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

学习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

  由于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严重失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不得不退出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进入贵州,于1935年1月强渡乌江,攻占遵义。但是,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贯彻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的错误路线,致使红军在开始长征的短短三月中,处处被动打,从八万多人减少到三万多人,革命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

  1935年1月,由于毛主席和其他同志的坚决斗争,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地结束了“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特别是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教了红军,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极为重要的一个转变。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像获得了新的生命,由被动转入主动。当国民党军结集重兵封锁长江时,我军突然挥戈东指,重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3月第四次渡赤水河,过枫香坝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蒋介石慌忙调云南部队“保驾”时,毛主席运用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甩开敌人,红军又像插上了翅膀直趋敌人空虚的昆明;5月初巧渡金沙江,这月底又飞夺了天险泸定桥,强渡大渡河;6月翻越高耸入云的夹金山,在茂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合;8月红军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9月,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与张国焘逃跑主义和失败主义展开了坚决斗争,而后越岷山,攻克天险腊子口;10月,中央红军击败敌四个骑兵团的追击,翻越六盘山高峰,到达陕北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1934年11月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长征的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

  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跋涉万水千山的艰苦的长征日子里,写下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七律·长征》。在甘肃通渭的军队干部会议上,毛主席亲自向干部和战士朗诵了此诗,极大地鼓舞了全体红军指战员的革命斗志,整个队伍士气昂扬,热情高涨,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学习】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壮举,毛主席这首诗是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史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下就点出了红军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藐视一切艰苦困难的伟大气魄。毛主席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脱不尽的难艰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们把跋千山涉万水看成是等闲的事。这是因为红军是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的武装工农群众。长征的胜利,就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长征就是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进行的。

  长征是一个大题目,在这样一年的长途跋涉中,跨过多少高山河流,踏过多少平原丘陵,穿过多少城镇乡村,闯过多少自然的关隘、人为的封锁线!有多少次值得记录的战斗胜利,有多少应该大书特书的革命斗争故事!但是,毛主席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了长征这个大主题。他选择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山大河,来歌颂红军长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五岭就是绵亘于湖南、广西、江西、广东四省交界处的南岭山脉,连绵起伏、婉蜒曲折,有高达2200米的山峰。乌蒙山横卧云南北部,山势雄伟陡峭,12座山峰盘旋70余里。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根据地出发,经过雩水、信丰河、大庾河、突破两道封锁线,11月进入五岭山脉。然后又经过湖南、广西、贵州,于次年4、5月间到达乌蒙山区。连绵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不过是一条条翻腾着的微小波浪,磅礴的乌蒙山脉,好像滚动着的小泥丸。这就是红军的英雄气魄!

  金沙江和大渡河是红军经过的万水千山当中两个很值得纪念的天险。巧渡金沙江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机智勇敢。过了乌蒙以后,敌人估计我们必定要渡金沙江。于是他们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了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我第一军团第一师先到龙街架桥佯攻,第二师1天赶了120里,在绞车渡捉到了两只敌人侦察用的木船,奇袭守敌一个正规连和一个保安队,胜利完成渡江任务。这种巧渡不是适逢天巧,而是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结果,是我们伟大的领袖英明决策的结果。巧渡既成,队伍中一片欢腾景象。这就是“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含义。

  抢渡大渡河更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了渡泸定桥,1天行军240里。泸定桥是用13根铁索组成的铁索桥,桥上木板已被敌人撤光。桥下流水如同万马奔腾,急湍的流水冲击着耸立于河中的恶石,溅起丈多高的白色花浪。流水发出巨大的喧啸声,震耳欲聋。桥东是泸定城,城周围是两丈高的城墙,西城门正堵住桥头。城里有几个团敌人,在山坡上修着严密的工事。他们用机关枪和迫击炮封锁着桥头。我红军选择了22名英雄组成突击队,准备抢渡。下午4点,冲锋号响了,枪声、炮声、口号声震动山谷。战土们热血沸腾,怒火千丈,冒着浓密的弹雨,沿着铁索攀援过去。刚接近桥头,敌人就放起冲天大火,把桥头城门封住。我22名勇士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接着大队人马渡过泸定桥,经过两小时激战,消灭敌人两个团,控制了泸定桥。这就是“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含义。这“寒”字正是对泸定桥险恶环境的烘托。

  岷山是一个有名的大雪山。战胜岷山,更显示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大雪山山高路滑,山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但是红军战士把战胜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天职。他们有顽强的革命意志,从来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面对着无人敢走的大雪山,红军战士格外欢乐,“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斗争就是最大幸福,就是最大快乐!

  过了岷山以后“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红军就最后战胜了极端艰苦的雪山草地,再突破一道腊子口天险,就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了,胜利在望了。爬过大雪山以后,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举行了大会师。所以“三军过后尽开颜”了。

  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毛主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同样需要老红军长征那样藐视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的革命气魄,同样需要老红军那种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革命勇气,同样需要老红军那种万难不屈的革命意志,同样需要有老红军那样对劳动人民无限忠诚的赤胆忠心,同样需要老红军那样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的高度思想觉悟。革命的同志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传统,进行共产主义的长途大进军!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