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系列:(六)“穷棒子”精神更光辉——记河北省遵化县建明人民公社的十五年

人民公社系列:(六)“穷棒子”精神更光辉——记河北省遵化县建明人民公社的十五年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座落在遵化县城东长峪山麓、长城脚下的建明人民公社,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王国藩“穷棒子社”所在地。一九五八年八月六日毛主席发出“人民公社好”的伟大指示后,“穷棒子社”和周围农业社立即联合起来,成立了建明人民公社。

  在建明人民公社成立十五周年的前夕,我们访问了这个人民公社。我们看到,这个解放前曾是荒山秃岭的穷地方,已变成富饶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山村,山上山下果林密布,大田作物葱翠挺拔,到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干部、社员回顾人民公社化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都赞不绝口地说:人民公社的好处说不完。

  “穷棒子”精神换新天

  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的光辉批示中,高度赞扬了王国藩合作社的“穷棒子”精神,指出:“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人民公社成立后,建明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的光辉指示,继续发扬“穷棒子”精神,带领全社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胜利前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公社不断发展壮大。

  十五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发扬“穷棒子”精神开辟了宽广的道路;“穷棒子”精神又成为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的巨大力量。

  解放前,这里石多土薄,好年景每亩收粮不过百斤。贫下中农在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世世代代过着“早吃菜,午吃糠,晚上稀粥照月亮”的悲惨生活。解放后,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走上合作化道路,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干部社员发扬“穷棒子”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更多的劳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山水水换新颜。

  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松柏成林果树满坡,长达十余里的浆砌石渠盘山蜿蜒,横贯东西;过去那一条条一块块坎坷不平的山坡地,已修成旱能灌涝能排的层层梯田;过去乱石成堆的河滩,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在公社东边和北边的山沟里,建成三座水库,拦洪蓄水,根除了山洪危害,还把清清河水引上高山。过去那种肩担人拉的体力劳动,已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所代替。

  建明公社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依靠“穷棒子”精神,使农林牧副渔有了飞跃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全社粮食亩产已经达到六百一十斤,比成立公社前的一九五七年提高百分之六十五;林业生产,仅最近七年就造林五千五百亩,栽果树四万二千棵,去年果品比一九五七年增产将近一倍半;副业总收入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二点三倍,大牲畜、猪只、渔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被称为全社“火车头”的西铺大队,从一九七一年起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过“长江”。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小安乐庄、王老庄、高各庄也先后实现了“种着长城脚下地,打出江南高产粮”的目标。跟西铺大队房连山、地连边的东铺大队,学大寨,赶西铺,今年夏熟作物亩产四百斤,总产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一季超额完成全年的征购任务,大田作物长势好于任何一年。

  干部、社员用这些事实,有力地批判骗子“国民经济十年停滞不前”的谬论,他们愤怒地斥责说:“难道世界上有这样的'停滞不前’吗?!骗子的胡说八道,完全暴露了他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

  随着集体经济的飞跃发展,社员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一九七二年,全社公共积累达二百四十万元,储备粮食一百二十万斤。全社半数以上社员户有存款,六百五十户有储备粮,盖新房三千五百间。社员们的自行车比公社化前增长七点七倍,缝纫机增长三十一倍,收音机增长了一百一十六倍。

  十五年来,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新增加四所小学、四所初中、一所高中,小学生增加两倍多,中学生增加十五倍多。一九五七年前这里只有一个农村医生,一个有三个医生的小诊所,如今全社有赤脚医生五十人,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医院,改变了过去那种缺医少药的状况。

  广大社员在人民公社里,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批判资产阶级,使人民公社成了一所大学校。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在社员群众中更牢固地树立起来。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大大发扬,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十五年来,建明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始终胸怀全局,年年超额完成征购任务。今年,这个社的小麦大幅度增产,十四个大队一季就完成了全年的征购任务。

  “穷棒子”总是迎着风浪举红旗

  什么是“穷棒子”精神?建明公社党委负责同志深有体会地对我们说:“‘穷棒子’精神就是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它同修正主义、资本主义水火不容。”

  这个公社所以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就是由于广大干部和社员,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现阶段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扬“穷棒子”精神,排除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焕发了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性的结果。

  骗子为了达到其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千方百计地破坏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正当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的时候,刮起了“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黑风。一小撮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也兴风作浪。

  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关键时刻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这个公社的社长王国藩和公社党委成员一起,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同修正主义黑风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到各个生产大队,宣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组织干部和贫下中农学习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

  王国藩原原本本向西铺大队的党员和贫下中农传达毛主席关于“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伟大指示,组织党员和贫下中农用十个晚上深入学习了毛主席这一光辉指示,进一步提高党员和贫下中农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顶住了“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黑风。各个大队向西铺大队学习,在全公社范围内刹住了修正主义的黑风,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阶级斗争不止,路线斗争不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骗子大肆破坏人民公社,当地的小撮阶级敌人,遥相呼应,暗地里制造谣言,煽风点火妄图把毛主席表彰的“穷棒子社”这面红旗砍倒。

