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和济生肾气丸(仅供参考,最好看原作)

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和济生肾气丸(仅供参考,最好看原作)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金匮肾气丸是常用的中成药,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用错了。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不适合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患者就不说了。就是肾阳虚患者,也可能大部分人用错了。我们看看金匮肾气丸和与之相似的桂附地黄丸的说明书,都有这么一句话:“小便不利或反多”。小便不利或是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小便反多,就是排尿多。如果你只是肾阳不足、腰膝酸冷,没有小便不利或反多”现象,而是小便正常,你吃这两种药,即使有些症状会改善,也会伤你的身体。金匮肾气丸则不但要小便不利或反多”,还要求肢体浮肿。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吃了这些药,会伤身体的。“用药如用兵”,用药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啊。

若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亦不宜使用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正如清代的吴仪洛在《成方切用》中称:“此亦为虚中夹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右归饮。”

我们不妨看看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来龙去脉。(下面的内容摘自金边春兰的《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的区别》的文章)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中药,两者的成分不同:

  桂附地黄丸的成分为: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金匮肾气丸的成分为: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不太一样,桂附地黄丸是治疗阴阳两虚的?那么金匮肾气丸呢?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的药物的成分是不是一样呢?可以互相代替吗?

金匮肾气丸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且与六味地黄丸相比,多了肉桂、制附子两味药,所以后世又习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详细说明如下:

  现在的方桂附地黄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组成与宋代金匮肾气丸方基本相同,由肉桂、制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惟肉桂、制附子用量减半(与仲景肾气丸方相近)。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在方中用量较小,意在补命门之火,即生肾气。

现在方金匮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十味药组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与八味药组成的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组成已大不相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较接近些。

而现在方济生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主要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倍用茯苓、同时加入牛膝、车前子两味药组成。与今方金匮肾气丸比较,今方济生肾气丸用熟地而不用生地,用肉桂而不用桂枝,车前子不经过盐炙,而且各味药的剂量组成有显著不同,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比较,在药味炮制及剂量上差异更大。虽然济生肾气丸亦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但应注意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用药。

两药功能相似,但毕竟处方组成有显著不同,适应症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金匮肾气丸在补肾同时增强了利水作用,同时用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应当加以区别使用.

金匮要略之金匮肾气丸组成比例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桂枝,是8,4,4,3,2,2,1,1。

地黄一定是干地黄,即生地黄。“生者尤良”,若用熟地就错了,因为只有生地才可以凉血清风,熟地无此功效,若换成熟地,这个方子就缺少了宰相,没有了份量最大的一味,此方就玩完了。

“少火生气”,附子,桂枝量一定不能大,不可大于一份。若大于一份,山茱萸就收敛不住,肾气丸就变成肾气完了。

“今方金匮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十味药组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

牛膝不可用于肝脾郁陷,因牛膝下行破血。肾气丸证是乙木下郁,风木盗泻,治要疏木达郁,向上疏营,不可下行,更不可破血。车前苦寒,更不适合水寒土湿,济生肾气丸是一极其不通的烂方。肾虚水肿多是真武汤证,真武汤中只有白芍微寒,用以双清甲乙木,适于振振欲辟地,其他均是温药,加一味茯苓利水。阳虚水泛关键是温阳,辅以茯苓利水而已。不可加车前呀,扁蓄呀,,,去硬性下利,也利不下来,只能徒伤阳气。

现今之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皆医理不通,在临床关键处方时,吁请各位一定不能使用。

仲景之金匮肾气丸的使用依据是,风木盗泻为主,水寒土湿不重,肾水盗泻于风木,肾水耗散于己土,(1)因风木盗泻为主,故重用生地黄凉血清风,并以山药,茱萸封藏脾肾,(2)因有水寒土湿,故加茯苓,泽泻。(3)只有茯苓,泽泻不成,因内是寒湿,那就要加温药,附子暖水土,桂枝疏木,但量不能大了,要在山药,茱萸封藏的范围内,再少一点也行,不可多了。(4)再加其他药味,皆是蛇足。份量最好也不要变。变了就变得不是肾气丸了。

评:仅供参考,最好看原作。医学上,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