粉丝团迅速集结一样,《士兵突击》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兵迷”团体,只是,“兵迷”追的不是星,而是兵。

  在中国的各个时代,兵的气质影响了许多人的性格,甚至人生方向。

  “士兵”突然走红

  ■特约记者/余楠

  28集电视剧《士兵突击》今夏意外走红,它指挥着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占领了办公室的“饮水机”,在互联网上聚集了几十万的“兵迷”

  一部“三无”电视剧最近红了——剧的名字《士兵突击》,硬邦邦的,无时下热门剧名的“色香味”;整整28集,无一位大牌明星,无一个女性角色。

  《士兵突击》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叫许三多的农村“傻”孩子被父亲逼迫参军,成了一位“钢七连”的特种兵,在魔鬼般的残酷艰苦训练中出尽洋相,逐渐磨练成全团的尖子兵。一次执行任务中失手杀了人,他迷失了方向,此后又在连队里找回了自我。

  扮演许三多的演员叫王宝强,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一脸茫然,但提起《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哦,就是他啊!”许三多和傻根儿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傻“,因此,这部依靠口碑传播火起来的电视剧被观众私下定义为“中国阿甘”,然而,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康洪雷则不大认同这个定义:“许三多不是阿甘,绝对不是!”

  事实上,《士兵突击》早在2006年12月26日就已经在陕西电视台一个覆盖省内的频道首播了。首轮播出结束时,《士兵突击》获得了2.4的收视率,这个数字在该剧总制片人张谦的心目中不算理想。同时,三万套正版音像制品面市。2007年1月18日,有关《士兵突击》的第一篇帖子出现在百度贴吧,发贴的网友说他“是通过DVD碟片看的这部电视剧”。进入夏天,《士兵突击》在百度贴吧的热度忽然升高,此后的短短几个月,每天都有三位数以上的新帖,有评论说其燎原态势与2005年的超女蹿红速度有一拼。

  由此,一个与《士兵突击》有关的群体迅速集结,这个群体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兵迷”。他们的年龄跨越较大,但其中尤以80后突出。与热衷超女的群体相比,“兵迷”更显理性,而且性别更为平均——男人爱看,因为剧中的每个士兵都“是条汉子”;女人爱看,因为那是他们心中的理想男人,面对许三多、史连长这样的“傻”大兵,女人们惊呼:“太有男人味了,太Man了,这样的男人已经绝种!”,“不知不觉,完全被他们征服了”。

  这部与中国士兵有关的男人剧早在2005年就已创作完成。两年后,该剧制片人张谦从编剧兰晓龙手中购买了剧本版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的导演康洪雷2005年决定接下这部戏。2006年3月10日,《士兵突击》在云南昆明正式开机,拍摄十分顺利,仅用了三个月。

  2007年建军节,北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士兵突击》,当晚收视率接近3.0,此后节节攀升。同一天,河北、河南、四川三家卫视同步播出《士兵突击》。收视又刷新了北京电视台的收视率,成为到目前为止2007年电视剧收视冠军。9月中旬起,吉林、广西、云南、浙江等卫视也开始陆续加入抢播《士兵突击》的热潮。

  经济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饮水机效应”:办公室上班的人们常常喜欢围绕着饮水机,就头天晚上万众瞩目的电视节目或者重大事件展开热烈讨论。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电视节目或者事件,它一旦占领了饮水机,就说明它占领了公众的注意力。这个夏天,《士兵突击》悄悄地占领了“饮水机”,互联网是此次口碑传播成功的重要平台——《士兵突击》的百度贴吧的发帖数字已经达到了71万。

《新世纪》周刊


他们疯狂追看

  ■特约记者/余楠

  《士兵突击》的观众群体从10岁到70岁,其中以20至30岁的观众群数量最庞大,职业分布十分广泛

  “沦陷!完全是一场沦陷!”黄敏这样说起自己看完《士兵突击》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变了。”二十四岁的黄敏是成都一家大型国企网络中心的管理员,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维护公司局域网。黄敏的另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瑜伽馆做瑜伽教练,这份工作占据了黄敏大多数下班以后的时间,所以她很少看电视剧。

  电视剧《士兵突击》2006年底在陕西首播后不久,百度贴吧出现了《士兵突击》的主题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部剧。黄敏的一个朋友向她推荐了《士兵突击》,“我当时就告诉她,我不爱看这种电视剧,这个名字就不吸引我,士兵的故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黄敏最喜欢的几部电视剧是《大长今》、《巴黎恋人》和《夏娃的诱惑》,都是几年前播出的韩剧。“后来我还是看了《士兵突击》,那段时间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谈它,网上也有很多评论。”相当多的观众像黄敏这样同《士兵突击》结缘。

  网友自发组织的《士兵突击》年龄调查显示,年龄最小的观众是10岁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已过古稀之年。20至30岁的观众群数量最庞大,职业分布更加广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把自己称为“兵迷”。

  北京观众彭海良不属于这个数量最庞大的年龄段,他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的数学教师。彭海良今年61岁,去年正式退休,现在他的主要精力是在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学习英语。建军节晚上,《士兵突击》在北京卫视正式播出以前滚动播出过三十秒片花,这个片花吊起了彭海良的胃口。“许三多那演员我认得,演的傻根儿和阿炳都非常棒。”傻根儿和阿炳是《士兵突击》主演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此前在电影《天下无贼》和电视剧《暗算》中的角色。“演得太好了。”因为喜欢许三多,彭海良在电视机前从第一集看到了最后一集,“我们这个时代,就是需要这些鼓舞人心的好片子。” 彭海良说。