  在这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王国藩整夜整夜地学习毛主席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毛主席对“穷棒子社”的多次光辉批示,并挨门挨户地听取贫下中农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放手发动群众,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

  二十三户贫农之一的王荣和青年民兵一道,同一小撮阶级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旧社会要过二十四年饭的老贫农王生,有一个时期,每天手里拎着过去讨饭用过的破篮子,拿着讨饭时穿的破烂衣衫,指着解放后盖起的一片片新房,含着眼泪,向广大社员群众讲翻身史。他嗓子说哑了,人累瘦了,还总是激动地说:“旧社会要我一死,新社会给我一生;旧社会夺去我的两眼,新社会使我重见光明。共产党、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恩人、大救星,社会主义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命根子。就是豁上我的老命,也要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这些行动深深地教育和鼓舞了王国藩,在各个群众大会上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民公社是永远也破坏不了的!

  骗子和一小撮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被揭露了,他们又妄图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王国藩坚定地依靠贫下中农,带领公社和大队干部“三下昔阳”,亲自率领群众搞大寨田,把农业学大寨运动不断推向新高潮。

  从一九七一年起,这个公社的党组织又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坚持把批修整风这件头等大事摆在首位,紧密联系建明公社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批修整风使“穷棒子”的革命形象更鲜明更具有战斗力,全公社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他们斗敌人心明眼亮,搞建设首先抓纲。高各庄大队领导班子长期被一个钻进党支部的坏分子把持,用两面派的手法破坏党的政策,违法乱纪,生产一直上不去。

  公社党委派人深入到这个大队,放手发动群众批判骗子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揭发出这个坏分子违法乱纪、破坏党的政策和人民公社制度的罪行。从领导班子中清除了坏人,纯洁了党的组织,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两年多打井九眼,平整土地五百亩,改河造田一百亩,粮食亩产由一九七一年的五百斤,增到六百七十斤,一九七二年虽然遇到严重千旱,仍然跨过了“长江”。刁庄子大队过去摆不正农业和副业的关系,粮食产量提高得不快。

  公社党委帮助这个大队党支部向党员和社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批判骗子破坏党的方针政策的罪行,辨别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使“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根。这个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牧业和副业,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积累了资金,使粮食产量迅速上升,亩产达到六百八十四斤,去年遇到干旱,还达到七百五十斤。

  “穷棒子”精神是改天换地的传家宝

  十五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建明公社各级党组织和社员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伟大教导,发扬“穷棒子”精神,以大寨为榜样,运用人民公社的优越条件改造建明公社的河山,使这里的生产条件发生深刻的变化,公社党委深有体会地说:“‘穷棒子’精神是无产阶级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要想山河变,就要发扬这种精神,大发扬大变,小发扬小变,不发扬不变。”

  西铺大队为全公社改天换地创造了重要经验。这个大队是在原来王国藩领导的二十三户“穷棒子”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作化初期他们只有“三条驴腿”靠“穷棒子”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人民公社化以后他们继续用“穷棒子”精神战天斗地,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使生产条件有了改变,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但是,在一九六七年以前的几年,由于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粮食产量一直在六百斤上下打转转。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狠批了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穷棒子”精神大发扬起来,他们提出“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安排西铺的山山水水,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的豪迈誓言。

  一九六九年冬天,王国藩和几名支部委员带领四百多名社员开进岭子山劈山造田。垒坝阶子没石头,便挺进深山凿石头;修大寨田需要钢钎铁镐,自己翻新了二百多个大镐和钢钎。就这样日夜鏖战在山谷,苦战三年修造大寨田六百五十亩,改河造地、退林还田一百三十亩,打大口井八眼,修输水管道一千二百米,使八百亩地基本实现了水利化,还根治了一条有水不能浇、有地不能种的山沟。

  四年共动土三十多万方石头一万七千方。如果把这些土叠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堤埝,可修六百四十华里的长堤。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七〇年亩产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五年的六百多斤猛增到八百二十九斤,一九七一年又增长到八百八十七斤,去年遇到了历史上少见的严重干旱,亩产仍达到八百四十五斤。

  建明公社党委总结了西铺大队发扬“穷棒子”精神,改变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大上的经验,向全公社各个大队发出了“学大寨、赶西铺”的号召。公社党委以身作则带头发扬“穷棒子”精神。

  公社干部,揣着干粮,背着粪筐,走遍全公社的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山头,穿过大大小小四十多道山沟,勘察地形,制定出治理山区的全面规划。接着,打响了根治獐狼峪的第一炮。獐狼峪的山场面积有两千八百多亩。这条山沟,每当雨季,山洪奔腾直泄,危害着建明河两岸几千亩土地。

  公社党委负责同志带领一百多名专业队,来到这里劈山造田,闸沟垫地,修筑石坝,拦洪截水。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干在这里,吃在这里。党委委员王志林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六十多岁的党委副书记张福安也和民工一起在工地上劳动。五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打成缓水坝四十二道、两米高的地阶十九条、运土垫地七十亩,今年这里又长出了满川的好庄稼,玉米、高梁油黑茁壮,一片喜人景象。

