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轻重”、“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提出的背景
1956年以后,毛主席退居二线,一线领导者执行具体的经济建设工作。但是,一线经济工作者们不听毛主席的忠告,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刮了“浮夸风”、搞了“一平二调”。
毛主席极其迅速的发现了他们的问题,最早极力纠正他们的问题。郑州会议、武昌会议、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庐山会议,毛主席一直坚持不懈的纠正着一线经济工作者的“左”的错误。
1959年,为了重点纠正一线经济工作者在农业方面的重大问题,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毛主席在庐山会议的讲话中提到:“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要把农、轻、重的关系研究一下。过去搞过十大关系,就是两条腿走路,多快好省也是两条腿,现在可以说是没有执行,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执行。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重工业我们是不会放松的,农业中也有生产资料。如果真正重视了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安排好了轻、农,也不一定要改为农、轻、重。重工业要为轻工业、农业服务。”(《毛泽东文集:《庐山会议的十八个问题》)
所以,坚持“农轻重”次序,坚持把当时的重点放在农业上面,这是完全正确的。
“农轻重”、“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符合“优先发展生产资料”规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基础需要
生产资料包括什么?包括原料、技术、资金。中国不缺工业原料,不缺劳动力,技术人才也不缺。当时的中国最缺什么?最缺的就是资金!资金哪里来?主要从农业中来!所以,毛主席说,“农业中也有生产资料”(《毛泽东文集:《庐山会议的十八个问题》)。我们中国的工业基础当时极端薄弱,我们只能靠本国农业积累支援工业的资金。农业就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我们独立自主的农业,就没有我们独立自主的工业。没有农业的支援就没有本国工业的资金来源。农轻重次序也完全符合当时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是完全科学的论断!毛主席早在1957年就强调:“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只有农业发展了,轻工业生产才能得到足够的原料,轻工业产品才能得到广阔的市场。”(《毛泽东文集》:《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毛主席的科学论断,适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情况需要,发展了“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讲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时候,只提到重工业放在次序第一位。毛主席突破了这篇文章论述的局限,空前科学的论述了农业在发展生产资料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毛主席创造的完全符合中国最缺乏、最需要资金的实际情况的特殊规律。
还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也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毛主席早年就讲:“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19年,二十六岁。)中国五十年代以来六亿人民之中五亿是农民,七十年代以来八亿人民中六亿是农民。满足当时中国最主要人口——农民的生存需要,以及全国所有人口生存的问题,是当时的基础问题、首要问题。所以,1957年,主席就说:“首先,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的非商品性农产品问题。这个农民自给的部分,数量极大”,“农业也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商品性的农产品发展了,才能供应工业人口的需要,才能发展工业。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商品率。有了饭吃,学校、工厂少数人闹事也不怕”(《毛泽东文集》:《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指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62年,六十九岁。)这就是在人口最多的国家保障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的根本生存需要,从而为发展生产力提供最根本、最基础的前提。
综上所述,毛主席提出“农轻重”、“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完全符合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和“农轻重”次序方针的配合进行
毛主席在1964年指出——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有着极其深刻的含义。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是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
有农业,人口才能生存,工业同时也才有当时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资金来源;有工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加强基础生存保障建设效率,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次序第一位的农业,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起主导的作用。
坚持农轻重次序,重视农业发展,那么农业充分发展,更是有利于工业繁荣。有了农业这样的大市场,就可以刺激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的发展。所以,主席早在1957年就指出:“农村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比如,化学肥料,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部分的电力、煤炭、石油,是供应农村的,铁路、公路和大型水利工程,也都为农业服务。现在,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无论是发展轻工业还是发展重工业,农村都是极大的市场。”(《毛泽东文集》:《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在两大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工农业需要进行商品交换,而如果坚持农轻重次序,占据基础地位的农业高度发展,也有利于工农业交换的繁荣,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有利于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的积累。所以,毛主席提到: “这里就发生一个问题,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点,那就打击农业、轻工业,对它们少投点资。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毛泽东文集》:《论十大关系》)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基础、工业作为主导”,是毛主席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的重要发展!
毛主席的科学方针带来的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民生治理奇迹
正是因为坚持了毛主席的“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民生治理奇迹。正如周恩来在1975年的工作报告所说:“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毛泽东时代,到七十年代,就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粮食总产量记录,实现了超苏赶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短短27年的时间,人口增长了4亿,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从35岁增长到了65岁。在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高速增长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还能以足够的粮食产量来满足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的民生治理奇迹,这一奇迹只有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