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尚小明遭学阀学术排挤酿舆情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尚小明遭学阀学术排挤酿舆情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太平天国运动是正义的,否则不会刻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尚小明近期刊发一封公开信,陈述自己遭学阀排挤和潜规则。他指导的一位博士,论文题目《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研究》,论文中有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一些委员明显不适,有委员当场质问尚小明,近代史博士生不应该这样左?尚小明答复: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最后投票结果,D同学的论文落选校优博。太平天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民族英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博士生被贴上左的标签。尚小明曾有学术政敌是刘晨,两人长期不和睦。刘晨1986年出生,明显是晚辈,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研究员、助理教授。资历明显比尚小明晚的多。研究方向:太平天国史、中国秘密社会史、中国近代政治史。尚小明曾遭中山大学资深教授袁伟时诋毁,历史学界历史虚无主义斗争很猖獗。尚小明的政敌明暗势力非常庞大,明显吃不开,通过信息公开让公众知晓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这些牛鬼蛇神的丑恶嘴脸。

  太平天国有自己的愚昧和历史局限性,反侵略性质早就盖棺定论。太平天国运动是正义的,否则不会刻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定论,北大历史系某些牛鬼蛇神非常排斥这个结论,可窥视高校某些洋奴知识精英本身思想反动。尚小明尽管没曝光这些反动教授的姓名,但公众对这些人是不认同的,他通过辞职抗议,不屑于和这些思想龌龊殖民地思想精英教授为伍遭舆论点赞并诱发舆情。尚小明的博士生并非真的左,关键是北京历史系很多教授太右,就是所谓的自由派。高校很多博导教授嘲讽四项基本原则,方向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苏联解体就是这些知识分子的功劳,他们就是想把中国带到邪路上去,本身他们应被边缘化,但他们势力非常大,关系网盘根错节。高校很多知识精英就是想把中国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人心术不正。千方百计鼓吹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极端就是在八十年代参与出卖中国国家利益甚至参与颜色革命,这些人历史证明都是民族罪人和叛徒。这些知识精英就是反苏、反共、反华,欺骗性和迷惑性非常强,在高校给青年灌输很多狼奶。假如按照这些知识精英的策略中国就沦为西方附庸,他们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污蔑现行制度和民族英雄,歪曲近代历史。这些精英把持一定学术机构,三所一会,两报两刊,散布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制造思想混乱,影响学术舆论环境。

  尚小明把其遭学阀暗算通过网络公开化诱发轰动。此舆情涉及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这是正厅级干部,二级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出生,相当于国家智囊,担任国师角色,非常受重用,研究太平天国起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理论系主任,《史学理论研究》主编。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会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夏春涛长期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苏联解体后,敌对势力对华颜色革命的组成部分,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法性,否定唯物史观对历史学的指导地位,打着学术旗号,背后有政治意图,企图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让中国改变颜色,这是非常反动的政治思潮。夏春涛和这些历史虚无主义坚决、彻底斗争。《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及其危害》(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1948.html),根据尚小明教授举报,北京大学历史系恰恰存在历史虚无主义顽固派,他们搞恶毒暗算和报复遭曝光露出狐狸尾巴。集中在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共党史,否定唯物史观、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对相关历史作错误解读,提出颠覆性结论,把原本轮廓清晰、主线明确的历史虚无化模糊化,很多是历史圈子外的人,以点带面、信口开河,表面是谈论历史,实际上关注现实,貌似是学术话题,落脚点是现实政治,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把罪恶的帝国主义侵华史描述成田园诗话温情脉脉西方文明输入史,西方中心论,评说历史人物颠倒黑白,频繁洗地和翻案。全盘否定洪秀全,赞美曾国藩。复旦大学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旭澜《太平杂说》就是这类黑典型。

  金田起义根源是吏治腐败、官逼民反,正义性不容否定,百姓受欺凌、就铤而走险。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起义都是通过宗教动员民众。《走向共和》就是典型历史虚无主义剧作被封禁,赞美袁世凯。民国热,民国时期大学教授、社会名流民国范,安徽大学刘文典与蒋介石冲突殴打,树立蒋介石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漠视其暗杀李公朴、闻一多的事实。渲染革命破坏性,扬言告别革命。大谈正面战场,轻视或无视敌后战场,无视中国共产党是这场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新中国历史,更是把改革前后历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抹黑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散布中国崩溃论,胡乱贴标签,新官僚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名义社会主义。跟着美国强调,诋毁新中国历史,唱衰中国。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思潮,传播错误历史观,颠倒历史,否定现实,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否定党的领导,也就否定了新中国的历史。诋毁污蔑中共领袖和开国元勋,捏造谎言和谣言,恶搞嘲讽英雄。张思德、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诋毁诽谤英雄、颠覆英雄形象,亵渎民族精神和共同记忆,肆意抹黑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毕福剑辱骂开国领袖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投射,人生和事业遭滑铁卢。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苏联解体就源自历史虚无主义恶毒诋毁,操纵公众意识,导致苏联自我灭亡。

