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华中科大回应一学院学生宿舍分配:后勤集团已处理相关当事人 》这一消息。
对学校教育充满了忧虑。
又想到了“十一”偶遇的那一个“大三”学生。
“十一”和孩子一起去郑州市体育馆。没有开放。在体育场外看训练时,偶遇一“大三”学生。
听那个“大三”学生说,前几天,他们学校开除了一名“性侵”老师,那老师真的和学生抢女朋友了;他们的辅导老师基本不管他们这些住校的学生;有些大学生经常去“夜店”;他想打篮球却没有老师教,学校只教了教太极拳,学生们也就会比划比划;他想报篮球班儿,宿舍的同学在玩儿手机;那学生认为学习的渠道很多,不只学校一条路;他准备毕业后“考研”;目前他们学校老师的收入大约1万多,他并不怎么把老师看的那么重,现在的大学老师就是那么回事儿;他们的学校分数是最重要的;和老师关系好老师会给高分;他的同学劝他赶快谈恋爱,担心晚了女的就经验太丰富了……
那大学生说,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也不能不随大流儿……
听旁边的孩子说,和那个“大三”学生的交谈持续了两个小时。天黑了,那大学生要赶车了,谈话结束了。那大学生几次和我们招收再见。
据说,他所在的那所大学,在郑州、在河南,是相当了不得的。
哎。
上海人不愿意考外地的大学是有些道理的。不要说一个大学生,就是比大学生更有经验的,独自在外地也不容易。上海人,还有不少经济发达的地方,都不会把上大学看得比孩子的安全成长看得更重要。上大学和学知识不能划等号。即便是真的以学知识为目的,目前这样的大学,也绝对不是最好的途径。
解铃还须系铃人。国家应该对目前的大学进行彻底改造。搞一个新的“顶层设计”十分有必要。不再能任由大学“毁人不倦”了。在现阶段,大学的恰当定位只能是“大学还是要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总不能还比不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吧。目前大学这一套,恐怕玩不下去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得靠真才实学。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国家和社会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