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讨论的自由,既不是指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所追求的自由,也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概念中的自由。这里只想简单探讨一下,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带有某种限度或者限定范围内的自由问题。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是标榜他们那里是自由世界。到底是怎么个自由法,没有听到过具体的说明。按说,如新中国建立起来以后,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是获得了自由的。但是帝国主义硬说我们是不自由的,而在他们那里才是自由的。这个自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说实话,我一直也不是太清楚。顺便说一句,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特别强调民主,而这一点,当时的资本主义阵营是有点回避这个民主概念的。他们那时只讲自由,不太讲民主。
若干年后,才稍微明白了一点那个所谓自由世界范畴中的自由概念。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帝国主义嘴里的自由概念还是很肤浅。现在看来,他们更强调的,是所谓言论自由。今天来看,这个言论自由不过也就是那么回事。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不过,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让我对于自由概念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因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由根据国家制定的计划所实施的,所以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不可能不围绕着国家制定的计划来行动。当时在农业领域里,没有制定具体而详细的经济计划,但农业粮食的统购统销,甚至包括其他经济作物,其购销也都由国家统一安排。所以,在当时的农业生产领域,也是不可能抛开一定的计划性的。
由于当时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还很低,这就决定了整个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生产领域还不可能一下子都完全建设起来,与此相关联的,很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国家也不可能都包了下来。因此,在城镇环境下,还是有一些居民无法解决由国家计划中安排的就业问题,这些人成为了无业人员。这些无业的城镇居民,有的靠打临时工为生,有的做些个体小生意。只是这些个体小生产并不为国家所保护,处于一种灰色地带。还有的无业人员只能依赖家庭成员中有职业的成员来供养。
在文化大革命爆发两年后,城镇初高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当时国营单位,既包括企业单位,也包括事业单位,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空间来解决这些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员的就业问题。于是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但这只是把农村当作一个临时解决就业困境的蓄洪区,并不是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大约十年后,大批在农村插队或者在兵团劳动的知识青年纷纷返城,而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地表现出来。
这时,就有人提出自主就业的号召,鼓励这些返城知青自主解决就业问题。这其中既有鼓励个体劳动,也有鼓励小集体范围内的合作就业。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但这个先行一步的自主就业,确实也是在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出了蹒跚的第一步。
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划与设想之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来的国营企事业单位离职,下海经商。这表明,有一些人对于在原来国营单位的工作并不十分满意,他们想改变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想尝试一下自己在市场大潮中的拼搏能力。其中有成功者,也有不成功者。但无论成功与否,总之已经有更多的人准备去趟这道浑水。
这意味着,在原来的计划体制开始崩解之后,新的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或许是一种新型的,过去我们还没有尝试过的自由。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你可以选择从事这个职业,也可以选择从事另一个职业。这样的自由选择权,在计划经济中基本是不存在的。那时的人们,在这种新型的选择权面前,很多人都在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够利用好这样的选择机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绚丽的色彩。
然而,想得到与尝试这样的自由选择权是有代价的。在体制内,固然没有太多的选择自由,但有很多福利方面还是有那么一点保障的,这类保障的存在,可以让体制内的人少了不少后顾之忧。他们之所忧多在于体制内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无须所忧的,在于有很多福利是有保障的。这对于一些体制内的人来说,做选择是有难度的,反正不能两头都占着。到底选择哪一头,人们在各种诱惑面前,很难下定决心。
但不管怎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开始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权。这对某些不太愿意过着那种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个好消息,是个新的机会。原来在那种较为凝固的体制环境里,有的人会感觉在那里工作,很难发挥自己作用,很难体现自身人生价值。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这是会让他们欣喜若狂的。这些人偏爱冒险,喜欢尝试那种带有冒险性的生活。而在这种冒险性的生活中,他们能够获得可能的成功。
在市场的大潮中,有不少人确实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才干,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市场大潮的冲浪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在这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同时,也让其他的人们看到了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快乐和愉悦。
同时,由于这种自由可能存在的代价,也让一些人在这种代价面前望而却步。他们不太喜欢承担风险,这主要可能是这样的选择,或者这样的生活不太适合他们自己的性格。他们愿意过着那种按部就班的日子,认为这样的生活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这里不好评论,说哪一种选择就是正确的,哪一种选择就是不正确的。人的性格不同,生活的目标不同,所以选择也不会相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所谓市场经济中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必然之中的有限自由,并不是能够让那些个人得到的真正的自由。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大潮高深莫测,在其中游泳的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随波逐流,很少能够抗击潮流,更少有人能逆流而上。所以,这种自由是有着严格限制与条件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当然,我们不能从在经济中的自由度的多少来评价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孰优孰劣。如果以此为标准,那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混乱。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跨度上来说,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必然王国的范畴,而不是属于自由王国的范畴。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有更多的盲目性,而不是自觉性。根据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在人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社会生产规律之后,市场经济也就走到了尽头,而建立在更高科技水平之上的计划体制,将完全取代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到了那时,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这也就是从必然王国走进了自由王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