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学习与批判》1975年第1期。
甲:你刚才说,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美苏两霸却在那里大叫大嚷,说这次经济危机是阿拉伯国家石油提价造成的。对于这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个骗局,也有人说,石油提价引起危机的说法有一定的理由。究竟哪一种看法对呢?
乙:美苏两霸把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根源,说成是由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提价,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目的是为转嫁危机制造舆论。
我们先从历史上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如果从英国第一次爆发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的一八二五年算起,至今已有整整一个半世纪了。
在这一个半世纪里,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爆发过许多次经济危机。我们且不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和英国就已爆发过六次经济危机,日本已爆发过七次经济危机。
大家都知道,阿拉伯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只是一九七三年十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后才发生的事情。在石油提价以前,资本主义社会早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爆发过经济危机了。把石油提价说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这就是想用近年来才出现的事情,解释一百多年来一再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怎么骗得了人呢?
我们再看现实。如果这次经济危机是由石油提价造成的,那么,生产过剩和生产下降,就应当首先在那些同石油关系密切的生产部门发生。但是,事情却正好相反。
拿美国的情况来看。美国在这次危机中生产下降最剧烈的部门是建筑业。一九七四年九月同一九七三年一月相比,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六,而建筑业恰恰是同石油关系不大的生产部门。而且,美国建筑业生产的下降,早在一九七三年八月,即阿拉伯石油提价的前两个月就开始了。怎么能把它挂到石油提价的头上去呢?
就资本主义经济的全局来看,石油提价虽然会使各生产部门不同程度地增加生产成本,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种产品的价格,但总的说来,石油费用在整个工业的成本中只占百分之一多一点,把导致这场全面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罪于石油提价,岂不是很荒唐的吗!
甲:听下来你是不同意后一种意见的。那么请问,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四年联大特别会议的发言中,说石油提价这件事“做得好,做得对”,这应该怎么理解呢?
乙:我认为当前这场危机的原因不是石油提价。但是阿拉伯国家掀起的石油提价、石油减产、石油禁运、石油国有化等为内容的石油斗争,这确实是对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个严重打击,是做得好,做得对。
帝国主义是依靠掠夺亚、非、拉的廉价原料过活的。今天,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已经觉醒并且团结起来,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把民族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完全正义的,也是帝国主义逼出来的。
说起来真令人气愤: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廉价掠夺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从一九一三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了很多倍,而中东的石油价格却始终被压制在每桶两美元左右,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廉价的石油给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带来了成百成千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给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留下的却是无穷的灾难。一九七三年十月开始的石油斗争,给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者以严厉的惩罚,这难道是不应该吗?
石油提价在一定程度上使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在国际收支方面出现了巨额的逆差,这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脆弱:当它不能象以前那样为所欲为地对亚、非、拉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的时候,日子就很不好过了。
石油提价是阿拉伯国家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的一个创举,它大长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真是好得很!
但是,石油提价并不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帝国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把石油提价说成是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这是一个阴谋。他们妄图把广大人民对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怒转移到阿拉伯国家头上去,好象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产生经济危机,今天所以发生危机完全是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种“指鹿为马”的手法,是十分恶劣的,也是绝对办不到的。
甲:石油斗争好得很,这一点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必然产生经济危机,以及怎样产生经济危机,还不大清楚。你最好讲一讲。
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产生的。
社会化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里,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是个体生产,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生产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个人的活动。社会化生产和个体生产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生产资料已经不能由单个人使用了。在封建社会手工业者的小作坊里,手摇纺车、脚踏织布机等简陋的工具,只需一个人就能使用,而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各种各样的清花机、细纱机、织布机、以及带动这些机器的大小马达,组成一个庞大的机器体系,必须成百、成千甚至上万人在一起劳动,才能把它开动起来。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了。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中,不仅一个工厂内部有极其细致的分工,而且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都相互密切联系,生产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劳动者互相分工协作的社会行动。
比如:纺织厂内部分为清花、钢丝、并条、粗纺、细纺、织布、打包、机修等各个车间,各个车间的工人分工协作,共同劳动,才能生产出棉布来。同时,纺织厂需要农村供应棉花,需要发电厂供应动力,需要纺织机械厂供应纺织机械和器材。而发电厂、纺织机械厂的生产又同采煤、炼钢等等生产部门紧密关联。实际上,在社会化的大生产中,整个社会的生产已联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环脱节都会给其他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一系列工厂企业、车间、工序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再是单个人的劳动成果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现在工厂所出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反杜林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社会化的,但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却不属于社会公有而属于资本家私有。这种资本主义私有制同社会化生产是有矛盾的。社会化生产表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特点,资本家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基本的东西。所以,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就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集中表现,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引起的。
甲:那么,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表现在哪里呢?它又是怎样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呢?请你具体谈一谈。
乙: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工业由工场手工业进入大机器生产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使生产具有迅速扩大的可能性。在个体生产的条件下,即使原料来源和市场条件都具备,但由于生产依靠手工劳动零打碎敲地进行,生产不可能迅速扩大。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由于分工细密,运用机器操作,只要原料有保障,市场有需要,生产就可以迅速扩大。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英国,钢产量一八六八年为十万吨,一八七八年猛增到一百万吨,一八八八年又激增到三百三十五万吨。
恩格斯在阐述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巨大扩张力时,曾形象地指出,“气体的膨胀力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反杜林论》)。
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生产服从于资本家追逐最大利润的贪欲。资本家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尽可能地拼命去扩大生产,只要东西卖得出去,就千方百计去增加生产,多赚钞票。
同时,资本家为了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又拼命剥削工人,他们千方百计去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和压低工人的工资。所以,资本家对最大利润的追逐,必然一方面促使生产的东西一天一天多起来,另一方面又使工人没有钱去买这些东西,购买力被压缩在很低的水平上。
这样,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对矛盾,就要表现为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使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的限制。”(《资本论》)
以美国为例,美国前一次危机发生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〇年。一九七二年起,固定资本投资大量增加,一九七二年较一九七一年增加七十二亿美元,一九七三年又较一九七二年增加一百十三亿美元,是战后固定资本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固定资本的猛增表明生产能力在迅速膨胀。
但是自从一九七三年以来的二十个月中,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却下降了百分之六点五。你想想看,劳动群众占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资本家一方面扩大生产,一方面又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处于贫困的境地。这样,大量生产出来的商品怎么会不出现相对的过剩呢?