  黄敏最喜欢的角色却是班长史今、连长高诚和袁郎。“这些男人都特别有味道。班长的样子让人感觉非常踏实,是那种一看就让人特别放心、有安全感的男人,他走的那一段,我哭得不行了。”在黄敏眼里,《士兵突击》的每一个演员都非常出色,每一个人物都很有性格。

  认同黄敏观点的大有人在,如今,《士兵突击》的每一个角色在网上都有一批狂热的支持者,其热情丝毫不输同在这个夏天达到高潮的“快乐男生”。甚至在片中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哨兵,也会有人询问详细背景资料。

  谈到《士兵突击》,黄敏最常用的词是“励志”,“我想我们这个年纪会比较喜欢这样的片子吧,年轻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跟困惑肯定很多”。黄敏第一次看《士兵突击》是通过网络在线视频。播放不够流畅,画质不够清晰,坚持了四集以后,黄敏买了一套DVD。“然后就是我说的沦陷的感觉。每天脑子里都是这个片子里的那些段落。中毒最深的那几天,跟朋友们短信或者聊天,全是‘这个没意义,完毕’,‘拉出去毙了’,‘明明一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这些剧中的经典台词让一些朋友莫名其妙,可逗了。”

  对于《士兵突击》的台词,61岁的彭海良评价道:“很通俗,也很值得回味,像‘不抛弃不放弃’,‘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彭海良不上网,他不知道如今《士兵突击》在网上的热度——已经有网友为剧中每一个主要人物写了前传,希望有限的故事得到进一步延伸;有网友还按照电视综艺节目的路数,虚拟了一期《士兵突击》剧组做客央视《艺术人生》的脚本。


王宝强:他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特约记者/余楠

  自卑,依赖,这是许三多具有、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是执著、不放弃,是许三多有,而我们缺少的

  王宝强今年23岁,很多艺术院校专业出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刚出校门,可这个从河北邢台南河县农村走出的孩子已经先后出演过好几个广受欢迎的影视角色:《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暗算》里的阿炳,这一次《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做演员是他8岁时就有的梦想,到目前为止,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跟他本人有一点非常相似——他们都有点一根筋,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在即将上映的冯小刚作品《集结号》中,王宝强也饰演了一位士兵。

  康洪雷:如果没有他们,生活将会怎样

  ■特约记者/余楠

  《士兵突击》中的士兵有一种优秀的气质,这恰恰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气质

  《士兵突击》这个戏现在有很多人非常喜欢,你知道吗?

  知道,我有空也上网,去贴吧,网友们谈论得很热烈,我的博客上都是他们的留言。我刚拿了新浪网的一个奖,第二季优秀电视剧最佳男演员,这个奖完全是由网友投票产生的,结果完全以票数取胜,我比第二名高出很多票呢。

  你知道你具体的票数吗?

  不知道,我就知道很多人都在看。我们村里的人,全都看了。我们家乡的县长专门打电话给我,说要给我庆功。我在云南这边拍戏,当地人看见我,都喊我许三多。

  他们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许三多?

  我看网友们在博客上的留言,还有身边也有人说,都说许三多的经历非常鼓舞人,很多人都说这个戏很励志。可能许三多能给人很多力量吧。很多从许三多嘴里说出来的话,都很朴实,却很深刻。他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他的那些性格,自卑啊,依赖啊,我们身上都有。许三多在五班那样一个地方,还坚持每天出操;连队都解散了,他还打开水做卫生;就剩他一个人看守营房,他吃饭前还站队,跟兄弟连队拉歌。很简单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做好,很难,许三多做得很好。我们不希望自己是许三多,但是他做成了我们都想做的事情。

  许三多这个形象跟你以前的角色完全不一样,又让我们觉得眼前一亮。

  其实这次是我最本色的演出,我跟很多人说,王宝强就是许三多。我以前也是这样,木了吧唧的,特别木,嘴笨,不会说话。

  你的经历跟许三多的确有相似之处。

  是的,我是河北邢台的一个农村孩子,家里有一哥一姐,我正好也是老三。8岁那年,我看了一部电影,就是《少林寺》,我就特别想演电影。我以为去了少林寺就能演电影,然后我就跟家里闹,非要去少林寺。家里后来没办法,就让我去了,我学了6年。后来我知道要当演员必须去北京,我就来了北京。一边做民工,一边跑群众演员。

  北漂那段时间,应该是到现在最艰苦的一段日子吧?

  对。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北影厂门口,跑群众演员,经常一天没有活,所以没有办法,我去工地跟老乡一起帮小工,挣个饭钱。那个时候我住在北沙滩,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又是在北影厂门口一天没有接到活,一天没有吃东西,晚上回来,两毛钱一个的馒头,我用身上的一块钱买了五个,一口气全吃了,喝了一杯水,肚子胀得太难受了。

  你那时还是个孩子,吃了这么多馒头不能喝太多水。就算这样艰难,你也没有放弃演电影的愿望?

