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双泛”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泛化?

如何杜绝“双泛”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泛化?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走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能解决民族区域的诸多问题;倘若只依靠少数少数民族精英,他们中少部分隐秘的腐败会在民族地区带来复杂的后果。若社会动荡,一方面,这些人会利用其自身的身份转嫁矛盾;另一方面,趁机向国家索取更大的权利。

  “伊斯兰主义”在宗教领域中可以进行传播,个人认为并无问题,但要泛化至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文化领域等,那就需要出手治理了!否则,肯定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要泛化至底层的日常生活领域,则容易被忽略,因为事太“小”,不易引起大家关注/警觉。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小”事任其发展,就会酿成大祸。

  自从定性“‘双泛’为‘三股势力’的思想基础”以来,我们在“文化教育界”、“出版业”、“大中专院校”等决定上层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了一系列整治。这些“大手笔”彰显着卓越的政治智慧,成效显著。

  那么,下一步工作,是否需要对底层中“伊斯兰”及“突厥”等泛化的现象,来一场革新?个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实际上,在底层中,日常生活领域被“双泛”化的现象极为普遍,主要包括五大块:①新生儿起名;②地名;③商标;④广告牌匾;⑤公章等。

  新生儿的名字,起成阿拉伯圣人、宗教色彩或土耳其等人名的现象很普遍。如:伊斯马依(古兰经阿拉伯圣人的名字),维文写法:ئىسمايىل ;穆斯丽玛(宗教名),维文写法:مۇسلىمە ;穆斯塔法(土耳其人名),维文写法:مۇستافا ······等等。

  很多名字的含义,现在的很多民族同志自己也不清楚,这要追溯历史原因了。伊斯兰教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就传入了新疆,毕竟已有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所以,笔者认为,姓名上要给予人文关怀,成人就不必折腾了,从新生儿开始,在辖区派出所登记名字、办理户口之前,实行户警责任制,户警提供“社会权威部门”的微信,当场出具电子版“词义证明”,一切人性化,不要让群众跑趟趟。在确保名字无“双泛”化后,方可登记。纸质版“词义证明”也可快递,隔天送达群众手中。

  “词义证明”应由社会部门出具,比较妥当;否则,容易引起西方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无端挑剔及指责。

  其次,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地名、商标、广告牌匾、公章等,被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专属词汇、土耳其语等泛化的名称,极为普遍。

  有一次,我在百度里输入“新疆地名”,打开图片,看到一些“维汉文牌匾”很吃惊!什么“依麻木村/镇/乡”、“木甫提社区”等等,这些地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依麻木”是在清真寺做主持的人,也是宗教职务,维文:ئىمام ;“木甫提”是按伊斯兰教规裁决的人,维文:مۇپتى。

  一天,我开车在路上被堵,左顾右盼时,看见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瓦哈甫烤馕店”。这个词怎么能上广告牌匾呢?“瓦哈甫”是宗教词汇,维文写法为:ۋاھاب ,是赞美真主的词,意为:慷慨的、慈善的主等。

  此处,过往的人流量很大。之前,我还看见过土耳其语名称的广告店牌。这种潜移默化地渗透,应当引起关注。

  很多边疆地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目前,底层日常生活中,被“双泛”化的现象亟待整治。虽事“小”,比不上上层意识形态整治的“大工作”,但分散、覆盖面广,若任其泛化下去,将为意识形态领域埋下隐患。

  国企虽挣钱,能拉动GDP,但确保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却是千千万万个民企,解决了近80%员工的温饱问题。“意识形态”也一样,“上层的意识形态”把握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方向;但决定社会能否长治久安,还是“底层的意识形态”。

  所以,在底层日常生活领域中,“去双泛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只是笔者的想法及建议,有待进一步斟酌。

  此外,因日常生活领域和群众密切相关,所以该“去双泛化”工作,应该是“整治”与“人文关怀”并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群众对该“去双泛化”工作的认识高度,特别是要发挥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抵御“双泛”在日常生活中泛化的现象。

  走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能解决民族区域的诸多问题;倘若只依靠少数少数民族精英,他们中少部分隐秘的腐败会在民族地区带来复杂的后果。若社会动荡,一方面,这些人会利用其自身的身份转嫁矛盾;另一方面,趁机向国家索取更大的权利。

  反思十几年前的乌鲁木齐那场惨剧,让我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一些奇怪的事。事情大约是在该事件之前的五年间发生的。当时,从南疆各地州来上访的农牧民,每天都有,大多数的诉状是在我公司翻译的。内容都是些揭发当地一些少数民族官员腐败、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等等。有时人数之多,让人瞠目结舌!

  那时,我还结识了一位信访局的朋友。据说,被投诉的地方都是派人来接回上访人员,自行处理解决。实质上,很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矛盾越积越深。

  原来的纪检委不能跨区域办案,现在可以了,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十几年前的这些问题,若放在现在,一些腐败分子就会得到惩治,当时的社会矛盾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化解。

  说来也怪,离事件爆发前的两年间,来我公司翻译诉状的南疆农牧民一个都没了。反常的背后似乎酝酿着一场重大阴谋。

  果不其然,两年后,忽然,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事件就这样发生了!这个谜团,直到几年后,在我去和田、喀什、阿克苏乡村调研时才被揭开。

  原来在现实社会中“上访无门”的农牧民,却在当时盛行的“宗教极端”里,找到了心灵慰藉,认为这世道就这样,上访无用,认定宗教能解决很多或一切问题。这,正好迎合了一批“两面人”,他们心安理得地腐败,利用其宗教也可掩饰其罪责。为此,暗地里更加助长了极端宗教在南疆社会底层中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民族地区,以“远群众,惠精英”求稳定的方式,无疑是缘木求鱼,结果是徒劳无功。发动民族群众,挖掘深藏少数民族精英内部的腐败分子及“两面人”,才是减少疆内社会矛盾最好的方式。

  “七·五”事件之所以能爆发,说到底,主要还是“宗教极端”主义。所以,要杜绝一切与之相关“思想”、“主张”等泛滥的现象。此外,在社会生活层面中,被“伊斯兰主义”、“突厥主义”等泛化的现象,不容忽视!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地名、新生儿名字、商标、广告牌匾、公章,以及日常传统文化等等。另外,尤其要重视一点:父母对民汉恋爱、通婚子女的严重干涉,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甚至有些已经达到了刑事犯罪的地步。  

  因此,建议制定一份“市县镇乡村‘去双泛化工作’评估达标实施细则”方案,分行政区域,依次限年逐步达标,和“精神文明”、“人事”等挂钩,进行推进。

  只要挖除“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所以,将“去双泛化”进行到底,才能彻底清除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隐患,为新疆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作者:周大明;工作单位:新疆信达雅翻译有限公司。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