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知青生涯

难以忘怀的知青生涯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1969年5月,我由重庆市市中区来到四川省邻水袁市公社插队落户,一呆就是9年多。回城后一晃又过去近半个世纪了,而在农村插队劳动、工作及生活的场景却刻骨铭心、历历在目,经常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当年我是在学校报名到农村去的,下乡时刚好17岁。当时劳动、生活都较苦,但由于是3位同学结伴在一个生产队插队,过的是小集体生活,倒也无所谓。一年后,两位同学相继参工调离了,我独自在农村就觉得很艰难了。但作为从小受过传统教育且从不服输的我,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和累,热情为社员群众服务,努力锻炼自己。

  在下乡的头三年经过春播、夏管、秋收、冬战几个回合的磨练,我逐步学会了犁田、撒种、割麦、栽秧、薅草、挞谷等基本农活技术,晒黑了皮肤,结实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与他们的思想感情。社员们见我劳动肯干、做事认真、处事公正,下乡第2年就推选我担任了生产队记工员。每天清晨,我吹响出工的第一声哨子;收工后,我按出工人数记录出勤与工分;晚饭后又到夜校上课,教社员们识字扫盲。抽空的时候,我还背上背兜拿上称,挨家挨户地把社员们向国家交售的农副产品收起来,背到供销社,又从供销社背回社员们需要的日用品。这样下来,每天都忙忙忙碌碌的,既觉得筋疲力尽,也感到较为充实。

  抱着“越是艰苦越向前”的劲头,我下乡第2年就尝试着饲养家禽家畜,一来为改善自己的生活,二来为社员们做出贡献。在参加生产队劳动之余,连续两三年来,我每年都要饲养两头肥猪,一头交给生产队集体,一头留作自己吃。说起喂猪,这也确实太辛苦了。白天要劳动,收工后要打猪草,晚上教夜校后往往就到了10点多钟,然后就要推磨、煮猪食,尤其是在猪的催肥阶段,每天晚上一个人要推6斤左右的玉米,有时推着推着就睡着了。此外,我还饲养了一些家禽,养的月月兔,最多的时候有3、40只;常年喂鸡10多只,在家门前还养了3桶蜜蜂;我还在自留地种甘蔗,每年产红糖3、40斤。

  农村确是苦和累,但想到自己是听从党的召唤到农村去的,就应该好好干下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社员们见我踏实肯干,处处走在前头,1971年6月我担任了生产队会计。我坚持原则,清理历年的旧帐,建立新帐并日清月结,还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受到社员的好评,说我是“红管家”我全年出满勤,加上肥料和会计补助工分,每年都在3000工分以上,在全队都算高的;全粮食1000多斤、收入现金120元以上,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怀着崇高的理想与追求,1973年4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紧接着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农村的山山水水吸引了我,在社员们的真情挽留下,大队、公社连续3次推荐参工和上大学,我都坚持留了下来。我与社员群众一道,艰苦奋斗,大干苦干、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科学种植、推广沼气、扫除文盲,粮食年年“跨纲要”,我所在的大队也成为了全县和全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大队。

  在农村,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予了我极大的荣誉。这期间,《四川日报》《重庆日报》等多次刊登我在农村的表现,1973年四川省委、重庆市委在贯彻执行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的文件中分别对我进行表彰,此后我还担任了达县地区团委副书记、地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最为荣幸的是,作为下乡知青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月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亲耳聆听了周总理的报告,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使我终身难忘。

  在参加四届人大会议期间还有两个小插曲。一个是:在会议期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江青到四川代表团驻地看望代表,我个子小,站在最前排,还与她握过手。这种场面,至今都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另一个是:在会议期间,许世友将军十分关心他40多年前战斗过的地方,他听说我是重庆下乡到大巴山的知青,专门接见了我,还亲手削苹果给我吃。他亲切地询问了达县地区老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变化后,对我说,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你人小志大,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去,是正确的,要好好锻炼自己。要与贫下中农一道,为改变老革命根据地的落后面貌贡献力量。这些话语,至今都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1978年6月我招调回城,读过电大,上过函授,获得大专文凭,先后在地区和省的群团、司法等部门工作,2006年1月退休。此后,我积极参加“后知青”时代的一些知青活动,特别是参与知青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细心做好知青文章和书稿的校对、编排,以及知青问题研究公众号的选稿、审稿、排稿等工作,为知青历史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尽一份微薄之力。

  回顾自己的上山下乡经历及后来走过的道路,我真切地体会到,知青上山下乡是毛主席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部署。我有幸亲身践行这一伟大部署,有幸亲身参加改变中国农村“一穷二白”面貌的伟大实践,感到光荣与自豪。我在农村“大学”经受了磨练,打下了底色,受用终身,难以忘怀。

  (作者李莉,1969年5月由重庆市四女中到四川省邻水袁市公社大光明大队插队落户1975年1月作为知青代表出席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推荐阅读:

  《知青问题研究》100篇活页

  《知青问题研究》200篇活页

  《知青问题研究》300篇活页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克言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