  是的,接不到戏的时候我就去工地帮忙。有一天我们工地上来了几个人,拿着个DV不停地拍,后来就有导演找我,就是李杨,拍了《盲井》。冯小刚导演就是看了这个片子然后找我演了傻根。

  现在农村孩子要不上学读书就会出来打工,你做演员家里不反对吗?

  我妈拿我没办法,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爸不同意,他打我比许三多的爹打许三多还要厉害。这次我们村子的人全在看《士兵突击》,他们都说许百顺就是我爸,他们太像了。

  你跟你爸有交流吗?

  跟他很少,基本不怎么交流,我跟我妈交流比较多。

  你爸爸现在还反对你吗?

  现在不了,他现在可佩服我了。他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

  有意义,你又让我想到了许三多。都说男孩子有个军人梦,你没想过当兵?

  没有,我就是满脑子想演电影。不过说实话,这次演《士兵突击》,当了一回兵,真的觉得特别难忘。我们拍戏之前,我去部队跟新兵一起训练,走队列、站军姿、喊口令,部队确实就像大熔炉,特别锻炼人,当兵的人气质是不一样。

  你觉得现在的你,身上哪一点跟许三多最像?

  不抛弃,不放弃。我就是想做演员,想演电影,多难我都没放弃。

  有很多人跟你有一样的梦想,他们甚至倾家荡产,考电影学院,考戏剧学院,可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当上演员。你觉不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是挺幸运,可是我也特别用功,真的。拍《天下无贼》的时候,有次冯小刚导演当着很多人问我,说听说你把台词全都背完了。当时他只是开玩笑说的,我说您怎么知道的,我是背了。他们不信,结果我就给他们背,我真的全背了。我拍戏就是这样。拍《士兵突击》的时候,那个腹部绕杠,开始我真的不会,后来我自己抽空,天天练,实拍的时候,我自己能做十几个。

  当演员是你的梦想,你已经实现了。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有,但是不能说。我想让你们知道,王宝强还有你们不知道的一面。我觉得有那样一天,我做到了,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那时你们就都知道了。

兰晓龙:不抛弃,不放弃

  ■特约记者/余楠

  作为《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说这部戏“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某个部分”

  为了创作《士兵突击》,身为军人的兰晓龙下基层部队代职,“乔装打扮”体验了模拟战争中的动态美感。他说,部队里其实有很多许三多那样的士兵,他们来自农村,有些木讷,但十分真诚。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兰晓龙是谁。2005年,兰晓龙创作的话剧剧本《爱尔纳·突击》获老舍文学奖和曹禺戏剧奖,他以这个话剧和自己的另一部小说《士兵》为基础,创作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剧本。

  十年前,兰晓龙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了部队。

  《士兵突击》里的故事原型就出自你所在的军区部队?

  对,就是我们部队的装甲师。2000年的春节过后,我们创作人员按照总政和军区的要求,都下到基层部队代职。严格说来,那个时候算是我真正走进士兵生活的开始。为了能了解到真正一手的部队生活,我向身边的战友和领导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告诉他们我是从集团军机关分配下连队的打字员。可是没过多久,总政领导下来视察,还是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

  剧中那些精彩的演习和特种兵大队的感受也是你这样体验到的?

  也是代职,但是我没有再隐瞒身份。我正好赶上了军区组织的一次大型军事演习,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以一个士兵的身份参加演习,虽然只是一次模拟战争;但是那些普通士兵在战争状态下的伟岸和崇高,部队集体力量的凝聚,还有那种动态的美感,是平时很难感受到的。

  很多人都质疑,觉得许三多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我在特种兵大队体验生活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农村来的士兵,他们有人就是这样,稍显木讷,不爱说话,没见过什么世面,刚一接触觉得有点笨;但是都特别真诚,一笑起来,憨憨的,训练的时候特别玩命,比很多同龄孩子能吃苦,才不外现,偶尔露峥嵘。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几年,最后就成了尖子。

  这个戏还是很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主人公是个普通士兵以外,军旅题材常用的情感戏路也没有出现。

  这就是现在军营里的客观现实。你如果到过一线部队,你会非常不适应那种纯封闭的状态。女性的身影是很罕见的。代职期间,我随部队出去拉练或者驻训,那些青春期的小战士会跟我聊很多,他们跟许三多一样,刚刚长胡子。上地方买东西,如果打交道的是女性,你很容易看出他们的兴奋和紧张,经常会脸红。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戏,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某个部分吧。许三多是一个从来没有脱离卑微但是绝不放弃自尊的人,我们很多人可能独自面对“抛弃”和“放弃”的拷问时,内心会很复杂。现在独生子女很多,部队很多士兵也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很敏感脆弱,抗压能力有限。很多突发的事情来不及反应,很多你期待的结果总是不出现,生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你个人的一种生活感悟吗?

  当然有我自己的生活,我是个创作人员,我最基本的工作能力除了学校学的东西以外,全来自生活。刚毕业那两年,我的创作也没有方向,我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过质疑,所以后来才下定决心去部队代职。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抛弃和放弃了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不抛弃,不放弃”也是我自己内心希望的一种状态。

  康洪雷是那种发挥稳定的导演,他的作品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如今,《士兵突击》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7年前他执导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很多人希望能看到《士兵突击》的续集,康洪雷很肯定地拒绝了,他说一定要拍的话,那也是另一个故事。他会带着《士兵突击》的原班人马,回到另一个时代,这就是他正在筹备的新片:《中国远征军》。

  据说你最初拍摄《士兵突击》的冲动来自一部话剧?

