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上)

毛泽东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上)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实践论》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把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到全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序言:

  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篇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学习随笔。

  仔细阅读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以及李达同志写的《<实践论>、<矛盾论>解说》,并结合阅读毛主席的哲学谈话和前人的哲学著作之后,如果真的读懂了、读透了,就可以很自然的得出这一结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全面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也是李达同志的光辉著作《唯物辩证法大纲》明确提出的科学论断。

  但是,很多毫无哲学常识的渣滓,竟然贬低毛主席的原创性哲学贡献。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所以我要写一些哲学随笔,好好讲一讲这个道理,讲清楚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我的学习随笔供参考。

图片

  一、毋庸置疑,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全新阶段

  李达同志在唯物辩证法大纲中讲,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全面、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有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就是单纯认为毛主席的“两论”仅仅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而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哲学,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认识论,实际上都是统一的,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主观怎样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所以,毛主席讲:“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

  所以,列宁讲,认识论就是辩证法。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中就讲了唯物论,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身就是对辩证法的论述。无论是《实践论》还是《矛盾论》,都全面论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就是同一个学问,都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学问。

  所以,一些教材把辩证唯物主义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来讲,仅仅是为了方便学习而已,并不是因为三者不是同一学问。本质上,三者是统一的。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实际上就包含发展了整个辩证唯物主义。

  那么可以不可以说“两论”仅仅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而没有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也不可以这样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无疑,毛主席在“两论”之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全部内容,都有创造性的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之中的精彩论述,我在后文就会提到。

  我们为什么要说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哲全面发展,而且还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因为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中心任务不同。毛泽东哲学思想服务于全新的革命和建设任务,探索着全新的、空前困难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面对封建势力空前、小生产规模空前、殖民势力空前、无产阶级基础薄弱程度空前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开展全新的革命和建设?这是毛主席面对的前无古人的难题。

  可见马克思主义阶段,到列宁主义阶段,到毛泽东思想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都是不同的。

  总之,毛泽东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不仅全面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而且全面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图片

  二、《实践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创造性的发展

  哲学就是认识论,就是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学问。认识论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人要认识世界,人是什么?马克思讲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身就是社会的人,就是历史的人。讲人的认识论,无疑也是社会历史领域的人的认识论。所以,认识论不仅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也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毛主席在《实践论》开篇就讲:“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从人的历史发展出发论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显然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范畴的论述,而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论述。

  《实践论》对认识论有全面发展,也对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全面发展;不仅对辩证唯物主义全面发展,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发展。

  (1)对实践作用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在《实践论》,毛主席空前全面、系统、丰富的论述了实践的作用、地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他说:“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由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获取认识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这一点,毛主席也空前说清楚了。他讲:“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这就是直接经验。他还讲:“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这就是间接经验。

  这不仅是在丰富、发展认识论,也是在丰富、发展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论是同一个学问,包括唯物辩证法也是唯物论、认识论。

  主席说:“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正因为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相比于间接经验,实践才更是认识的基础。

  毛主席更是丰富了关于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科学论述,他说:“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更讲清楚了道理。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更是对这一观点空前清晰、丰富的解释。

  (2)对实践形式的空前的丰富、发展

  毛主席首次提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三大实践。他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主席不仅指出了三大实践,而且强调了三大实践的变化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认识的逐渐深化。他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这无疑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

  可见,实践就是人的社会历史的实践。这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3)首次全面、清晰论述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个阶段”、两个飞跃

  哲学就是认识论,就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学问。毛主席首次全面说清了认识的三个阶段和两个飞跃。

  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践到感性认识。

  毛主席讲:“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这里不仅创造性的论述了第一阶段,而且创造性的、空前的论述了感性认识的定义——片面的现象、外部的联系。

  第二个阶段,就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毛主席讲:“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这里不仅创造性的论述了第二个阶段,而且创造性的、空前的论述了理性认识的定义——对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内部联系就是内部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规律的一种。

  毛主席讲:“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就是辩证法!内部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归根结底在于内部的矛盾性,在于内部具有相反的因素。

  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关键在于主观符合客观、感觉符合实际。主席讲:“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就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同构成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实践到理论。

  认识的第三个阶段,也是认识的第二个飞跃,就是将理性认识作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主席讲:“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用理性认识改造世界、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空前清晰而全面的论述了认识的三个阶段、两个飞跃,全面丰富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本身就是统一的),这是主席的原创性贡献。

  (4)空前丰富的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什么?毛主席把这个问题空前的说清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席讲:“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理性认识是依赖感性认识的。来源于实践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产生的基础。正如主席所说:“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图片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实现认识的飞跃。主席说:“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无疑是对辩证法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的论述。正如毛主席所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历史上,何尝不是如此?这不仅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而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5)空前丰富的论述——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认识的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飞跃——理论到实践,不仅是在改造客观世界,而且是在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全面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论述,是毛主席对马哲重要的空前丰富和发展。

  在实践中,就可以继续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检验和发展认识。这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了认识这一主观世界,如毛主席所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这就是从“实事求是”到“有的放矢”。

  这就是认识的过程,实践到理论,理论再到实践,之后实践再到理论,理论继续到实践检验和发展……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辩证的螺旋上升、发展。主席讲:“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这也体现了社会历史由于内部矛盾性带来的变化,以及人根据社会历史实际情况变化对认识的调整,这也是对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在论述这方面内容的时候,主席特别指出了及时根据客观社会历史情况进行主观调整的问题:“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主席还深刻批判了思想落后于实际的右倾机会主义以及思想严重脱离实际的“左”倾机会主义。

  主席特别强调:“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可见,这不仅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对怎样改造社会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的发展。

图片

  改造主观世界、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实现而进行自我改造这一思想,得到了毛主席空前的丰富、发展。主席讲:“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阶段性小结:

  这一期哲学随笔,主要是集中解释了《实践论》的创造性贡献。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就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辩证法。实践是人创造和发展社会历史的特殊活动。主席的《实践论》,无疑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作品,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作品。这篇光辉著作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无疑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总之,《实践论》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把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到全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而《矛盾论》同样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全面发展马哲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在下一期会有论述。

  主席讲:“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图片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王卧龙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