  尚小明的举报信,揭开了盖子,堡垒从内部攻破。夏春涛当然遭北京大学某些思想反动教授嫉恨,尚小明教授是正义的,非常令人钦佩。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些自由派臭老九,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当年袁伟时公开鼓吹民国初期国民党与袁世凯斗争不懂妥协,诋毁辛亥革命,力挺君主立宪,尚小明教授遭袁伟时恶毒攻击,这恰恰是荣耀,袁伟时臭大街。夏春涛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官方主流学者,夏春涛反对妖魔化太平天国、反对给曾国藩和湘军翻案,这种所谓的左就是恶意诋毁和诽谤,投射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有牛鬼蛇神。民国政府在1929年的《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中规定:禁止使用任何形式诋毁太平天国,如果情节严重,立刻处死。此舆情明显暴露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根本就不懂真实的历史,国家文科发展方向由这群人把控,非常可悲。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考证,不管是地主团练武装还是官府的绿营、八旗士兵,每逢作战就要劫掠百姓,一旦破城,就到处强奸抢劫,甚至把民众驱赶上战场当炮灰。平心而论,太平天国的确有这样那样的不是,有他们的落后和愚昧,但他们的落后和愚昧,本身就是腐朽的清王朝和反动的地主阶级的错误,而不是他们的。许多人把他们愚昧落后的那部分无限夸大,甚至以此否定他们革命的正当性和先进性,不过是想含沙射影,借机否认另一支同样发家于农民的革命武装罢了。

  历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 席:王立新

  副主席:叶炜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奇生 包茂红 朱玉麒 何 晋 张 帆 欧阳哲生 尚小明 赵冬梅 徐 健

  郭润涛 唐利国 彭小瑜 董经胜 臧运祜 颜海英

  王立新,1966年10月出生,辽宁省兴城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职业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所属机构:世界史研究院/专门史研究中心。

  学习经历

  1983-1987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专业, 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7-1990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世界地区、国别史(美国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3-1996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世界地区、国别史(美国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3年9月 南开大学教务处文科教学科副科长。

  1993年9月-1995年12月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1996年12月-1998年1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

  1998年12月-2002年10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02年10月至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4月,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

  叶炜 200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研究方向: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教育学历

  1990-199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

  1995-199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

  1998-200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

  任职简历

  2017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6年8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

  所属单位: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1963年11月6日出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本科、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曾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任职,曾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1999年底博士后出站后留近代史所工作,晋升为研究员。2008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主任。

  王奇生1963年生于湖南湘乡,1980年入读武汉大学历史学系,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学位。[6]1988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担任助理馆员。1993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期间,自1994年开始跟随章开沅教授攻读在职博士。1997年博士毕业后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出站留所工作。2008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包茂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88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 ,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北大历史系任助教,1993-1999年在北大历史系任讲师,1999年起在北大历史系任副教授,1995-1997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aet Bayreuth)进修非洲环境史,2002-2003年在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研究亚太区域环境史和环境史学史。

  学位或学历

  1988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1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9年- ,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0- 北京大学历史系亚非拉教研室主任

  2005- Nature and Culture杂志编委

  2007- 英国Sussex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高级兼职研究员

  2007- Conservation and Society 杂志编委

  2007- 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2007- 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副秘书长

  2007- 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副院长

  2008- 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2009- 欧洲环境史学会(ESEH)丛书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istory编委

  2010-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12- 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2- Philippine Studies: Historical & Ethnographic Viewpoints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2- 《北大史学》执行主编

  任职简历

  1991- 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9-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6-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2012-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995-1997 德国Bayreuth大学进修环境史

  2002-2003 美国Brown大学访问研究环境史和亚太区域史

  2008-2009 日本樱美林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6-9月 日本国立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客员研究员

  2011年7-12月 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逊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2年1月 菲律宾雅典耀大学客座教授

  1991-1993年在北大历史系任助教。

  1993-1999年在北大历史系任讲师。

  1999年起在北大历史系任副教授。

  1995-1997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aet Bayreuth)进修非洲环境史。

  2002-2003年在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研究亚太区域环境史和环境史学史。

  所属机构:亚非拉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环境史、亚太区域史、非洲史

  担任本科教学:世界近现代史,非洲历史与文化,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

  ---------------------------------------------------------------------------

  朱玉麒,男,1965年4月生,江苏宜兴人。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主任 、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域文史》 主编。主要从事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中外关系史研究 。代表作有《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 》等。

  学习经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85年8月至2010年8月,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教师。

  1988、1992、2000、2002年依次晋升助教、讲师、 副教授、教授。

  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4年8月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史,史料学,经学。主要著作《战国策研究》,点校《尚书孔传参正》等。

  北京大学1992年历史学学士

  北京大学1997年历史学博士

  任职简历

  1997年—200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2001年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14年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所属机构

  历史文献与数字信息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献学、先秦史、经学史

  -------------------------------------------------------------------------

  张帆,男,汉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已卸任)、教授,1967年3月生。

  张帆教授

  1992年7月于北大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 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 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07年7月- 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 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