  对。《爱尔纳·突击》,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2003年演出的话剧。我去看的那天,正好是他们团最后一次演出,演出结束后,这个团就不存在了。那天从头到尾,心情很复杂。

  这一幕的感觉听着像“钢七连”解散的段落。这个片子的确能感受到你对士兵的感情。

  你说将军,说元帅,也有很多人看,但是毕竟士兵是主体,尤其是和平年代。当年魏巍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是写我们基层的战士。我记得非常清楚,他看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就问他“你不觉得苦吗?”那个战士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着说,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这话多朴实啊。

  看完片子,很难让人相信,你竟然没有当过兵。

  马上看英雄,灯下看美人。走近了一看,也是发现雀斑,细看问题还是很多。不过行业戏不一定非要行业内的人做,行业内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做好行业戏。根儿上的问题还是你关不关心、上不上心的问题。在我内心,觉得这些士兵就是最可爱的人。

  《士兵突击》不写大规模演习,不写男女情感,很耐心地讲一个小战士的成长,你是不是很喜欢这种视点向下的写普通人的题材?

  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没有话语权,他们像鹅卵石一样,铺在最下层,才使得我们有了坚实的路面。精英不代表大多数,很多人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不代表他们内心没有一团火。我刚从新疆回来,你看少数民族的那些配音演员,我们每个片子一出来,他们就要配成本民族的语言。天天都是这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情怀,去看一看这些普通人,没有话语权的普通人,我不能想象要是没有他们,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你觉得为什么许三多这个形象会这么受欢迎?

  许三多身上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东西,这些强大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开始逐渐淡忘的。

  是坚持吗?

  是相信。他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了信任。他的战友也说,过分信任的天赋不是谁都具备的。我想这个过分的信任,恐怕就是第二点,诚恳。他用与生俱来的诚恳融化了很多人际的障碍,很多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最后一点就是谦卑,谦卑不是懦弱。这样的人,按宗教来说,是上帝最眷顾的一种人。成功的最后两级台阶,不是能力,不是学识、学历、人际关系,恰恰是你生命最原生态的那个东西,是你的本质。成才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以为我们很有能力,但是我们走得太急,用了太多的技巧。许三多就像一面镜子,他照亮我们每一个路过的人,让我们看一看我们走路的样子。我们多少人离开家门出来以后,就把自己砍成了一个电线杆子,但许三多不是,他从头至尾是一棵一直生长的大树。

  你是个以严谨著称的导演,没有喜欢的本子你坚决不拍。你喜欢的好题材是个什么标准?

  就是昂扬健康的,代表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两样东西,我们并不拒绝,一个是财富,一个是健康。什么是主流?什么是大多数?电视是公共频道,什么是公共频道?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进来。那么为什么不说点真话呢?这不是粉饰,这些优秀的气质恰恰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我就想做很昂扬、很健康、很积极的东西给大家看。

  《士兵突击》就是如此,你要是上网,你能看见网友对这片子非常肯定。

  主体网民是十几岁到五十多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一群人。我想大家可能得到了某种宣泄吧。你说我们是寓教于乐还是娱乐至死?老祖先都说了,寓教于乐。而现在只是娱乐,完全是断章取义。

《新世纪》周刊


那些士兵们

  ■特约记者/余楠

  《士兵突击》中的士兵们性格各异,而在他们身上,却集中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善良真诚的本质

  编剧兰晓龙在网上被“兵迷”们尊称为“士兵之父”,在他们心里,兰晓龙一手缔造了这群血性十足的热血男儿。在《士兵突击》之前,兰晓龙也创作过其他角色,不过战友们告诉他,他笔下的那些人物都是“假人”。这一次他不会有这样的紧张和顾虑,无论这些铮铮铁骨的士兵自身有着怎样的性格缺陷,丝毫无损他们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本质。

  成才

  702团红三连五班班长

  性格:牛、自信

  成才一直很顺利,习惯受人欢迎,剧中他一跌到底,然后他爬了出来,爬到与许三多同步的位置。成才自信,目的性强,永远都知道自己要什么,达了目的也不罢休。别说这部戏里没有感情戏,在编剧兰晓龙心里,一起长大的成才与许三多是不折不扣的“恋人”关系——小争风小吃醋,小别扭小矛盾,但心里就是你了。成才没有相信任何人,除了许三多,当他察觉死亡逼近最绝望的那一刻,他喊的名字是许三多。

  许三多

  702团钢七连三班代理班长

  性格:憨、傻、孬、木讷

  许三多的成长历程经历了“从屁孩到孬兵、从孬兵到好兵、从好兵到一个成熟的人”这几个阶段。在家乡那段时间是许三多的屁孩阶段,终日“天生一副熊样”,除了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他还学会了自保。孬兵阶段的许三多不被人认可,错事做得太多,想要自尊也难。连长的每一次刺激都是心灵开刀,哪壶不开提哪壶。班长和战友连激带蒙,帮助他完成了单杠上的奇迹,强人资质开始崭露。从那以后傻小子做起尖子一发而不可收,尽管拿的荣誉超过一个标准班,但是流的眼泪却超过一个加强排。许三多的肉身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孩子,骨子里还是榕树乡的三呆子。他的成长之路注定多灾多难,班长复员,被迫断奶。步入步兵巅峰,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让他把自己的人生颠覆了一次。被迫一日千里地成长,挣脱泥潭的那一掌竟然又是连长的一顿痛骂。许三多太过强大,因为他是个偏执狂。他遭遇了太多我们亟待摆脱的困境,也集中了太多我们渴望保持的本质。

