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是谁制造了《少年的你》的悲剧? 发布时间:2019-11-03

 鹿野:是谁制造了《少年的你》的悲剧? 发布时间:2019-11-03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电影为什么不实事求是,指出实行“快乐教育”模式,管理混乱的学校才是校园欺凌的重灾区;学习成绩较差,不受老师关注的学生才是主要的受害者;流氓混混是欺凌者而非保护者等最基本的常识呢?最大的可能性无非是,这样实事求是的书写就会违背西方资本鼓吹的“快乐教育”等“普世价值”,会让文艺界和舆论界某些公知和公知化的专家不高兴。

  近来,电影《少年的你》热映,不仅在短短的一周内就砍下了8亿多的票房,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后的13岁少年杀人案,更是引发了各界对于校园欺凌和青少年犯罪的热议。笔者在此也想简单谈谈个人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一、社会地位,还是教育压力?

  现在这几年“校园欺凌”或者港台腔的“校园霸凌”在网络舆论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中越来越热。然而严格意义上来说,“校园欺凌”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更严重欺凌的缩影。比如说,100年之前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当中,一开头便写了阿Q被赵太爷打耳光的一幕: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阿Q为什么丝毫不敢反抗呢?是因为他打不过年迈体衰的赵太爷吗?显然不是。他之所以不敢反抗,无非是因为赵太爷是“太爷”,和他有着身份地位上的鸿沟。相反,阿Q与王胡和小D等社会地位相当的人之间,虽然也会有冲突打闹,但是却根本称不上谁欺负谁了。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把“贫穷”与“罪恶”划上等号,是中国很大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的通病。就这一点来看,《少年的你》做的还算不错的。其把校园欺凌的主要人物——魏莱设定为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人,而把被欺凌者则设定为贫困者,这与现实当中的情况是基本相符的。

  遗憾的是,创作者的勇气也就仅限于此了。片中丝毫没有体现两者社会地位差别与引发欺凌的关系,反而处处抹平这种差别:教师与警察之所以对这种欺凌不闻不问或无可奈何,并不是因为畏惧于魏莱的家境,而仅仅是因为其是未成年人的“弱者”身份。另一方面,影片却用极大的篇幅描写高考的压力,并宣称魏莱也是因为高考落榜复读而产生的心理扭曲,从而把校园欺凌的责任推给了“教育压力”。于是,其开出的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药方-—全面落实西方资本鼓吹的“快乐教育”鸡汤-—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现实主义,还是普世鸡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个人认为,目前评论界一致推崇的“现实主义”定位对于这部影片来说实在是有些过誉。因为,“现实主义”和“现实题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绝非以社会现实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而是必须要对于问题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刻意歪曲现实才能算得上“现实主义”。相反,一些浪漫奇幻题材的作品,如《离骚》和《西游记》等,只要其内核真实地反应了社会现实问题的原因,也同样可以说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

  比如说,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多次说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和卓别林与周总理会见时猛烈批判过的好莱坞黑帮影片虽然都是现实题材的,但是绝非都是“现实主义”的。这是因为前者明确地把劳动者的不幸遭遇归因于西方资本势力,言外之意是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够摆脱这种不幸。这才是真正地反映了现实。而后者除了用大量的淫秽暴力等低级趣味来吸引观众,更重要的是极力回避资本与劳动这一矛盾的核心点,或者歌颂黑帮势力,或者简单地将其归因于“人性本恶”,呼吁蝙蝠侠一类的蒙面富豪来保护百姓。这无疑是对于现实极大的歪曲。

  如果要是朋友们还不明白的话,我们可以具体看一下《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实行衡水中学模式的一个半军事化管理学校的高三,受欺凌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考上北大清华水平的拔尖学生,不顾一切保护女主的则是一个流氓混混……这一切都是与社会现实当中的情况截然相反的。

