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GDP增长2.5%,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一些得失利弊的个人分析

上半年GDP增长2.5%,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一些得失利弊的个人分析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昨天我们二季度的GDP情况也已经公布了。

  因为二季度我们遭受疫情冲击比较大,所以大家对这次二季度的GDP情况也比较关注。

  扣掉通胀因素后,我们上半年GDP实际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只有0.4%。

图片

  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到只有4%,然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恢复到4.8%。

  然后3月份开始,因为经济大动脉遭到了疫情冲击,而且疫情还顺着经济大动脉扩散出去,对其他省份造成很大外溢压力,对我们经济冲击也很大。

  所以对于二季度GDP增速的下滑,大家基本也都有预期。

  所以,二季度GDP下滑,首先是建立在疫情这个扰动因素上,如果没有疫情,我们经济增速再差,正常也不会低于4%。

  所以二季度0.4%的增速,首先不是一个常态化增速,只是一个暂时现象。

  但这里我们同时要清醒认知到一个问题,疫情的影响目前也正在长期化、反复化。

  这不单单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全世界都遇到的问题。

  最近欧美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又出现一波新疫情,新增感染人数再度大幅度攀升,并且住院人数也是大幅增长。

  这个BA.5还刚开始肆虐,新的奥密克戎第二代变异BA.2.75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之前的BA.1,一直到BA.5,都还只是奥密克戎的第一代变异。

  而且,感染过BA.1和BA.2的人,对BA.5也同样没有抵抗力,会重复感染。

  并且,感染过BA.5的人,也同样还是会得BA.2.75。

  现在躺平的国家,正面临这种病毒变异所带来的不断重复感染的问题。

  并不是躺平了,疫情就不存在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周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第5周攀升,截至7月10日的一周内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70万例,比前一周增长6%;新增死亡约9800例,跟上周持平。

  东地中海地区新增死亡病例数增加了78%,居全球之首。

  虽然现阶段,奥密克戎的这些变异毒株,在疫苗和重复感染基础上,死亡率已经控制在千分之3左右。

  但这样海量的重复感染,难保不会出现更危险的变异毒株。

  至少目前已经没有迹象支撑病毒短时间内会变异越来越弱的说法,比如BA.5的毒性就明显增强了,还重新获得了嗜肺性。所以那种病毒变异一定会越来越弱的说法太过于笃定。

  病毒变异整体是随机的,基于选择压才会有一些进化倾向。

  目前疫苗成了主要选择压,这使得病毒一直朝着免疫逃逸的方向在点亮进化树,而在毒性方面则处于一个随机变异的状态。

  因此欧美这些躺平的国家,也只能指望病毒不要变异得更危险,只能听天由命。

  而对于我们来说,国外的疫情不消停,我们国内疫情也很难消停,因为输入压力会很大。

  这就会给我们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难度和压力,也让如何防控这件事情,舆论争议一直很大。

  但凡事有利有弊,是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后,权衡利弊,进行取舍。

  疫情防控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得从利弊两方面、同时结合这次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来做一个分析。

  (1)有利的方面

  世界各国之前公布了5月外贸数据后,人们惊奇的发现,比如德国、韩国这类传统的依赖于外贸的国家,竟然都纷纷贸易逆差了。

  其中德国5月贸易逆差10.4亿美元,这是德国1991年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本月初德国公布这个数据后,直接把欧元给吓趴下了。

  法国5月贸易逆差高达129亿欧元,再创历史新高。

  英国5月贸易逆差为97亿英镑。

  日本这个往年以贸易顺差为主的国家,已经连续10个月贸易逆差,并且规模还不小,5月贸易逆差达到178亿美元

  韩国这样往年极少贸易逆差,完全依赖于出口的国家,也已经连续3个月贸易逆差了。

  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国家,5月份里,大都是贸易逆差。

  而我们的5月贸易顺差规模是达到787.6亿美元,同比扩大82%。

  我们能在这样的形势下,取得宝贵的贸易顺差,跟我们没有任由疫情扩散有很大关系。

  当前西方的供应链紊乱,跟疫情反复感染有很大关系,只不过西方媒体不会说,选择当皇帝的新衣。

  按照英国披露的数据,当前英国有3%的人出现新冠后遗症,这里的新冠后遗症定义是,感染新冠后的一些症状比如疲劳、呼吸急促、咳嗽、嗅觉失灵,等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其中有41%的人,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持续时间是超过了1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长达1年的时间里,都处于呼吸急促和咳嗽的状态,大家的生活肯定要受到很大影响。

  而且随着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不断来回重复感染。

  虽然当前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概率还不算高,但你这次得了新冠没有后遗症,但下次感染呢?

