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生活还是清贫些好!戴蒙德预言成真,中国糖尿病第一!

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生活还是清贫些好!戴蒙德预言成真,中国糖尿病第一!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星云大师今年89岁高龄了,他在51年前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缠身。

  

  ▲知名企业家褚时健,他在监狱服刑曾因严重的糖尿病,在狱中几次晕倒。

  

  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已经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青少年的三吃生活,也是造成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导读

  据2013年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超过美国、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细想中国糖友幼年化现象,一是也许和节俭基因有关,再者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人肆意饮食不加节制的后果。

  来源:医学界

  作者:王海军

  1

  “盛糖”大国:中国人不信,美国人却猜中了

  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组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这个数字让当时卫生部的官员很难接受,甚至有人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信质疑这个结果。

  然而在杨文英教授公布这个数字的15年前,因获普利策奖的科普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而出名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戴蒙德教授的这个预言在当时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没有引起重视。今天“戴蒙德预言”不幸被证实。

  据2013年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也就是说,不到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属于糖尿病前期。根据这项开展于2010年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11.3%),患者人数达1.14亿,超过印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

  2

  国内外证据皆指向了这一结论

  1、“节俭基因”学说

  196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尼尔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而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原本是自然进化的胜出者,却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因更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说,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人现在的糖尿病高发率。原来这部分人群,基本都经历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时代,而现在的生活却是如此稳定富足。

  能够佐证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假说的案例还出现在瑙鲁。贫穷而又勤劳的岛民祖先把“节俭基因”一代代传给瑙鲁人,当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被带进岛上的时候,瑙鲁人身体里的这种基因一时无法适应突然降临的富足生活。而欧洲人则由于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节俭基因在他们体内已逐步消失,所以同样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糖尿病。

  2、“荷兰饥荒研究”

  199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糖尿病领域著名的“荷兰饥荒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1944-1945年饥荒时在妈妈肚子里挨饿出生的荷兰人与之后一年食品供应正常时出生的孩子相比,成年后更易发胖,并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餐后血糖升高。

  3、我国的三年大饥荒等研究

  “遭遇中国大饥荒的婴幼儿成年糖尿病风险增加”,这个结论是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的马冠生等人得出的,同时发表在2010年的《糖尿病》杂志上。

  马冠生他们通过2002年中国国家营养和健康横断面调查,找到了1954-1964年出生的农村受试者7874人,结果发现,遭遇过1959-1961年三年中国大饥荒的胎儿与儿童,成年后患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其中,又以后来营养过剩者更甚。

  同样,哈佛大学教授胡丙长也主持了一项同样针对中国三年大饥荒年代胎儿的研究,结果明确表示,胎儿时期严重的饥荒与成年后高血糖的发生风险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越是成年以后饮食习惯西方化和经济条件好的人,这种联系越强烈。

  早年饥荒因素的影响,或许也是中国人没有美国人那么胖,却拥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率的原因。

  现在,糖尿病人应该明白为什么自己和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糖尿病人,甚至爆发出了不少的“小糖人”。

  3

  解密中国“小糖人”的爆发原因

  在中国,曾经被称为“成年型”的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低龄化、几何级化发展的趋势。

  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已经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

  细想中国糖友幼年化现象,一是也许和节俭基因有关,再者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人肆意饮食不加节制的后果。

  生活可口可乐化:在祖父辈生活中没有可口可乐等碳酸带气饮料的年代,温饱也成问题,那个时候糖尿病三个字对于整个国人都是遥远的事情。

  但今天,从婴幼儿开始,解渴这件简单的事情,有太多机会被可口可乐、雪碧等代替了我们原来“甜蜜的井水”。等成年工作以后,不是快速以鸡腿堡等各种快餐而解决,就是常常出入高档酒店开会、吃饭,将满桌的珍馐佳肴收入肚中。这样的生活,谁都无法抵挡。

  “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青少年的三吃生活,也是造成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

  久坐不动的一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提升,带给中国人的不但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普遍开始享受家庭小汽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不知不觉间,就给人体带来了改变。

  据统计,一位男性在拥有小汽车以后,体重将平均增加1.8公斤,达到肥胖标准的可能性将增加一倍,而中国的小胖子比例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好几倍了。

  工作环境加上交通工具的变化,令中国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一个庞大的“久坐群体”的形成,是糖尿病广泛流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有调查显示看电视这件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也和糖尿病的多发密切相关。哈佛大学著名的“护士健康研究项目”发现,每天看电视两小时,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14%。分析认为,看电视是所有静坐活动中健康风险最高的一种,原因可能是看电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很容易吃东西、喝饮料。

  4

  在美国穷人多,在中国“富人”多

  “在美国,是穷人得糖尿病的多;在中国,是富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大庆研究核心成员之一、中日医院教授李光伟如此分析国人的糖尿病现象。但这里的“富人”要打引号。美国的有钱人注意饮食健康,流行打理家务、去健身房锻炼,把身体练得精瘦,得糖尿病的自然就少。而经济状况较差的美国人为了省钱,吃便宜而高热量的食品,也没有钱去健身房锻炼,所以大胖子多,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也就多。

  中国的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富人,正好在享受着美国穷人的生活方式,糖尿病的高发也就不言而喻了。

  长此以往,中国人得糖尿病将是大势所趋。

  5

  中国成年人中有一半人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

  “你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人未来全都转为糖尿病患者,那将会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带来多大的冲击?”糖尿病专家李光伟如此担忧的说。

  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是糖尿病前期的另一半成人或早或晚也会成为糖尿病前期。成为糖尿病前期以后如果不加以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都有转变成糖尿病的风险。

  中国的下一代呢?如果不改变目前肆意的饮食习惯、继续久坐的生活方式,将会有更多的小胖子诞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变成糖尿病大军的一员。

  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高度切合,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糖尿病前期,世卫组织的诊疗指南并不推荐药物干预。唯一能够阻断他们继续演变成糖尿病的办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也就是当一个人拥有充分的食品和充分的运动时间时,要学会吃和运动。■

  【延伸阅读】

  新闻晨报:中国糖尿病患者数为1.1亿 居全球首位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关注重点确定为“应对糖尿病”。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35岁以上人口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200万,患病率高达17.6%,并呈明显增长趋势。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为68.1%,有1/3的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且治疗达标率仅为25.3%。

  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数据,全球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4.15亿,患病率8.8%,其中75%的患者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患病情况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40年糖尿病患者数将达6.42亿,患病率将上升至10.4%。中国糖尿病患者数为1.10亿,居全球首位,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40年将达1.51亿。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要特别警惕胰岛素过量会“杀人”。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常用药物而被糖尿病患者广泛使用,心血管系统病变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医生也接诊了很多有糖尿病基础疾病的患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人心脏中心主任肖亦敏说,“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糖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药用得越多,病就控制得越好。胰岛素注射过量,会导致低血糖,血糖一直降低到极限时,人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也就是心悸、发冷、出汗和眩晕等这些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昏厥、癫痫、昏迷不醒、休克,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此外,胰岛素还会有低血糖、胰岛素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要小心。”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注射超过1毫升的胰岛素,就有可能发生休克,剂量再大时,就会因为低血糖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死亡。

  专家们提醒,胰岛素过量的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如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或直接送到医院治疗。■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