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系列:(十)今日爱辉气象新

人民公社系列:(十)今日爱辉气象新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在祖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畔,小兴安岭下,有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它就是黑龙江省爱辉县爱辉人民公社。

  爱辉人民公社革委会设在历史悠久的爱辉古城爱辉镇。解放前,这里一片荒凉,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如今,全公社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昔日沉睡的荒原,今天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纵横交错的沟渠,把大地划成一个巨大的绿色棋盘。远方隆隆的拖拉机,还在继续向荒原开战,深翻着黑油油的沃土。在当前,田间麦浪翻金,稻波滚滚,给祖国东北边疆增添了一派江南景色。

  爱辉人民公社今天的成就,是这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爱辉公社地处北纬五十度,无霜期短,而且易涝易旱,过去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不到一百斤。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在这里刚一诞生,就显示出了无可伦比的力量。这年秋后,全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以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打响了一场改天换地、兴修水利的战斗。他们一面利用本地的小河沟,打塘坝,挖沟渠,兴办小型水利;一面同附近的西岗子公社开展社会主义协作,联合组成千人治水大军,开山劈岭,拦河筑坝。

  他们经过两个冬春的奋战,建成了一座能拦蓄阿陵河水、库容达七百万立方米的宋集屯水库。这些中小型水利工程,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坚定了社员群众“人定胜天”的信心。就在我国国民经济三年暂时困难时期,这里战胜自然灾害,夺得了好收成。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喜讯传到这里后,爱辉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决心以大寨为榜样,加快改造山河的步伐,把“北大荒”变成米粮仓。

  一九六五年秋季,他们又同西岗子公社协作展开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修渠引水战斗。深秋季节,这里已是寒气袭人,大雪纷飞。这两个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不避严寒,踩冰踏雪,破冻土,挖沟渠。天气越来越冷他们的干劲却越来越大,常常是衣内一身汗,衣上一层霜。

  就这样,他们从深秋大干到第二年初春,终于修成了二十八里长的一条主干渠道,引来宋集屯水库的水,使四千五百亩旱田变成了水田,其中有爱辉公社的二千四百多亩。这些水田在当年全部种上了水稻,平均亩产稻谷五百五十斤,用事实推翻了旧爱辉县志记载的“爱辉边僻,风高土薄,冻早化迟,粟稻皆不适种”的定论。学习大寨,艰苦奋斗,兴修水利的胜利,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一九六六年秋天,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蓬勃发展,爱辉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们出动八百多个精壮劳动力,奋战二十八天,继续修建了引水主干渠道七十五里,支渠一百多里。

  近几年,他们又不断地增修了一批小塘坝、抽水站、电机井等水利设施。目前在爱辉公社,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流灌溉和机电灌溉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已初具规模,有效灌溉稻田面积达到一万六千多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两亩多。在这同时,全公社还开挖了大小排涝沟渠七十多条,总长一百一十多里,为实现农业大面积稳定增产创造了条件。

  爱辉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根据本社地多人少的情况,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还积极地向农业机械化进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公社只有十台拖拉机和少数新式马拉农机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公社和各队用自己积累的资金,添置了大批农业机械。

  现在,全公社的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两台到六台拖拉机和一批机引农具;全公社共有拖拉机三十六台,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和大型脱谷机二十三台,各种机引农具二百多台,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百分之六十五。另外,还有各种非田间机械近三百台,非田间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增多,这个公社从一九六八年以来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一年,全公社粮食总产量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近一倍半,向国家交售粮食一千三百万斤,平均每个劳动力交售五千多斤,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去年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好收成。今年,全公社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爱辉公社的干部和社员还认真贯彻“以为纲,至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多方面地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个公社是著名的“黑河马”重要产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里的养马业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公社有“黑河马”一千五百七十多匹,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五;近七年来,各生产队共向国家和外地出售种马和役马五百二十多匹,收入一百多万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公社只有两个大队养着不到一百只羊。

  近几年来,广大干部和社员积极发展养羊业,全公社的羊只迅速发展到一千五百多只。牛和猪的头数也增长得很快。现在,人们来到爱辉公社的每个生产大队,都可以看到马、牛、猪、羊四大群。

  爱辉公社土地面积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每年春秋两季,这里都要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如今,全公社已在漫长的江河堤坝上营造护岸林带三十里,农田防护林一千三百多亩,水土保持林一千五百多亩。

  每个生产队还都按照生产发展的需要,分别营造了大片的用材林、新炭林和经济林。大多数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村屯周围绿树环绕。另外,这个公社还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养蜂业、捕鱼业,生产白瓜子和干果,采集榛子和玫瑰果,等等。

  随着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大发展,爱辉公社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公社的公共积累已达三百二十多万元,有集体储备粮一百多万斤。社员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社员住上了新房,一半以上的社员有了存款。今日爱辉,处处呈现一派兴旺景象。

  新华社记者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新华社讯)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