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的过渡(3):试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问题

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的过渡(3):试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问题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我曾接触过几个人民公社的社长和党委书记,也到几个人民公社参观、学习过。在和公社的同志们谈到农村人民公社的学习问题时,他们所谈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个党委书记说得很形象,很深刻,可以概括并代表他们所说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他说:公社里的学习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我们的社员,不但个个要成为好的劳动力,同时还要逐渐地知识化,而知识分子又要劳动化。其实,目前我们做的,已经不止是田间劳动和猛攻文化了,同时也在大搞工业和民兵的练武工作。此外,去年下放到我们社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现在不但成了全劳动力,而且也获得了一些生产知识,他们再也不会指着麦苗说是韭菜了。今后,咱们人民公社的社员,你找不到别的什么确切的称呼,只有叫他们人民公社的社员——这一个光荣的称号。你叫他们农民,他们又在工厂做工;你叫他们工人,他们又在红专学校里学习;你叫他们学生,他们又在民兵队中练武。现在的农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已经大大地改观了。农村中的人们,在大跃进的形势下,都争先恐后要做多面手,要求全面发展。总之,我们是在按照毛主席指示方向前进,使工、农、商、学、兵合为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发展,逐步地向共产主义过渡。再过不多几年,“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都极大的提高了,全民教育普及并且提高了,社会主义时期还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都逐步地消失了,反映这些差别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也逐步地消失了”。那时我国社会就将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时代。

  上述这席谈话,它描绘了我国农村当前的基本状况。此外各个工矿企业、学校、机关和部队,也都出现了相类似的情况,如工厂办业余学校或红专学校,企业办工厂和红专学校,学校也在大办工厂和农场,机关、部队也要办工厂,搞农场和红专学校,同时大家都在从事练武工作,人民解放军务农和学文化,则早已成为优良的传统。

  总之,广大的劳动人民都在学文化,并且猛攻科学技术,广大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学生,都在广泛地参加体力劳动。“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群众知识化”,这已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在各个战线上,已出现了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趋势。下边,我想就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研究。

  首先,在人民公社表现得最明显,即社员们都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他们不但有劳动的机会,同时也有学文化和技术的机会。

  那篇“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中关于全面发展已经讲的很清楚,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对于全面发展的了解,同资产阶级教育学者的了解是根本不同的。全面发展,包含着这样一个根本内容,就是使学生们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成为多面手,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我们主张工人在工业生产中成为多面手,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成为多面手,并且主张工人兼农民,农民兼工人,主张公民服兵役,军人退伍又成为生产者,主张干部参加劳动,生产者参加管理,这些主张已在逐步实行。”

  “公社要逐步把社员培养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有全面才能的劳动者。”

  我们知道,每个人若能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消灭。在人民公社,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将成为每个人所必需。人们的劳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因素,而且是促进人们精神发展的因素。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人们多方面的创造劳动,同时又把社员的文化技术水平逐步的予以提高,这样就将逐渐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人民公社的社员,他们进厂做工,到田里搞农业生产,进红专学校学习,很多人已超过扫盲阶段,目前主要是搞科学技术,或攻政治理论。可以肯定地说,过一定的时间,人民公社里,将出现大量的能文能武的“多面手”、“万能人”,这些人既有生产技术,又有文化知识。因此,人民公社的建立,实际上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人民公社的社员,由于公社的各种有利条件,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将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预期,不论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都将出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局面。因为人民公社除“在经济活动以外,公社还举办文化教育(包括小学、中学、专科、科学研究等)事业,使社员群众都成为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人。”因此在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问题上,人民公社必定要起着巨大的作用。

  由于劳动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它不但要改变农村的面貌,而且要改变劳动条件,要改变农民和科学家以及知识分子的关系。人们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大了,人们的道德面貌也改变了,加上新的劳动态度日益增长,生产技术的日益进步,文化科学知识的逐渐提高,生产力也就更为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人不是只有一专属的活动域,而是随便在哪一行业里都可锻炼自己,社会调节着一般生产,因而我也才能够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早晨打猎,下午捕鱼,傍晚畜牧,饭后批评批评,随我兴之所至,用不着做猎人,做渔夫,做牧人,或做批评家。”

  其次,我们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始办半工半读的学校或红专大学的发展情况上,也可以看出逐渐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趋向。在生产大跃进的同时,广大的职工又掀起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热潮。工厂里普遍创办业余学校。有些工厂还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职工不出厂门就可以从扫盲读到大学。工厂是学校,工人是学生,这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天津市的工厂、企业和街道,已经办起半工半读的大、中小学廿七所,参加学习的已有一万六千多人。广大的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早已成为习惯,在最近一个时期里,又比较普遍地开始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而且他们的学习方法是立竿见影,学了就用,目的非常明确。因此有的工人同志到处讲哲学,有的工人同志著书立说,大谈科学技术。

