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别样无我相

《淮南子》的别样无我相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当皇权加身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因循自然而无始无终,因为传统的批评和挑战从来不会涉及于此;而这个病斑、这个痛点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便一定会如同桀、纣一样明阳千古、遗臭万年了。

  春节前即开始再次阅读《淮南子》,倒读而止于《主术训》春节后收拾心情,打开读书笔记,结尾标注有“未读完”三个字,便顿时有些惶恐,书未读,字未写,无思无虑,生活中似乎少了许多乐趣与激情,更严重的事,担心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从此无根无宗,无枝无叶,毫无生机。在祥和、万籁俱寂、一声喝而众声同的氛围中渐渐死去、退化、僵硬。光明躲在厚重的阴云中,天昏地暗,不知东西南北。

  《淮南子·要略》对《主术训》概括、总结为:“君人之事也”也就是说那些奴隶社会、封建王朝的君主的事儿,或者直白地讲,就是如何当一名好皇帝。因其与普通人相去甚远,但其理论框架对为人处世还是有所警醒的,所以有“开卷有益”的训导。“其数直施而正邪,外私而立公,使百官条通而辐辏,各务其业,人致其功。”意思是要施行仁政,惩治邪恶,不苟同而私,行得正而公,这样才有凝聚力、向心力,百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有功勋,一派光明正大的愿景——“此主术之明也”这才是有远见卓识的好皇帝。

  我们首先要知道《淮南子》是一部政治评论文章,而不是叙述文体,所以他的立论一定是人人可以接受,人人都向往的那种宽泛的高度;但也不是每个人,即每名君主都有这样的智慧,可以通达此境界。所谓的政治家,历史上也有蠢笨如牛的,也有偷梁换柱、偷奸耍滑的。一时的功名和政绩,一时声闻天下的盛誉和自诩,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短暂的一瞬间的存亡;当岁月沉淀剥下花团锦簇的面纱,露出那贪婪的、卑怯的、自大的腐臭的东西,死亡的定义便抹杀了它曾经的所有辉煌存在。

  所以《主术训》是一种政治行为与政治修养的参考书,是一种指导思想。它的立意或许更准确、更高大。很多令人不肖一顾的政治捐客在这个维度是无法生存的,或者根本无法、也无能力登堂入室的。这种思想可以称之为真理,毕竟经过二千多年的洗礼让后来人都感到钦佩和信服,那是需要高度和厚度的。

  《主术训》大抵也是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开篇即申明:“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循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这样作为,可以带来的利好政事政治生活的原生的正确的动力,“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即人主首先需懂规矩,广开言路,行正得中,得道多助,虚心纳谏。进而从反面指出:“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目空一切则淫,近佞偏听偏信则惑,瞎说乱说、空洞无物则乱,这正是那些政治捐客的真实写照,它尽可以对号入座、丝毫不忒。“若欲规之,乃是离之;若欲饰之,乃是贼之。”正如我们理解的,它们强调什么,它们倡导什么,是因为它们自己的肌体背离背叛了初衷而日益陷于危机之中不能自拔,它们粉饰什么便是它们一定有什么负面的东西需要掩盖,是因为它们像强盗一样窃珠窃国窃民意,其实已经罪无可恕、病入膏肓、气息奄奄了。

  “是故君人者,无为而有守也,有为而无好也。有为则谗生,有好则谀起。”个人非常赞同这样的政治论点。“无为”的前提是“有守”守什么,守本真,守初衷,守原则,守规矩,因“有守”而无以为,这是道、这是德最充分的体现和写照。“有为而无好也”这里从主观层面对“人主”的思想行为爱好进行了规范性引导,“无好”是没有偏爱、嗜欲和私心,是以“公天下”为遵守的,是“以百姓心为心”做原则的,而不是沽名钓誉、不是粉饰一切,不是拒绝本质,不是主观意志的恣肆、霸道、独裁和专制。