  史今

  702团钢七连三班班长

  性格:温厚、敦良、本分、要强、很有女人缘

  史今是个温厚的大哥,也是要求严格的妈妈。出身农家,本分然而要强。成熟得很早。他是一个道德楷模,如今网络人气和异性缘最好的就是他。因为这个时代的男人找不到几个这样的手足兄弟,女人一直在找的就是这样的臂膀胸怀。他没有缺陷,这是他唯一的缺陷。利他的人格,让他看起来像一个真人和完人。

  高诚

  702团钢七连连长

  性格:自信、孩子气

  这是一个让我们司空见惯的领导形象。自信,要强,处处不落人后,爱才惜才,只少点耐心。其实他是个大孩子,受不得委屈,在军人的外衣下干出了像双旗挑团部这种孩子气的傻事,很多方面还没许三多成熟。出自名门,家有大树,前途无量。他刚愎自用,却有刚烈外表下的男儿柔情。

  袁朗

  特种兵A大队队长

  性格:几近完美

  他要把许三多们训练成“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很残酷,根本是照灭绝人性的路数来干的,因为他太清楚人性这东西。这样的人其实是神,是宗教。他身怀绝技,通透一切。面对这样的一尊神,我们总是缺乏话语权,因为所有事情他来主导。生活里没有这样的人,造出这样的神来,是为了提醒我们的渺小,太多的神在高处,学会心存敬畏绝不是什么坏事。

  伍六一

  702团钢七连三班副班长

  性格:韧劲儿十足

  这个人的心气可能比成才还要高得多,只是他从来没有说出来,他可能只相信做出来的事情。生正逢时的他留在了“钢七连”,他完全是那种做刀刃的钢。他好象很自信,其实那种自信是挂在脸上的,远不如许三多和成才那种细细腻腻后劲十足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他仍不打算摆脱那种让他吃过苦头的情绪,他去找班长,继续自己的梦幻,一个似乎不浪漫的人其实是活得最浪漫的人。他给我们最强的一记闷棍是,为了不拖累许三多进A大队,在魔鬼考核接近终点的时候,这个从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男人竟然拉响了求救弹的引线宣布放弃。生活就是这样,那些我们一直充满期待的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最多,关键时刻出手的,总有几张面孔是我们从来没有好感的人,那一刻我们才被教会了谁是真正的朋友。

士兵:一个群体形象的变迁

  ■本刊记者/汤涌

  大众眼中的士兵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他们是英勇善战的庄稼汉,有情有义的壮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王宝强是那种扔到人堆里根本找不出来的普通北方小伙子。当这位“傻根”出现在《士兵突击》里,以特种兵许三多的角色出现的时候,你很难觉得他会成为一个偶像。

  许三多和我们记忆中的士兵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六十年里,无论是现实里,还是影视作品中,士兵的形象不断变化,一些深入骨髓的特质却是这些士兵们一脉相承的。

  英勇善战庄稼汉

  和过往的很多士兵一样,许三多入伍前是一个农民,初中毕业。家里有个挺封建家长的老爸,守着几亩地,养了几口猪。

  在战争史上,最强悍的士兵往往都是武装起来的农民组成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属于庄稼汉:贫农、长工和土改后的自耕农。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城市兵被认为娇贵、不好带,怕吃苦,城市兵受到的最高评价就是“你真不像城里的”。按照《高山下的花环》里靳开来的说法:“要打仗还得靠咱庄户孙。”

  军队被称为熔炉,从庄稼汉变成人民军队的士兵,还需要许多磨炼和思想的指引。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争电影的重要题材之一。鼓舞了许多代士兵和青少年的《董存瑞》就是典型的这一主题的影片。年轻的英雄需要一个语重心长的“父亲”角色,一般是一脸正气的指导员。(这类角色往往最后不幸牺牲,跟他们相比,《士兵突击》里的高城和袁朗可谓幸运)

  姚雪垠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也曾经描写了一个变成战士的庄稼汉:“差半车麦秸”是他的绰号,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严重不靠谱”。抗日战争期间,这个不知道日本是外国,非常恋家,爱往鞋子上蹭鼻涕的,甚至有点胆怯的庄稼汉在同志们帮助下成了最可信任的战士。

  现在,中国士兵的农民烙印,也许是世界上最深的。现在,这个国家有8亿农民,农村为这个国家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兵员。在《突出重围》成功之后,诸如《DA师》、《垂直打击》一类的高学历现代军官戏出现得很多,却逐渐被观众们疏远。相反,《士兵突击》这样把目光投向基层士兵、重拾农村兵传统的电视剧,却吸引了观众。

  有情有义的壮士

  “从改革开放之后,一些艺术家开始把军人重新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这是没错的。”知名影评家周黎明说,“但是有血有肉,和单纯生硬地添加爱情戏是两回事。”

