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中国正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这一说法

怎么看“中国正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这一说法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偶然听到一自媒体评价“中国正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这一说法。那自媒体评论,说这话的人是“高级黑”。之所以这样说,大概是因为,美国众议院曾经以415比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个提案,名字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

搜索这句话,如果搜索结果没有错的话,好像说这话的人是用英文说这句话的。网上有不少类似的说法且时间跨度不小。

说这话的人的英语水平真的比他的汉语水平高吗?不用英语就无法准确表达吗?为什么不用他的母语——汉语——说这种话呢?不担心词不达意吗?

以现在的机器翻译技术,完全可以用机器同声传译。机器翻译的语言水平,应该比用英语说这话的人的水平高。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沟通用机器翻译就说明了机器翻译水平的不低,未必比他们的翻译水平低。

何必呢?英语说不好,用机器翻译多好。要是真的想表达“中国正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还好。要不是呢?

过去似乎有用英语表达的“时尚”,可是,现在时代变了,应该把用“母语”表达作为“新时尚”。过去那种时尚其实就是“词不达意”,就是为了减少被更多人发现他们的真实思想水平;“新时尚”才可能“酣畅淋漓”地表达,才可能充分暴露自己真实的思想水平。

以“表示”为职业的,更应注意这一点。以“表达”为职业的,往往会表现为“很专业”,无论“真专业”还是“假专业”。用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把他们自己的“表达”搞得看上去“很专业”干扰了人们对他们真实思想水平的判断。这样不好。还是用朴实无华的方式表达才好,才老实。

搜索知道,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指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就业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宽裕的群体。 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流行的界定方法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指出,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国家统计局网站有这样的表述,按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2019 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 1035 美元为低收入,在 1036—404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在 4046—1253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高于 12536 美元为高收入。

如美国 2019 年人均GNI 是 65760 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中国 10410 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印度 2130 美元,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阿富汗 54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

现在是2024年,距离2018年和2019年,已经过去几年了,用英语说这话的人所谓的“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采用的是哪个标准呢?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