  2008年4月- 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

  ------------------------------------------------------------------------

  欧阳哲生,男,1962年生,湖南长沙市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史学专家,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历史学博士后。

  学习经历

  1993年6月——1995年5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在职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99年7月——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教授。

  1995年5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副教授。

  1992年7月——1993年5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工作,任副教授。

  1987年8月——1992年6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工作,任讲师。

  ------------------------------------------------------------------------

  赵冬梅,1971年2月26日出生,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修宋史,为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2012年、2013年,分别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 并出版相关图书。

  1988年9月-1998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士(1992)、硕士(1995)、博士(1998)学位。

  1998年8月-2003年7月,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

  2003年8月至2015年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15年开始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2005年8月,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2008年春,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

  2007年10月—2008年3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Wuerzburg Universitaet)汉学系客座教授。2012年2月初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千秋是非话寇准》。

  2022年9月17日,赵冬梅将加盟CCTV-1《山水间的家》。

  2023年5月7日,参加《丹青中国心》节目。

  2023年10月9日,参加《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节目。

  徐健,女,1965年生,浙江省衢州市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教授,从事欧洲历史、德国历史研究。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德国史学会理事。著有《近代普鲁士官僚制度研究》。

  教育经历

  1987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1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3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200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15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所属单位: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史,德国史。

  担任本科教学:德国史,世界通史(欧美)。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中国德国史学会理事。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员。

  2001年1月以来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中德关系与多边化趋势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6月。

  中国第六届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2001年8月。

  "世界历史上的断裂和延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

  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与经费数额。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整体欧洲史"。

  ------------------------------------------------------------------------

  郭润涛(1961~),男,浙江诸暨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199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及研究方向: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控制;明清地方行政体制与运作,中国官僚政治制度与文化。著有《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试析清代幕业经济生活状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幕府制度》等。

  2008.10-11 中央研究院访学研究

  2007.11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院讲学

  2003.1-6 法国法兰西学院研究工作

  2001.8-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00.5-6 法国法兰西学院访问学者

  1996-200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1994-19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1-19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唐利国,男,1974年10月出生,历史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9月~1996年7月,攻读并取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攻读并取得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4年,取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世界史,日本史)。

  2006年,取得日本新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日本社会文化论)。

  2006年8月~201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副教授。

  2014年10月~2022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长聘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彭小瑜,男,1958年生,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天主教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会史、教会法、美国天主教思想和历史。著有《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

  学习经历

  1982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

  1986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

  1990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文学硕士;

  1998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博士。

  任职简历

  1986年7月-1987年10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

  1987年10月-1988年8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82年2月-1984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

  1998年7月-2000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0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3年2-7月,伊利诺依大学厄巴那-香潘分校访问学者;

  2006年1月-2006年2月,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访问教授;

  2007年9月-12月,美国马凯特大学神学系访问教授;

  ------------------------------------------------------------------------

  董经胜,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个人著作有《玛雅人的后裔》等。

  2005年9月~2006年8月,荷兰莱顿大学拉丁美洲研究系学习

  2002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1990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1987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

  任职简历

  2002.7~ 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

  1997.1~1999.9:山东省《联合日报》记者、编辑

  1990.7~1996.12: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

  社会兼职

  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秘书长

  -------------------------------------------------------------------------

  颜海英,女,1967年5月出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94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担任世界上古史的本科教学,研究方向是埃及学、托勒密时期埃及的神庙经济。

  著作教材

  《古代埃及文明探研》(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走遍埃及》(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主编,颜海英、马克垚、李隆国、彭小瑜、朱孝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世界通史》第一卷,拱玉书、颜海英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世界文明史》第一卷,朱龙华、颜海英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1]

  译著译文

  希腊化时期的埃及-一个双面的社会,译文,《古代文明研究》,2002年第1期

  主要论文

  玛特与古代埃及人的世界观,《北大史学》,1996年第4期

  托勒密时期埃及奴隶制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托勒密时期埃及祭司的社会地位,《博士后社会科学前沿学科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

  罗马时期奴隶制研究,《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

  The Famine Stela: a Source-critical Perspective,载Orientalia Lovaniensia Analecta

  vol82, pp515-523,edited by C.J.Eyre,Peeters,Leuven(Belgium),1998

  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北大史学》,2000年第4期

  虔诚的伪造-古埃及文献中的国王形象,《国外文学》,2000年第4期

  埃及学的现状,《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西方学者论古代文明的兴衰,《中国早期文明的人地关系考察》,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

  阿拜多斯U-j号墓出土的埃及早期文字,《古代文明研究》,2003年第2期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所藏世俗体象形文字石碑考释,《北大史学》第7期 [1-2]

  研究项目

  古代奥林匹克赛会,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后项目

  托勒密时期的文化交融,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项目

  世界文明史,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任第一卷主编并承担10万字的写作任务

  中国、西亚、埃及古代文字比较研究,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部分

  东方民间文学,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民间文学部分

  古代东方思想史,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思想史部分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