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出“网约车饱和”预警,下一个是谁?

多地发出“网约车饱和”预警,下一个是谁?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新中国早就建立了,可这美好的愿景实现了吗?

  现在已经有多个城市发出了网约车饱和预警,因为运力过载,每辆车日均不超过20单。

  这个现象绝不可能是“突然乍现”,它是慢慢演变而来。我在今年年初的文章里就写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说的是朋友换了电车,打算过一过灵活就业的网约车生活,但我觉得那并不是一个“好机会”,相比四五年前网约车司机接单接到手软,现在可能会变得相当清闲。

  我觉得不难想象吧,网约车的变化其实是比较“有迹可循”的。

  第一在于内卷,这一点最明显。由于我们对电车的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前几年网约车的饭吃起来简单,更多的人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内卷必不可免。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行业的崛起”,但问题在于经济提升了吗?市场变化了吗?盛水的容器没有扩大,甚至还变小了些,增加水的体积,漫出来自然是唯一的结局。

  第二也说了,对电车的推广力度太大。鼓励人人都贷款买一辆电车,谁还去坐网约车。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幸事”,当网约车死去后,我相信这些“优惠”都会慢慢消失,包括电价。

  第三点是网约车平台自身的问题,只不过这一点很多人是无法想象也并不知晓的,一些网约车平台会在协议中签订“超过xx公里后返钱”的条例,但事实上平台完全可以在后台控制、限制司机的接单量。

  那为什么不离开呢?协议期没到,又签了合约交了押金,离开的结果只会是损失更多。

  以上并不全面,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越来越“严苛”的交通管制,有些时候为了坐个网约车,你得跟着车走上500米。司机也不想,好不容易接到个顾客,整这样一出。但是他们不得不“换地儿接头”,一条黄线违章停靠点,就让你一到两天全都白干。

  试问,如此种种神奇的景象之下,网约车能不饱和吗?

  我不开网约车,你或许也不开,但这种话题终归是要谈一谈的,毕竟外卖和网约车之后,下一个会是谁呢?

  没有例外,谁都有可能。所以人们必须“同情”网约车司机们,那其实也是在同情自己。供大于求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网约车司机们想当“骆驼祥子”都难。

  昨天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也看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消息,据说是一大批“炫富”的博主和视频号被关停了。很多人是鼓掌叫好的,一致认为这些博主无法带来任何正向的价值,所以活该。

  且不管他们活不活该吧,为什么以前不关停他们呢?为什么要在这会儿把他们关停了呢?难道他们以前炫富就正向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心人稍微想想就会很清晰。

  翻开老舍的《骆驼祥子》,这才过了多久?70年?已经就重新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祥子。背井离乡只不过想过的好一点,可却发现怎么努力都没用,被算计的死死的,没被榨干都不错了。

  1920年,李大钊把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他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要实行8小时工作制,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争取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另外的8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新中国早就建立了,可这美好的愿景实现了吗?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