  周黎明举“文革”前影片《柳堡的故事》为例子,十八岁的哥哥和小英莲之间的爱情,就是一种淡淡的爱情,没有充分展开。如果这种爱情写得太实太碎,就没有了味道。

  “在军人都是英勇无敌的正面形象的时候,有一两个关于爱情的细节能打动观众。在“文革”时期,电影中的这些细节都被取消。战士们说一样的话,说正常人不说的话。其实你到部队去过就知道,每个军人性格不同,说话的方式也不同。让他们每个人毫无分别,就是把他们变成机器人。”周黎明说。

  每个角色的个性化是《士兵突击》的一大亮点。在百度“士兵突击”吧里,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粉丝”支持,喜欢班长的,喜欢三多的,喜欢袁朗的,喜欢成才的都有。这部没有女角的电视剧一样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兵。

  “男女搭配是一种最常见的搭配,我们看美国电影里导演会给主角进行老少搭配、黑白搭配,最多的还是男女搭配。但是男女搭配并非一定就有好效果,纯男性角色(《兄弟连》)和纯女性角色(《喜福会》)的影视作品有的时候效果也是很好的。”周黎明这样分析,“从近几年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看,导演们还是在努力学习和借鉴当中。他们学习《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努力把军人写得有情有义和有血有肉。”

  现实生活中,军官和战士的感情,比地方上、大学里都要简单明快的多。部队中的情义和血肉,更多的是那份战友之情和手足之情,这是几千年来各个军队的共同主题:今天我们还能听见他们唱《送战友》、《我的老班长》??

  没有该种体验的作者或者导演想描绘出这种男人之间的感情是很难的。金庸就曾经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认为自己对谢逊和张翠山的兄弟情写得不够好,“因为我那时还不明白”。

  最可爱的人或是傻大兵

  流传于陕北的民歌《东方红》原本的歌词中有一段:“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短短六字,一个骑兵战士的形象何等威风。在解放区土地改革之后,“当兵保田”成为光荣伟大的事业。

  20世纪50年代的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更是给士兵这个群体戴上了桂冠。一口雪一口炒面,步枪打败美帝的奇迹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军人成为普通群众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60年代的英雄是雷锋、王杰、欧阳海,这三位的事迹表明一支善战的军队在和平建设岁月里同样是道德楷模。

  那个时代的电影屏幕上,战士们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老大娘拼命向他们口袋里塞鸡蛋,巴不得这些浓眉大眼的好小伙子们成为自己的姑爷。敌人的军官则听着腐化的留声机郁闷地想着办法,女特务甜美凶狠地玩弄愚蠢的伎俩,敌人的普通士兵抢完了粮食踹倒了老大爷还想抢人家女儿,那是一个脸谱化的时代,红五星就是美德的化身。

  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人往往会记得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在近二十年没有打仗之后,老百姓目睹了战士们为国捐躯。艺术家唱起《血染的风采》,解放军叔叔在各个小学做报告,戴着红领巾接受孩子们的敬礼,但在80年代战士们蹲猫耳洞的日子里,社会也在悄然变化。

  “一等人是公仆,老婆孩子都幸福??十等人是傻大兵,东南西北分不清。”流传在那个时代的民谣体现了有些人对军人的不公正。90年代初,有军人去饭店吃饭,因为只吃一个菜还被无业青年用剩菜羞辱,最后是老板请客来替他解围。

  这种不友好的趋势止于21世纪,随着军队职业化程度提高、待遇提高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参军再次成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每年冬天都有在校大学生入伍,其中不乏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在相亲找对象的时候,军官身份往往说明该男子家世清白、品德方正而且受过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上的军人形象多数英俊、反应敏捷,有大学学历甚至留过洋,讲出来的道理都是关于未来战争、信息战、电子战的,不懂电脑的观众也在乐呵呵地看。

  电视剧里的士兵们甚至展示了幽默的一面,在《炊事班的故事》之后,以其原班底部队演员为主的《武林外传》征服了大批观众。

  经历了长期的神化和一度的矮化后,军人在今天更接近其本质:和医生、律师、运动员一样是职业,不同的只是社会分工。在任何一个行业当中,许三多这样努力上进准备成为英雄的年轻人,都是值得社会尊重和鼓励的。

  《士兵突击》被观众的认可,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再进行拔高或者贬低,如实描写每一个军人,是军旅片该做的任务,也是社会对军人应该抱有的态度。

《新世纪》周刊

 为士兵一生痴狂

  ■本刊记者/刘炎迅

  他想当兵想了一辈子,尽管从军梦破灭,但士兵的精神却让他在商场上找到了方向

  “我的确被感动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说起《士兵突击》,46岁的崔明华显得颇为激动,“血性的钢七连,坚持不懈的许三多,宁折不弯的伍六一,他们让人热血沸腾。”崔说,这些年,他看了很多类型的军事片,很少有一部能如此深的征服他的内心,“上一部是很早之前了,那是《巴顿将军》,一部影响我人生的影片”。

  “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军痴,怎么理解呢?行动坐卧走,几十年来,每日的生活,我都把自己看作一个士兵,以军人的思维看待问题,以军人的姿态去处理问题。虽然,我从未当过兵。”面对《新世纪周刊》,崔坦言。

  少年“司令”