  只要不停重复感染,那么你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概率,就会被持续大幅度拉高。

  这个结果会导致,西方躺平的国家,出现新冠后遗症的人群会积累得越来越多。

  最终可能形成一个局面是,躺平策略会导致出现一个庞大的慢性病群体,这不但会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压力,而且会拖慢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现在欧美虽然躺平,但企业和工厂的到岗率一直很难实现全员到岗,因为总有人会陆陆续续得了新冠而请假。

  所以,欧美等国当前的工厂和企业到岗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下,没法满负荷运转。

  这就会导致供应链紊乱的发生,以及基于疫情因素影响下,企业工厂到岗率不足,而导致的就业市场虚假繁荣。

  这种疫情肆虐所影响的供应链紊乱问题,叠加高通胀和俄乌危机带来的能源危机,是导致5月份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均出现贸易逆差的各种原因。

  而我们虽然在3月和4月遭受疫情冲击,但5月疫情稍有缓解,贸易顺差马上达到787亿美元。

图片

  这说明,在国外躺平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我们整体控制住疫情,至少在外贸出口这块,仍然是有加分项。

  国外没有控制住疫情,来回重复感染,员工到岗率不足,拖慢了经济运转效率。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能控制住疫情,哪怕局部地区持续有出现疫情,但只要整体控制住,保证我们绝大部分制造业产业链都能满负荷运转,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世界制造业的最稳定支撑来源,在当前供应链紊乱的世界大背景下,还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制造业国家能保持整体制造业稳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会带来很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是为什么5月份其他主要制造业国家都贸易逆差,而我们能保持大幅贸易顺差的缘故。

  这个也体现在这次公布的6月进出口数据。

  6月份,出口22079亿元,增长22.0%;

  进口15578亿元,增长4.8%。

  首先6月出口同比增长22%,这个是远高于市场预期的。

  但也应该看到,6月进口只增长4.8%,跟出口增速显然落差很大。

  所以,控制住疫情,对于我们外贸出口,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加分项。

  出口数据,也成为二季度经济数据里,最大的亮点。

  可以说,当前我们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现在投资和消费都熄火了,只有出口在拉动经济。

  凡事有利有弊,虽然控制疫情,对出口带来了巨大拉动作用。

  但为了控制住疫情,也让我们当前处于消费比较萎靡的状态。

  (2)不利的方面

  在这次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里,除了出口之外,其他经济数据基本都是不达预期的。

  比如说消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4月,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负增长11.1%。

图片

  5月份回升到负增长6.7%,6月份才由负转增,但也仍然只同步增长3.1%。

  3.1%的这个增速,仍然还是还不是太理想。

  疫情爆发前,我们的消费增速基本都是维持在8%的高速增长。

  出现疫情后,严重伤害了人们的消费信心,也是的过去这两年,消费增速整体维持在4%左右的增长速度。

  如果我们把今年GDP增速定在5.5%,那么消费增速至少不能低于5%,才能不拉后腿,消费增速大于6%,才能有拉动经济的作用。

  很显然,当前消费增速是起不到拉动经济的效果。

  固定资产投资这块,今年增速整体还算不错,至少上半年还能维持在6.1%的同比增长。

图片

  但细分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以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为主,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制造业投资增长10.4%。

  但最大的问题是在于房地产投资,出现严重下滑。

图片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负增长5.4%。

  当前我们房地产是面临比较大的问题,这个大家也明白。

  这是我们经济最主要的问题。

  另外,我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6月份是恢复到3.9%的增速,同样是属于出现较大恢复,但想象比去年的正常增速,还略微有些不足。

