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孩子的课堂上播放了“衡水学霸的励志演讲”。
无意看到网上也有不少关于演讲的文章。
做成视频就是让看的,但不知道是不是炒作。炒作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知道这个视频能否反映衡水中学的实际情况。
是什么让视频中的孩子有那么多想法啊?那么的激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结果吗?
搞所谓“素质教育”,搞所谓“应试教育”,如果理解错误,如果搞不好,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会适得其反。
孩子们被“衡水化管理”,被“军事化管理”,或许是应对自由散漫,但搞不好,也会出问题,比如身心的健康,毕竟“清北”等不但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连相当重要都不是。如果真的是为了学习知识,“清北”等未必适合某个学习者,“清北”等也不可能什么都能教,也不可能什么都教的好。更何况,从演讲内容看,“清北”等成了功利的东西。
追名逐利不利于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追名逐利违背了诸如格物致知这样的正道。不恰当抬举脑力劳动者而错误地轻视体力劳动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真正有些知识的是工人农民这样的体力劳动者。
与其让孩子们掌握未必有用且残缺不全的知识,还不如让他们掌握更多生存技能和生活常识。马斯洛尝试划分了需求层次,他的理论或许有参考价值,生活也很现实,但再现实也应该鼓励孩子正确理解这些理论,有更高的追求。
哎!
学校是一种制度设计。目前中国的大学制度大不同于大学发源地的制度。就是比葫芦画瓢,中国的大学也应该是“宽进严出”,也应该是“半工半读”,把全日制教育错误地放在不恰当位置不好。通过接触大自然,通过劳动来教化孩子,比通过学校的书本知识教育可靠得多,好得多。
作为大人,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应该救救孩子们。
附:“衡水学霸的励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