  大跃进以来,在工人队伍中涌现了许多发明家,不少科学技术成果都是普通工人和青年人干出来的。广大的职工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提高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他们将成为社会主义生产战线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先进生产者,并在这个基础上锻炼成为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分子。

  第三,在普及教育的问题上,也可以看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正在逐渐消灭的趋势。随着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勤工俭学和兴办农业中学以后,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全国新增加了小学卅三万七千多所。全国已有八百六十六个县、市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全国中等学校,解放后几年来发展到一万一千多所,而今年的几个月中,又新建了七万九千多所。高等学校,也由去年的二百二十多所,上升到一千多所。此外,各地还办了二万三千五百多所红专大学和半工半读大学等。

  这样的形势,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的普及和扫盲工作是在飞快地开展着。同时,党中央再三強调必须贯彻“教育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应该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设法逐步做到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学校,半工半读,学生是工人,工人也是学生。农村也可以这样做,拨出几百亩地,办一个学校,让他们包产,学生一面生产一面学习,既是学生又是农民。””用这个办法,不要很久,全国人民都能上大学”。

  学校办工厂,搞农场,这样做不仅使教育和生产劳动能密切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工作,使学校成为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读书、做工、务农、又搞科学研究工作的多面手。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片面性的。

  马克思对于未来的教育曾作过这样指示:“这种教育使每一个已达一定年龄的儿童,都把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增加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的唯一方法。”(“资本论”,第一卷),这就要求学生要学到全面的知识,不但能够用脑力来劳动,而且还能够用手来劳动。

  如天津市的各类学校,切实贯彻了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各高等学校里,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1%。他们共建起工厂车间1,470个,同时搞起了农场和园地85个。而他们各种工厂的产品,其中有449种达到了国际水平,488种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勤工俭学的结果,既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又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具有文化修养的劳动者,也是可以逐步成为红透专深的全面发展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有劳动观点,有生产技术和有高等专业知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劳动者的身份,在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又取得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这样就成为一个完人。

  第四,我们从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的问题上来看,也不难看出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趋向。

  长期以来,人们谈论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时,多半强调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却往往忽视脑力劳动者要进行体力劳动的锻炼,并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们知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是阶级社会出现后大分工的产物,在阶级未产生以前,并没有这种对立,因为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不可能产生这种对立。

  “在阶级出现之后,才发生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大分工。这种分工是同阶级的产生有密切的联系的,因这种分工的本身就造成了区别。最初的分工同阶级分化是一致的,剥削阶级是剥削他人的劳动而生活。他可能摆脱体力劳动,专门去搞所谓脑力劳动。”

  要真正做到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必须从两方面进行工作,一是使体力劳动者提高其文化技术水平,二是使脑力劳动者从事生产实践。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要吃饭,就应当劳动,不但用脑来劳动,而且用手来劳动。”人类先进的科学证明,任何单一的劳动(不管是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都不是全面的劳动,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关于脑力劳动者参加体力劳动和进行思想改造问题,党中央和毛主席是一向很重视的,并再三发过指示:

  “为了加強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应该在全党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并且使这个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

  “并且着手进一步建立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根本制度,使领导者同群众打成一片,使人民内部的关系面貌一新。”

  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和农民一起种庄稼,搞试验田,这是领导作风上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工厂又实行了“两参一改”,即工厂干部抽出一定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常同工人群众接触,同时也在车间搞试验田。大批的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下乡上山参加体力劳动,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对“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知识分子是最好的思想改造的方法。

  毛主席早在1942年,根据他个人的体会,就给我们提供了榜样,他曾经说:“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们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知识是从劳动中产生的,生产实践出科学,生产任务可以带动科学的发展”。知分子不直接参加体力劳动,就容易忘了根本。轻视体力劳动,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就看不到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结果就会脱离劳动人民,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

  知识分子要经过长期的锻炼,特别是体力劳动的锻炼,培养起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集体智慧和个人才能相结合。

  “每个人都应当担负起力所能及的劳动。体力劳动是搞吃穿的,每个人都要吃穿,有人不负担,别人就要加重负担。每个人都参加体力劳动的重要意义,毛主席说过,马克思、恩格斯也都指示过,这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知识分子,在劳动中不但改造了思想,受到了锻炼,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生产技术,这对逐步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非常有利的,和非常必需的。知识分子通过劳动实践,可以改变对劳动的看法,过去总认为脑力劳动高人一等。体力劳动非常简单,实际并不这样。在农村,要取得全劳动力的称号,现在并不那么容易。

  总之,目前在我国,不论是农民、工人、学生、战士、以及机关干部都在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即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共产主义在我国不是远景而是前景,通过全国广大人民的活动,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