  1961年,崔出生在江苏盐城市的一个乡镇里。打他记事时起,就经常看到父亲和几位叔叔在一起回忆曾经的戎马生活。“父亲他们都是老战士,打过很多仗。”崔说,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更没有机会去看电影,唯一让他兴奋的,便是听着父辈们讲述的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那时就觉着,军人了不起,做事情有魄力,不拖泥带水,更为关键的,是军人身上那种天地不惧的勇气和信念。”

  少年时,崔几乎每日扛着父亲给他做的木头长枪,和一群小伙伴打来打去,“基本上都是我做头,指挥他们”。

  15岁那年,在一次“战役”中,身为“司令”的崔,被“敌方”的一个“小兵”偷袭,按在地上,动弹不得,那柄长枪也被硬生生夺去。“那时感觉是受了奇耻大辱,闷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后来就觉的,必须习一身武艺,才能做个无敌的士兵。”崔笑着回忆,“那时总幻想有一天参军上前线。”

  那一天,这个15岁的少年,背着父母,拿了家里的钱,独自一人搭车去了徐州,那是江苏最北面的一座城市,历来尚武,民间隐着一群“武术高手”。几天后,崔正跟着师傅走梅花桩时,被家人找到,揪着耳朵带回了家,挨了一顿“木板炖肉”。

  破灭的从军梦

  “木板炖肉”让少年崔明华几日疼痛难耐,坐卧不得,却丝毫没有改变他骨子里的士兵梦想。1987年,崔26岁。他第一次看了电影《巴顿将军》。那是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的南方边陲战火刚刚停息不久,举国上下弥漫着浓郁的崇敬军人的气息,绿色的军装成为大街上男女挚爱的流行时装。

  “那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崔说。影片一开始,在一面硕大的美国国旗里,巴顿将军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没见过这样的,很新鲜,很兴奋。”

  在这部影片中,崔看到了遍地砂砾、怪石嶙峋的北非沙漠,看到了硝烟弥漫、银妆素裹的草原,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巴顿将军,这个充满魅力的军人,让我着魔。”

  巴顿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有过人的勇气和意志,更在于他标新立异、不循成规的治军手法。正是这点,对崔影响至深。“我想成为这样的人。”那时,这个年轻人不停地告诉自己。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夏天,部队征兵,崔果断报名,“体检也合格了,部队领导都来我家和我谈话,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我感觉,明天就能参军入伍了”。送走前来考察的部队首长,崔兴奋不已,连夜将自己的几百本书籍和被子等生活用具捆扎好,书都卖给了废品站,扎好的被子放在床头,“就等着光荣入伍了”。

  第二天,一个通知让他沮丧万分,“部队通知我,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我不能被批准入伍”。崔回忆说,这盆冷水当头淋下,让他消沉了半月,那段时间里,他不再到当地供销社做临时工,每天在家里抄碑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诗崔抄的最多。

  崔回忆,那段时间,他基本只做两件事,一是泡在镇上的电影院里,看各类战争片。二就是在家研究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我都看,那时没有放弃士兵梦,觉得自己应该准备着,随时奔赴前线”。崔说,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太偏执了。

  1989年秋天,崔只身去了浙江的舟山群岛,他的最好的朋友在那里当炮兵。在那片海岛上,崔整日与战士们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种地,“前后有大半年的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真正的士兵精神,是带着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有了这样的顿悟,崔终于告别海岛,回到家里,他决定,要把士兵精神对自己的激励,用在工作中去,那样才是正途。

  以军人的素养去经商

  1991年初,崔明华跟着表哥去了南京做生意。

  在南京,崔忽然感到,原来生意场如同战场一般,自己曾经的兵法积累和战术思想能够派上用场了。

  崔始终记得,在《巴顿将军》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巴顿的部队在经过一座狭窄的桥时,被迎面而来的一辆二轮车和两头骡子挡在了桥中央。见此情景,巴顿二话没说,拔出手枪,当场打死了两头骡子并拖到一边,使他的部队能够继续前进。 崔说:“面对突发问题,一个果敢的军人,就要迅速出击,不能拖泥带水,在经营公司时,有时也是如此,当断则断。”

  这段时间,在朋友的推荐下,崔看了《士兵突击》,“好久没有那种畅快感觉了,那是一群真正的战士,特别是许三多,一开始显得很弱,但是并不服软,拚着鼓劲,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说,这两天正在考虑,要在员工间推广这部电视剧,让每个员工都能长些士兵的果敢和勇气。

  事实上,在此之前,崔已经先后给员工推荐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垂直打击》、《DA师》、《壮志凌云》、《亮剑》、《炮兵少校》、《历史的天空》等多部有关士兵和军队的影视剧。每一次,他都会在公司里召开座谈会,自己给员工谈观后感,也让员工讲述各自的心得体会。

  有的员工说,崔老板就像个指挥官,我们都成了他的士兵。崔说:“我并不是在实施军事化商业管理,事实上,整个公司的运作,没有如军队那般森严的等级阶层,大家都是朋友,我只是在推行一种意识,一种士兵的意识和精神。”

  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能走进军营,但是一直以来的士兵梦想,让他受益匪浅,“士兵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当我最初走向商场,我一点底子也没有,我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信念和气质,让我能不惧困难,坚持着、努力着,就像许三多那样,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新世纪》周刊





