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将南海问题视为对华政策的重心之一,大力推动其南海政策,重点强调基于国际法的法理立场,不断提升军事介入程度,加强对华经济制裁。无论是派军舰频频冲闯南沙岛礁,还是美国高官公开发表涉南海言论,特别是美国务卿蓬佩奥7月发表涉南海问题声明均表明,美政府南海政策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加强渗透游说,强调主权声索法理立场
今年以来,美国南海政策在法理层面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实现由中立向法理立场更加鲜明的转变,反对和驳斥我国有关海洋主权的声索;另一方面,明确表达了对南海周边国家的支持,强调与盟友伙伴共同捍卫主权,保护南海海洋资源,在多边机制有关海上安全问题上相互配合。
自2019年底,马来西亚不顾我国反对,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南海部分海域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以来,南海斗争法理化加剧。各国挖掘利用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大限度挖掘利用对其有利条款,力图证明其拥有南海“主权”的合法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抓住这一点,频繁对南海声索国进行渗透游说,挑唆地区国家联合发声与我国对抗,加大插手干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力度,炒作敏感议题煽动地区国家对我集体“声讨”。在此背景下,美国积极通过对外军事援助、海上安全倡议帮助南海周边国家提升航海能力,同时继续推进在渔监、救援等领域的合作。
扩大军事存在,向我国发出实质性威胁
南海作为美印太战略东西两翼交汇地区,逐渐成为美中博弈前沿。在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牵引下,美国以巩固霸权地位和维持军事优势为目标,在南海方向进一步对我威慑施压。近期,美国防部在南海增加航行活动频繁,扩大演习规模,并扬言称“随时准备在实地进行干预”,上述举动表明美国正在南海不断扩大军事存在,并向我国发出实质性的威胁与挑战。
今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地区频繁开展“航行和飞越自由”行动,加大对我军事挑衅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美海军已进行了6次“航行自由”行动,对南海岛礁冲闯样式也在不断翻新,行动时间更趋灵活。与前几年不同的是,美空军也加入到南海行动中,频繁派出B-52、B-1B战略轰炸机到南海演练。在常态化实施以海空平台巡航、单边或多边军事演训为主的军事示强行动基础上,美国抓住我国在南海维权行动不放,紧盯岛礁补充建设、渔业和油气业开发等可能易发紧张因素,频繁挑战中方利益底线。
此外,美国还针对我国涉南海建设项目的企业及个人实施制裁,禁止中方公司获得美高科技技术和设备。这也是美国首次针对中国在南海行为采取制裁措施,表明美方在南海问题上姿态愈加强硬,实质性威胁举动不断加大。
注重宣传美南海政策,获得国内广泛支持
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基调下,将南海问题视为其在中美关系中攫取最大利益的重要筹码,可谓是软硬兼施,多面下手,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也愈发强硬。今年以来,美国将南海问题列入领导人、高级官员的发言和文章中,频繁在双多边场合及媒体中提及其南海主张,以扩大其影响力。在各类国际场合,就南海问题释放“美国关注”,并与其他国家实现“话语联动”,共同炒热南海问题。
特朗普对待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似乎在国内支持度不低。近期,美国会参众两院发表联合声明,支持特朗普政府有关南海问题的立场。此外,美国学界也认为特朗普在南海问题上巩固美法理立场十分重要。
美政府转变南海政策,背后有何战略考量?
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的制定,有其稳定的“内驱力”和强劲的“外推力”。从长远角度来看,确保美国利益最大化,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理念南海化的核心目标。美国的南海政策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美国为了维持优势军事存在、巩固同盟及伙伴体系、掌控海洋规则主导权,近年来持续加大在南海问题上的干预力度。可以说,南海问题已成为美国借以维持其在印太地区主导权、遏压我国的重要抓手。
从近期来看,炒作“中国议题”,为大选拉取更多选票,是特朗普政府调整南海政策的主导因素。“中国议题”在美国历次大选中均被提及,但在当前美国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政治形势不甚明朗的的背景下,该议题被进一步放大。总体来看,两党已就对华认知达成共识,打“中国牌”力度超过以往历次美国大选。今年以来,特朗普频繁炒作涉华议题,将其作为拉抬民意的选举手段——从升级制裁华为公司、封杀TikTok,到扩大南海军事存在、加强对南海周边国家的渗透游说,上述种种都是为日益临近的美国总统大选增加筹码。
未来一段时期,特朗普政府会从大选和更长选的战略竞争角度考虑,继续保持当前南海政策。大选后,美国新一届政府或调优先事项,但无论哪个党派执政,美国南海政策主导方向仍将是以介入南海问题,扩大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总体保持强硬态度。另一方面,在中美战略竞争持续升温背景下,我国不会放弃南海主权,而美国也坚觉捍卫其在该地区的霸主地位,这也意味着中美之间达成妥协的可能性较小。面对美方加大南海的挑衅,丢掉幻想,做好应对武装冲突的准备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确保一旦有事从容应对、一战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