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只要电影能够站在人民与弱者的立场上反映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都会获得人们的赞扬与票房的火热(当然,有些好电影也不见得有多少票房,就像是《古田军号》、《钢的琴》,毕竟我们受美国大片的影响太深了。)关于《少年的你》,相信有很多大佬大v已经给出了许多评论,但在这里我想谈谈,校园暴力与电影质量之外的问题。
>>>>
贫富差距
电影中最令人作呕的肯定是魏莱了,以及她的帮凶们,可是她们从一出生就时有意识地要欺凌别人么?我想不是的。
首先我们看看她的家庭背景:精英家庭,从电影展现的家庭环境来说,是一个比中产阶级还要更富裕一点的家庭。精英家庭的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想必都是什么“弱肉强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类的思想。
魏莱从小到大,不仅要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优越”生长,潜移默化中还要在集体里确立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像她这一类温室花朵并不会换位思考,更不懂得什么叫痛苦,她们的自私自利与傲娇反而将欺压弱者当成是一种享受。
魏莱的骨子里也许有一丝善良,但她基因里那种蔑视穷人,畏惧权力,同时又媚上欺下的中产软弱性,使她最终惨死时,迎来了影院里的一片叫好声(包括我)。
那么陈念与刘北山呢?
是底层,是不愿意对强者唯命是从的底层人物。
在电影中,每天跟在魏莱屁股后面的两个人也是底层,但她们为了自己能够在魏莱的“光环”下有一种自欺欺人的脱离底层的感觉,反而会比主子魏莱咬人咬的更凶。
可陈念与刘北山之间也有不同,陈念想要脱离底层的方式是高考,而刘北山却没有什么想要脱离底层的想法,他只想生存。于是“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成为了刘北山的信条。
>>>>
仗义多是屠狗辈
在电影中,有两个男生对陈念是关心的,一个是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精英,他对陈念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他却从未替陈念出过一份气,还不停地给陈念灌输鸡汤“熬过了高考就好了”。
反而没有什么文化的刘北山显得十分伟岸而富有男子气概,给予了陈念比警察还要强的安全感,陈念甚至无所畏惧地住进了刘北山的家。
>>>>
高考
有很多同学告诉我说,高考那一段令正值高三的我们感到可怕。
的确是这样,先不说考试那天的倾盆大雨,冷色气氛,就说考卷被搬运的过程,那种肃杀而严苛的富有仪式感的氛围,想必只有高三的学生才能够体会了。
在电影中,高考就像一种神圣的信条,只要考上了好学校,你就可以脱离你现在一文不值的地位。难道……高考只是为了让恰同学少年的我们获得权力地位或者荣华富贵么?仔细想想,不禁后背发凉……
有些同学给我说,不要批评高考,没有高考你怎么和富二代官二代拼?那我想问问,富二代和官二代难道就有特权了么?我只想爆粗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冷漠的同学关系
大家可以去看看于谦老师主演的《老师好》,那种温馨纯真的同学关系使我想起了我的小学时光。但在《少年的你》中,同学关系十分冷漠。
当然,在大部分的高中,的确是这样。就比如我们班,是文科尖子班,男生很少,有些男生娘的要死,有些男生精致的要命……文科班的男生没有血性,没有烈性,一天到晚就局限在自己的得失中,有什么意思?
当陈念从楼梯摔下去时,同学们只有旁观,却没有人伸出援手;当陈念被侮辱拍裸身视频时,居民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喧闹打扰到自身的休息才选择以报警威胁;当胡小蝶自杀时,同学们只有拍照发朋友圈,甚至妄加评论……这种旁观,让我想起了鲁迅的文章中那些热衷于看自己同胞被杀头的看客。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既然广电局通过了上映这部电影,我相信,这些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还有就是,希望广电局也能通过《小丑》的审核!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