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雅虎新闻网”披露了一起发生在2008年的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主导的秘密行动。这一新闻立即引发国内网友热烈讨论。
文章称,由于怀疑菲律宾吕宋岛北方的一小片土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CIA决定派遣特工在该区域部署间谍设备,结果在行动时意外遭到热带风暴袭击,参与行动的4人全部丧生。任务失败后,CIA还无视当地美军,直接与日本自卫队进行联系,希望后者负责搜救工作……
可想而知,针对中国的行动,无疑是CIA“重要的工作内容”。
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中, 还没有综合全面审视中情局角色的,要想理清美国情报机构在中国所进行的秘密活动并把这些历史片段拼接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依然有一部分公开文献,可以让我们看看CIA在中国的秘密活动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新中国刚成立,CIA就组织起庞大的面向中国的情报机关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与中美关系》记载,目前历史学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探究中情局:一是美国国务院编撰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 这是有关美国主要外交政策和重要外交活动的历史记录;
另一个途径就是相关记者及历史学家对历史当事人的采访,以及前中情局官员所撰写的回忆录。
比如:弗兰克·霍勒波尔的《中国海岸的袭击者:朝鲜战争期间中情局的秘密行动》,玛瑞 ·艾伦的《在华间谍:弗朗西斯·莱德蒙德的故事》, 约翰· 肯尼思·克纳斯的《冷战孤儿》, 托马斯 ·莱尔德的《进入西藏 :中情局的首位原子弹间谍及其拉萨秘密探险》,肯尼思 ·康博恩和詹姆斯·莫瑞森的《中情局在西藏的秘密战》。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公共事务局规定, 原 CIA 雇员只有在得到官方允许后, 才能将他们在 CIA 任职期间的活动经历公布于众 。所以可以肯定这些书都没有对CIA的反华秘密行动充分披露
1936年前后,美国从“大萧条”的经济危机逐渐转向欧洲战事,此时的美国情报因来源于政府各部门下的情报单位、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分析,已经远远不能应付严峻战事下的突发状况。于是,在这样一种薄弱的美国情报工作的背景下,一个独立、系统的情报机构开始酝酿准备。
到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才使得美国人如梦初醒,一个具有独立核心地位、负责情报搜集分析和外事宣传的美国战略情报局正式成立。
1947年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法》,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设立中央情报局,较之前的情报机构,其职权范围更加广泛,国家机关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美国情报机构基本成型。
1950年6月, 中情局由于对朝鲜战争的误判而声誉扫地。10月, 时任总统杜鲁门对中情局进行了重大改组。
2004年10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解密了一批中央情报局1948~1976 年之间有关中国情报的分析和评估报告, 并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拿到解密的71件、共千余页中央情报局档案。其中提到:至20世纪60年代, 中情局已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面向中国的情报机关。
其中执行情报辅助功能的有如下几个机构:
(一) 联系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之间的部门是收集指导参谋部 (Collection Guidance Staff, CGS) , 负责向各情报收集部门提出要求。收集指导参谋部有4名负责中国事务的职员, 他们每年下达或收回数以百计的关于中国的情报;;
(二) 总务办公室 (Office of Central Reference, OCR) 负责文件的获取和分发,提供文件的检索和参考服务,以及外文资料的处理。总务办公室有66名全职员工负责中国事务, 包括24名翻译与7名专家。他们每年获取和分发12万份文件, 为8万份文件编索引, 处理9.7万页中文材料, 查找5400份文件。
(三) 国外广播新闻处 (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FBIS) 负责国外广播的监听、翻译, 并分发这些资料且加以分析。新闻处有52名雇员, 包括5名分析家, 对几百小时的中国广播 (每年约10万次播送和评论) 进行监听、宣传与分析。
(四) 国内联络处 (Domestic Contact Service, DCS) 负责从国内渠道 (包括侨民) 收集关于中国的情报以及获取和分析中文研究成果。在华盛顿总部, 有3名全职的专题官员专门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 还有5名兼职研究员。此外, 143名各领域的专家也在某种程度上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国内联络处每年出版数百份关于中国的情报报告。
(五) 国防部情报局 (DD/I) 有136人在国家照片分析中心 (National Photographic Interpretation Center, NPIC) 专门对中国进行研究。图像分析组 (Imagery Analysis Division, IAD) 提供照片情报报告、大量简报与其他服务。图像分析组提交的数百份关于中国的报告, 主要与军事事务相关。
当时基本不接受、也不重视台湾来的情报
据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向媒体介绍,通过2004年10月美国有关对华情报评估学术会议上对中情局官员的询问得知 , 他们的所谓“情报” , 除了美国驻外各机构道听途说的消息外,主要来自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和电台广播(通过设在中国周边国家的监听站),利用职业间谍或高空侦察等技术手段得到的资料不多。
不过,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情报部门利用高科技手段 (间谍卫星和间谍飞机)获取情报的情况有所增加——这一点, 中情局的官员大概不愿意提起。
有研究表明,到1949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撤退了在中国大陆所有工作人员,如有需要则派遣特工人员潜往大陆搜集情报。
到1956年,由于派遣工作屡遭失败,中情局便关闭了所有旨在对付中国的海外行动中心。此外,出席这次会议的情报分析官员证实,为避免落入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圈套,美国情报部门当时基本不接受、也不重视台湾情报机构收集的情报。
因此可以认为,美国情报官员借以分析的情报资料及其结论,既有一定客观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既然情报来源是中国公开的资料,,那么其中的统计数据自然是中国官方公布的。中情局分析官员认为, “这些数据常常由于没有独立资料而无法核实,但他们没有其他的数据可供参考,也只能抱着“怀疑”的态度,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个细节是:当时情报显示,对于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中央情报局最基本的判断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与世界主要大国相比还处于落后的水平。
中情局承认 ,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年)开始的 4 年里,中国在其工业化计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可能已经达到 7 %~8 %, 这个增长率堪与当时日本的增长速度相比,且大大地超过了亚洲其他国家” 。
其原因在于 ,“中国大陆地区的政治统一使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有了一个基本和平的环境,使中国能够整合此前停滞的经济、组织资源并在全国基础上进行生产” 。
多名国外间谍纷纷落网
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方面也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渗透和情报收集行动。根据解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档案记载,对于美国情报机构的中国行动, 中国政府是有所了解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自从2010年起,捣毁了美国中情局(CIA)一个在华间谍网络,导致CIA蒙受数十年来最重大的损失。该报道透露,在2010年至2012年间,18到20名中情局特工在中国被抓。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称,大量线人的消失破坏了美国花数年建立起的情报网络,也损害了之后的相关行动。
报道发出后,CIA拒绝对此作出回应。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表示,有关报道的具体情况她不了解,“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授权,对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组织、人员和行为依法开展调查和处置,有效履职尽责。对于国家安全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工作,我不作过多评论。”
据观察人士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精密的反间谍系统,有能力对美国在华间谍活动实施沉重打击。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外势力同样加紧了对华情报收集工作。隐蔽战线上的硝烟从未消失。
视频来源:参考视频
参考资料:
1.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程早霞:《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与中美关系》
2.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美国中央情报局眼中的中国* ———冷战时期美对华情报评估综合性文件概述》
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研究中心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 (1948—1976年) 》
4.参考消息:《境外媒体:美国间谍被抓显示中国实力 间谍报道无损中美关系》
5.参考消息:《美国中情局在华间谍网被端?隐蔽战线的交锋更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