图片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6月份经济的恢复情况,整体其实还算可以,但相比去年的正常情况,还有一些差距,通俗说就是我们还没有恢复到满血状态。

  此外,当前我们经济还面临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通胀问题。

  我们6月CPI同比增长2.5%,虽然我们当前通胀率跟美国的9.1%比起来,显然还比较低,但过去这半年从0.9%通胀率,一直上升到2.5%通胀率,这种持续上升的态势,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图片

  虽然我在两年前是专门写了文章,明确跟大家说,虽然全球通胀有可能失控,但至少一年内我们通胀整体还是可控的。

  去年我们通胀数据整体也比较低。

  不过今年初,我也跟大家更新过观点,我对今年接下来的通胀情况,也不是太有把握。

  这个主要是因为这次为了应对疫情,央行也放了一波水,虽然本月开始有一些收水迹象,但放水对通胀的传导效果,是需要观察的。

  当前外部通胀压力太大,只要我们稍微一放水,通胀是很有可能马上飙上去的。

  目前欧洲通胀率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主要地区,看下图就可以知道。

图片

  东欧地区的通胀率基本都是两位数,德国的通胀率7.6%,英国通胀率9.1%,只有法国这个核电大国,因为不怎么依赖于天然气进口,所以通胀率还维持在5.8%,但也已经相当高了。

  当前全球通胀失控,不可避免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

  这会使得,我们央行在放水刺激经济上,还是要慎之又慎。

  比如说,我们央行通过逆回购进行日常短线放水,在不放水的时候,通常会有100亿的日常操作额度。

  在6月底一度出现连续4天进行1000亿左右的逆回购放水,但到了7月初,就很快以连续10天的30亿逆回购进行收水。

图片

  这个30亿逆回购,还是代表某种放水边际收敛的信号。

  因为以前我们逆回购至少也会有100亿,要小幅收紧货币的时候也正常会有50亿的操作规模。

  连续10天只有30亿逆回购,还是某种程度上表明一些态度上的变化。

  此外,我们当前M2规模已经达到258万亿的规模,已经是相当庞大,是我们GDP的2.26倍了。

  从下图可以看到,1999年的时候,我们M2是GDP的1.32倍。

图片

  过去这些年,M2的增速整体是大于GDP增速,也就是放水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低,存在这种边际效应。

  因为我们现阶段,实际上市场是不缺钱的,并不是因为缺钱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而是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已经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而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我们。

  当前欧美因为通胀问题,经济已经乱套了,而这两个地方是我们主要的出口方向,包括我们出口到东盟的商品,很多也是经由东盟转道出口到欧美。

  欧美如果遭到经济衰退,而出现消费需求下降,这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出口。

  所以,虽然我们上半年经济,出口成为了唯一亮点,但下半年我们的出口,还是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而且我们经济最大的挑战在于,疫情仍然还在反复折腾中。

  虽然当前还没有爆发跟3月份那样规模的疫情,但各地这样反复零星出现疫情,也一直让人有点提心吊胆。

  这会带来一个最直接的问题,还是信心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对线下实体经济来说,这种打击是巨大的。

  在遭遇疫情来回反复之后,线下不少门店选择关门,具体的统计数据我还没有看到,但这个大家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很直观的感受到。

  这种对未来预期的不可确定性,再加上房租那么高,投入那么大,一旦碰上疫情,很容易出现巨大亏损,这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

  这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还有疫情持续肆虐,这诸多因素叠加下,确实是一个挺无解的难题。

  只能说,经济是有周期规律的,经济从繁荣到衰退,都会有周期切换,不会一直繁荣,也不会一直衰退。

  这两年,世界经济衰退概率很大,如果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那么也只能靠时间熬过去,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顶多减轻、延缓,但很难避免。

  但只要熬过经济低谷周期,那么总会再度迎来繁荣周期。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能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我们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能力去改变时代的趋势,经济周期的规律也不以我们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不要让时代的灰,落到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要避免成为时代的炮灰。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得提高风险意识,这两年做任何决策,最好先考虑一下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多想想一些退路和准备预案,有备无患。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习惯于经济繁荣高速增长,现在要骤然刹车,肯定会导致很多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

  对此,我们也是要有一些心理准备和预期。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