  历史上能力不足却好高骛远的例子是很多的。《周易·系辞下》中讲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事实上我们已经被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和权贵势力等色彩蒙蔽力双眼,“德不配位”的及至便是 “人主”,是皇位,是皇权,是皇帝,但是很少有人将“德不配位”与统治阶级的核心人物——即皇帝皇权联系起来。普罗大众效法“人主”借以规范自己的言行,却将主体置于框架之外不予衡量分析,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和习惯。古人云:“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多有后福。”

  这里的好,是嗜好,是欲望,是缺点,也是统治阶级的痛点。当皇权加身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因循自然而无始无终,因为传统的批评和挑战从来不会涉及于此;而这个病斑、这个痛点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便一定会如同桀、纣一样明阳千古、遗臭万年了。东拼西凑的以为是自己的发明创造,执迷不悟则是不愿放下,不愿放下什么,权力与私心;对权力充满贪念和执着,它能公天下而信万民吗?荒唐!可怕的事在谄谀之人的作用下,结节成一个虚幻的东西,像牢笼一样,死死地拘限着它的灵魂和身心,所以走不出来,舍弃不了,何谈放下,何谈无我,何谈伟大?在邪恶力量的助推下,因为“无我”(无知)而身败名裂的典范何其多哉,齐桓公、虞君、胡王就是这样的反面教材。它们的自私自利成为别人不攻而胜、人设崩塌的铺路石。

  “无我”的境界是环视一周,无一处是我;仔细分别,又无一处不是我、不有我,似天、地一样浩渺无穷,似天、地一样无欲无求。当大多数人采取隐忍的、抵触的情绪看待“人主”时,所谓的“无我”恰是罪莫大焉、恶莫大焉的魔鬼,一定会受到后世的鞭挞和讨伐的。千万别以为奸佞的谄谀之人,用几句自说自话的矜夸,就可以将一头猪送上永不败落、永远辉煌的历史高度,要知道“猪”只是“三牲”之一而已。

  文中写到:“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中扃外闭,何事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之不成?” 中扃是控制自己的主观嗜欲,不使之成为他人假借的途径,免得自损自耗;即立身中正,脖子歪了,腰身佝偻了,眼神呆滞怯懦了,或者在谄谀人的簇拥下,洋洋自得,忘乎所以,都不能称之为中正,偏了,更狭隘了!中气足运,体内循环,无往不复,革故鼎新,扬善弃恶,去主观而循客观,这样的肌体才是健康的。

  “外邪不入谓之塞”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是逢迎的,一种是半推半就的,一种是无力抵抗的,一种是被胁迫而无心抗争的,无论哪一种情况,其结果是相同的:舍己从人,是舍我而不是无我,这样的“人主”就如同僵尸、如同木偶,彻头彻尾的死掉了,为什么一直会阴魂不散呢?一切都是伪装的伎俩。

  只有达到“中扃外闭”的境界,做人才有分寸,处事才有节制,重义而遵法,方能有所成就!这样才能谈理想、谈梦想。舍此,则如同空中楼阁、昙花一现,风吹云散、一应俱灭。

  还有一种现象,外邪已经进入“人主”的灵魂和肌体,所以现实所展示出来的东西一进完全失去了“自我”的本性,毫无防备的功能,即使表现出所谓的“中扃”也是故作姿态、打肿脸充胖子,风马牛不相及。简直令人恶心作呕。

  “故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使有司,任而弗诏,责而弗教,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守矣。”个人英雄主义的反面就是自大狂,狂了,便会疯掉,疯子只能是阻碍历史进步的速度,所以现实中便有了“倒退多少年”的说法。这段文字中既有释家的空虚之意,又有道家至高无上的精神内涵。言行不干扰,不滥作为,不瞎作为,尤其是不要自夸自大,不能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知者明”多说无益,不如不说,免得恶鬼缠身。同时也可怜恶鬼每天装模作样的辛苦和无聊。有的“人主”为了标榜自己聪明,标榜自己伟大,标榜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根源恰巧在于“德不配位”所以乱象丛生。再看看二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典籍,真忍不住想抛出一句国骂!

  “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也是道家“无为”“不言之教”“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粹,有的人自以为道、自以为宝,便是不识天高地厚了。如果“不知”偏要矜夸、自伐,如果深感“奈何”偏要苦心孤诣的沽名钓誉,就一混蛋而已。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