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围剿——从脱钩到去风险

帝国的围剿——从脱钩到去风险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本质在于:我国资本快速发展,在国内形成资本过剩,输出海外寻求市场,并和以美国为首的老牌帝国产生激烈竞争。新兴势力要求按照实力重新制定规则,老牌帝国要维护对其有利的规则,因此联合各方限制新兴势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明确以我国为主要对手,提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特朗普时期的说法叫做“中美脱钩”,并对我国采取全面的贸易战。特朗普的提法太激进,甚至美国统治阶级内部都不能达成统一。耶伦就说:与中国“脱钩”是“灾难性的”,实际上是在打击美国自身的经济。

  2023年欧盟主席提了一个说法,叫做“去风险”。本来欧盟这样提,是想和美国的“脱钩”做些区分,因为“脱钩”的打击面太大。拜登在欧盟提出“去风险”后迅速做出积极反映,将其提法化为己用,并写进G7领导人广岛峰会公报之中,形成西方发达国家的共识。

  按照这个共识,结合美国战略目的,美国采取了如下措施限制我国:

  (1)出口管制。按人大宏观论坛统计,“截至2023年9月,美国BIS管理的实体清单中共有2556家实体,其中796家是中国实体,仅次于俄罗斯。”

  (2)投资限制。加大中国对美投资的审查力度,并加大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力度。

  前段时间爆出消息,美国资本贝莱德和先锋领航退出中国,就和投资审查有关。以贝莱德为例。大致在八月份的时候,美国众议院中国委员会就指控贝莱德从帮助我国军方的投资中获利。

  实际上,美国很多其他金融集团非常重视投资审查,怕惹上类似麻烦。

  (3)关税战。人大宏观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说,“目前仍有大约66.4%的中国输美商品被加征关税。在贸易摩擦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水平只有3.8%,但这一数字在加征多轮关税以后已大幅增加到19.3%。”

  很多在华企业为了规避关税,将资本撤出中国,转往美国的“友岸”国家。

  (4)实体制裁。之前往上经常爆出各种梗,这个学校又被限制了,那个公司又被限制了。很多网友还以此为荣,“看,他限制了我的单位,说明我的单位牛逼”。殊不知这样的限制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5)联友排华。美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搞了一堆朋友圈,拉帮结派来限制我国。

  G7是美国传统的联盟工具。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新的联盟工具。

  芯片四方联盟是直接针对我国的联盟工具。

  在美国的拉拢下,西方形成了一个“三岸”联盟供应链体系——在岸、近岸和友岸。

  所谓在岸,就是生产尽量回归本土,在本土建立供应链。不同国家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鼓励关键供应链节点回流。

  所谓近岸,就是把生产放在周边国家,即自己势力所及的国家进行外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所谓友岸,就是把生产放在盟友国。就此美国和他的小伙伴们还建立了一堆双边、多边合作体系:美日、美韩、美英澳、 “五眼联盟”、“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美国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让西方产业链去中国化,并让中国产业链去西方化。

  在欧美的围堵下,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

  外商直接投资一般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商务部数据,一个是外管局数据,后者更全,而且剔除了一些重复的,因此用外管局数据会更准确一些。

  疫情三年以来(2020-2022),外商直接投资前三季度分别为1560亿美元、2510亿美元、1524亿美元。而2023年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合计仅为155亿美元,同比下滑89.83%

  155亿美元的流量值,甚至低于1998年以来任何一个年份的数据

  外资撤离会造成多大影响呢?

  实体方面,有朋友认为外资比例很小,对经济不构成多大影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外资流量占GDP比例的确微不足道,但是外资存量庞大。

  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看,外资营业收入占比在20%以上。

  从税收看,疫情前外资占重点税源企业纳税额度的比例超过12%。

  也就是说,外资本身对我国经济还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量外资撤离,会造成经济进一步困境。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