  高明:80后“许三多”

  ■本刊记者/刘炎迅

  小学时,电影《血战台儿庄》在他心里种下了士兵的种子。20岁生日那天,他弃笔从戎,成为建国以来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

  “事实上一开始很简单,只是想来,所以就来了而已。”高明笑着,如此轻松地给出参军的理由。

  高明,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喻家嘴村人,1985年11月出生,2003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同时攻读经济管理和国际关系双学位。

  2005年的冬天,这位自诩崇尚士兵的理想主义者的青年,在自己20岁生日那天,决定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驻扎深山中的导弹士兵。他也是建国以来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那时那地,高没有想到,两年后自己会成为一个符号,他的弃笔从戎的经历也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很多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觉着,高明身上有着许三多的影子,“有那么一股子劲头”。

  “我有一个梦想”

  导弹旅驻地位于大山深处,暖暖的阳光让人感到惬意,但高明却不敢有丝毫慵懒与懈怠。他说:“我已然是名军人。这不是终结,我还将前行。”

  他坦言,在内心深处,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是包含最高荣耀的梦想。“我耻于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闲散,必当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也深知倚天万里须长剑的修身之本。”

  这个梦,在这个青年内心,暗藏了太久。小学的时候,高明看了电影《血战台儿庄》,“那些士兵,端着刺刀肉搏的场景,太震撼了。硝烟四起的荒野,血肉横飞,残酷至极!”高明记得,电影有个片断,一名士兵,翻开阵亡战友的尸体,拿起一张已被鲜血浸染的全家福照片,沉默不语 ,一脸无奈地走向镜头深处,哀伤的背景音乐随之响起。

  这部电影,在当时年幼的高明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记,“我崇拜士兵,谁也不想战争,但是为了家园,为了和平,有时候必须拿生命去抗争”。

  沉于心中的梦,在2005年苏醒勃发。这一年,国家颁布新政,“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军”。“每个男儿都有的军人梦清晰地跳了出来,没有太多思考,我决定参军。”高明说。

  一些同窗好友也劝他说:“凭你的学习成绩和政治条件,完全可以直接保送研究生,花两年时间去服役,不值得!”还有同学给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年薪都在十几万,你去当兵,就要推迟两年毕业,这是不小的损失啊!”

  家人也反对高明弃学从军,最激烈的是伯父,“去当两年兵,就要晚两年毕业,耽误了赚钱的机会”。

  1997年父亲车祸去世后,远在哈尔滨的伯父担负起“父亲”的责任,每月寄钱给高明,维系母子二人的生活。伯父的话能违背吗?

  在这一刻,一向尊重长辈的高明变得固执起来,他回信给伯父:“男儿意气,无关富贵,人不能只为钱活着。”

  100!100!100!

  在部队里,高明很少看电视,但是他知道最近有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很棒的电视,给现代士兵作了一回漂亮的诠释。”高明说,他很欣赏许三多,“不服输,是个爷们。一口气能做333个腹部绕杠。”

  “现实中的很多士兵都和许三多一样,为了达到目标,不断逼着自己走上身体的极限。”高明说。

  有一天晚饭后,战友们都在练习仰卧起坐。有战友提议,来个比赛,看谁一口气做的最多。

  高明当即和几名战友比赛起来。他一口气做了368个仰卧起坐,击败了其他战友。正当获胜的高明得意之时,一旁的五班长袁明雪说:“赶不上你们陆少华班长的一个零头。他一口气能做1300多个呢!”

  感到差距的高明开始制定自己的魔鬼训练计划。他强迫自己,即每天晚上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与此同时,他主动给自己加码,做引体向上,别人一次做12个就可以过关了,而他每次都咬牙坚持做20个。

  高明有股子犟劲。2005年的除夕,高明想:“这是我在军队里的第一个除夕,该怎样过呢?”最后他决定,到操场跑步,用10公里长跑迎接军旅生涯中第一个春节的到来。

  “高明,好样的!向你学习!”很快,高明发现,在他的身后结成了六七个人的小队伍。“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兄弟连》里的那一幕,E连的一个士兵被罚跑上山顶,在他精疲力尽支持不住的时候,战友们全部全副武装,默默地陪着跑,兄弟情深。这是我看中的,没参军前我就渴望这样的感觉。”

  入伍后不到半年,高明的体能素质突飞猛进。新兵下连时,他的5公里长跑成绩由刚入伍时的22分多钟提高到18分17秒,成了全营的长跑冠军。

  敢“吃螃蟹”的义务兵

  “一个士兵,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自信和勇敢。”高明坚持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看不上《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这样的老电影,事实上,这些电影,你仔细去体会,那里面的战士都是了不起的,比如小嘎子,多勇敢,还有挖地道的八路军士兵,那么自信,坚信能将敌人消灭在迷宫般的地道里。”在大学里,高明有时候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这些特殊感受,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么痴迷士兵,至于吗?”

  “我觉得很受用,能获得力量。”高明谈起那些电影里的战士,一脸兴奋。在军营里,他努力去像电影里的英雄战士那般,自信、勇敢,勇于担当。

  这位22岁的80后士兵,至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物。越来越多的记者前来采访。此时的高明,谨慎而坚定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只是一个媒介。”他说,“诉说自己的体悟,让愿意参军的大学生们了解这条道路”。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