  “穷棒子”精神在各个大队发扬起来,人民公社优越性和巨大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显现出来。一个又一个的大队换了新颜。穆家庄大队由于受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产量不高。前年,公社党委帮助这个大队发动群众揭开了阶级斗争盖子,原来是一个富农分子拉拢腐蚀干部,使得领导班子不团结。打击了阶级敌人,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增强了革命团结,新老干部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学大寨、赶西铺”搞得热气腾腾。

  在治理村南三条河流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苦干三个冬春,使四百多亩丘陵山地实现了水利化。去年大旱,粮食亩产达到七百一十三斤,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一倍多,交售给国家粮食八万多斤。

  批修整风三年来,是人的路线觉悟大提高的三年,也是“穷棒子”精神大发扬的三年,全公社改滩造田七百多亩,平整土地五千多亩,打机井、大口井八十三眼,浆砌水渠五千米,土石方总工程量达七十一万多立方米。

  农业机械化再显“穷棒子”精神的威力

  毛主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建明公社最近几年,依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发扬“穷棒子”精神,向农业机械化进军,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这个公社已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四十六台,收割、铲运、耕种、耙轧、排灌等农机具二百二十五台(组),脱粒、粉碎、铡草等机械一百八十一台(件)。

  平整土地以及耕、种、轧、播开始使用机器操作。机耕面积达一万五千亩,占宜耕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机电排灌和自流灌溉面积达一万四千亩,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七十,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

  粮食脱粒、米面加工、植物保护、饲料粉碎等也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加速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情况表明:“穷棒子”精神是永远革命、不断革命的精神,办合作社靠“穷棒子”精神,办机械化还要靠“穷棒子”精神。

  向农业机械化进军,开始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发扬“穷棒子”精神,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发展副业,自筹资金,他们管这叫做“以副养机,以机促农”这个经验也是西铺大队首先创造出来的

  一九六九年,西铺大队在研究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有人提出,搞机械化不是小事,需要成千上万元的开支,国家不贷款,一个大队不好解决。对这个问题党支部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热烈的讨论。王国藩反复向干部、社员宣传讲解毛主席对《勤俭办社》一文的光辉批示。党支部副书记王顺说:“过去我们靠'从山上取来’的办法,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战胜了困难,发展了生产,巩固了集体经济;今天,我们搞机械化,同样要靠‘从山上取来’的办法,决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

  王顺的发言,说出了西铺大队贫下中农的心里话。大家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决定“再次上山”取来资金。当年“穷棒子社”的骨干王生,年迈不减当年勇,带领社员在农闲季节上山打柴、割荆条、开石头。党支部副书记王顺带领十二名社员进山采矿。这样,艰苦奋斗了三年,从山上取来了四万元的副业收入。用自己积累的资金,先后购买大中小型拖拉机八台,电动机、柴油机、粉碎机、脱粒机、水泵等农业机械七十台。西铺大队首先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西铺大队的影响带动下,全公社各大队正确处理农业和副业之间的关系,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副业生产,不断增加集体收入。仅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一年,全公社采金、开石、打柴、农副产品加工、林果等副业收入就达五十五万元。到今年年初,全公社有十六个大队购买了拖拉机三十六台。

  机器增多了,他们又靠“穷棒子”精神自己积累的资金,自造设备,自己武装自己,办起了农机具修造站。这个修造站开始只有七名铁匠、两盘烘炉。几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三台简易车床的车工车间;有以化铁炉为主体的翻砂车间;有一台夹板锤、两台皮带锤的锻工车间;还有汽焊、钳工、木工等车间。

  这个修造站用自己制造的车床、手压刨、夹板锤、扁担锤、台钻、气泵等设备,进行农机具的生产和修配,不仅能制造水泵修理柴油机和一般大型农机具,还可以中修拖拉机。

  全社有八个大队建立了农具修配点,做到了小修不出村,公社还建起了拖拉机站,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十台,农机具二十七台(组),作业项目达到十六种,他们除完成耕、耙、轧、播等项任务以外,还参加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担负对各大队使用拖拉机的技术指导,培训拖拉机手等任务,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改变着建明公社的山山水水,也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巩固发展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靠山庄大队是一个只有四十九户的山村,过去劳力不足,往往在“三秋”大忙季节顾了收,顾不了种,夏收作物只占全年粮食作物耕地的百分之二十。

  去年这个大队有了拖拉机,使用拖拉机播种,夏收作物面积扩大到粮食作物耕地的百分之九十八,按时完成了播种任务,还抽出人力打了两眼大口井,使水浇地面积扩大到百分之九十。今年夏收作物总产相当于去年全年粮食作物总产的二分之一。建明公社的干部社员回顾十五年的变化,看着公社一天天兴旺昌盛的景象,禁不住唱起王国藩同志亲自编写的赞歌:

  人民公社不老松,一年四季绿葱葱;

  社员都把集体爱,树大根深不怕风。

  毛主席教导记在心,“穷棒子”精神要发扬;

  忆苦思甜不忘本,永远跟着共产党。

  十五年的战斗历程证明,人民公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象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朝阳,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中共遵化县委报道组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河 北 日 报》记者

  (载一九七三年八月十日《河北日报》)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克言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