  一般来说,教学越紧张的学校校园欺凌情况越少,而到了高考前夜,这种学校的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更是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欺凌;拔尖学生往往都要受到老师的偏袒,即使真的有欺凌行为,校方和老师为了自身的业绩也不可能不闻不问;进行校园欺凌学生往往都与社会上的流氓混混有一定的联系,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电影为什么不实事求是,指出实行“快乐教育”模式,管理混乱的学校才是校园欺凌的重灾区;学习成绩较差,不受老师关注的学生才是主要的受害者;流氓混混是欺凌者而非保护者等最基本的常识呢?最大的可能性无非是,这样实事求是的书写就会违背西方资本鼓吹的“快乐教育”等“普世价值”,会让文艺界和舆论界某些公知和公知化的专家不高兴。

  很多细节也充分显示了电影创作人员对于西方普世价值的崇拜。像影片开头,便描写了陈念复习英语,耳机里放的英文是:

  【“建立一个新的法治世界,强者公正,弱者安全,和平在握。”】

  这无疑是暗示中国的体制是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全面建成美英式的“民主法治社会”才是唯一的出路。

鹿野:是谁制造了《少年的你》的悲剧?

  可惜的是,现实当中的美英总是不给面子。仅仅影片上映这几天,便爆发了英国大量贩卖人口致人死亡,还公开造谣攻击中国的事件。这既撕破了美英式“民主法治社会”的华丽外衣,也给了《少年的你》这种普世鸡汤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少年的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当然并不是说,《少年的你》揭示的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没有意义,而是说这些问题本身很大程度上便是西方价值观入侵,“快乐教育”让学生无所事事,从古惑仔到魔童降世等大量个人自由主义的作品又不断加以误导等造成的。按照电影开出的药方——推行“快乐教育”,解除中小学生与社会上流氓混混接触的限制,乃至全面同美英接轨等——只会使相关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苏联有一位有着15年流浪儿教育经验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他的代表作《教育诗》当中指出,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兴起几百年来涌现出了无数的教育家,他们几乎全都鼓吹所谓“快乐教育”、“个性化”。可是只要有一些一线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按他们所说的这一套是绝不可能把小流氓教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反倒很可能把好孩子变成小流氓。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另一些“法治专家”所提出的观念,诸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青少年犯罪实行严刑峻法,就可以解决根本问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把两个路都走不稳的婴儿放在一起,也一样很可能会出现推搡打闹的现象。是不是也要让他们承担刑事责任呢?

  马卡连柯认为,其实真要解决相关的问题也很简单:第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好像多子女家庭当中,绝大多数家长都能将子女们的打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一样。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冲突既要加以理解,也要加以合理的引导。第二是要严格要求,对学生中过火的行为敢于处罚。像《教育诗》一开头就描述了学生们动刀子打架的场景,马卡连柯的应对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打了最强壮、闹的最凶的学生三个大嘴巴,以后学校的秩序便正常了。第三是要彻底批判个人自由主义。让学生在学习与社会实践当中互帮互助,从而明白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同学们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只有团结才是出路。这样,学生们便可以在磕磕碰碰当中,建立起牢固的友谊。

  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西方的教育专家却总是不明白呢?马卡连柯认为,这些人也未必是真的不明白,只不过鼓吹“快乐教育”和“个性化”可以让广大劳动者的子女从小便成为无所作为的一盘散沙,从而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而如果让学生们具备了集体主义的观念,未来到社会上受到资本势力压迫时,便会团结反抗,便有颠覆资本主义体制的危险。因此,这些受资本势力圈养的专家们也只能故意颠倒黑白,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可惜的是,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西方的“快乐教育”和“个性化”等理论便再次沉渣泛起,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事实上受到了冷落,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以“合作教育学派”为代表的一大批苏联教育专家则把相关的问题全部都归咎于“快乐教育”和“个性化”搞得不够,鼓吹在教育领域全面同西方接轨。最终,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不少学校近乎黑社会化,不但校园欺凌成为了常态,学生吸毒、卖淫也变成了普遍的现象……

  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