甲:资本家的目的是追逐利润。但是,当生产出现过剩、追求不到必要的利润的时候,他只要压缩生产,就可以使生产不致过剩呀!
乙:是的,资本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只能这么干。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要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一方面,就个别企业来看,管理生产这一套是很严密的。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每一个工厂都是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私有财产,资本家是企业的主人,工人尽管成千上万,但他们都是资本家的雇佣奴隶,受到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的支配,谁挡车,谁修车,谁烧锅炉,各人做各人的生活,因而企业内部的生产是有组织的。
另一方面,就整个社会来看,由于成千成万的工厂分别属于不同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有,大小资本家“各人头上一片天”,所以整个社会生产不可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是无政府状态的。
资本主义的整个社会生产虽然是无政府状态的,但是,各个企业、各个生产部门又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那么,各个企业之间是怎样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的呢?它们是通过市场买卖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的。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时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无法事先确切知道社会对他的产品究竟有多大的需要,而且由于相互“保密”,他也难以掌握同行业中的其他资本家生产了多少同类产品。资本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是以市场上价格的涨落为转移的。
价格上涨,利润大,资本家就扩大生产;价格下落,利润小,资本家就缩减生产。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本家的生产就象“盲人骑瞎马”一样,不可能事先估计到他的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对于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来说,只有价格的涨落、利润的增减,才是支配他的活动的指挥棒。
当着市场价格看涨的时候,产业资本家拼命扩大生产,商业资本家拼命进货,银行资本家就给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发放大量贷款,促进了工商企业的扩张活动,市场上呈现出一派表面繁荣的景象。
其实,这时生产过剩的因素已在逐渐积累起来了,只是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中暂时被商业、信贷、投机活动所造成的虚假购买力掩盖着罢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越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就越是盲目地发展。
虚假的社会购买力终究掩盖不住真实的相对萎缩的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当仓库里商品堆积如山,再也找不到畅通的市场渠道的时候,矛盾就表面化了。
这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就来个紧急刹车。商业资本家不仅不再大量进货,反而要把他们过去囤积起来的存货大量抛售出来。银行资本家不仅不肯再大量发放贷款,而且要向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讨回从前的贷款,逼着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或者紧缩他们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或者宣告倒闭。
于是,生产猛烈下降,失业急剧增加,市场销路呆滞,股票价格惨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便象急风暴雨般地袭击过来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可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由于阶级本能所决定,他们无法认识也不愿意正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而是挖空心思地制造一些“理论”,欺世惑众。把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说成是由于石油提价,这就是其中的一种。
甲: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济危机,就是要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应该对哪些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谬论着重进行批判?
乙:资产阶级、修正主义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辩护的谬论很多,有十分荒诞的,也有似是而非的。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识别,深入批判。
过去,资产阶级曾经炮制过一种所谓“太阳黑斑”说,认为经济危机是由太阳上出现大量黑斑造成的。太阳黑斑十年左右大量出现一次,所以经济危机也十年左右出现一次。
太阳上的黑斑大量出现,怎么会造成人世间的经济危机呢?据说,太阳一出现黑斑,地球上农业就要减产;农业减产,就会影响工业减产,造成经济危机。
这种把天体的某种自然现象同地球上的社会现象拉扯在一起的“理论”,完全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翻版。资产阶级居然炮制出这种荒诞“理论”,说明这个阶级确实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了。
在资产阶级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中,还有一种曾经相当流行的“消费不足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谓“消费不足论”,就是用消费品需求的不足来解释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生产过剩不是由于很多商品没有人买吗?商品没有人买,不是由于群众购买力低吗?这样看来,“消费不足论”不是很有道理吗?
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固然存在着消费不足的事实,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消费不足呢?这种论点并没有加以说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说“危机是由于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资本论》)。
用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来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好比用“胃里缺少食物”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工人群众肚子饿一样,丝毫也没有帮助我们明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各个阶级社会都存在的现象,但是在资本主义以前却没有出现过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可见,“消费不足论”不能从根本上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资产阶级的危机理论尽管有千条万条,但是共同的一条,都是妄图掩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把危机说成似乎是由某种同资本主义制度无关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
毛主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论》)。
经济危机的根源只能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去寻找,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去寻找。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经济危机的根源也就存在一天。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www.haizi.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