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八卷 乱云飞渡 第15章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八卷 乱云飞渡 第15章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第15

  “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的。搞社会主义,才有社会

  主义经验,‘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人者也’。

  话说1961年7月1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结束了对苏联的友好访问(其间,他与苏联曾签订了《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乘专机离开莫斯科转道至北京访问。

  凌晨4时,金日成的专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数千群众在机场热烈欢迎。周恩来和金日成在欢迎仪式上先后致词。欢迎仪式结束后,金日成在刘少奇、周恩来的陪同下,同乘一辆敞篷轿车进入市区,60万身着盛装的北京市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下午,刘少奇、周恩来同金日成及其党政代表团成员进行了友好交谈。

  是日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欢迎宴会,欢迎朝鲜客人。

  7月11日,周恩来和金日成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上签了字。《条约》全文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深信,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的发展和加强,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为此目的,决定缔结本条约,并各派全权代表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特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

  双方全权代表互相校阅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议定下列各条:

  第1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而尽一切努力。

  第2条 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

  第3条 缔约双方均不缔结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4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对两国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

  第5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本着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友好合作的精神,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

  第6条 缔约双方认为,朝鲜的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实现,而这种解决正符合朝鲜人民的民族利益和维护远东和平的目的。

  第7条 本条约须经批准,并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批准书在平壤互换。

  本条约在未经双方就修改或者终止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将一直有效。

  本条约于1961年7月11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朝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全权代表 周恩来 全权代表 金日成

  (签字) (签字)

  签字仪式结束后,金日成提出想见见毛泽东。周恩来便决定陪同他去见正在杭州视察的毛泽东。

  7月13日,毛泽东在西子湖畔会见了来到杭州的金日成一行。周恩来、陈毅参加了会见。毛泽东高兴地对金日成说:

  “条约签订了,我已经看到了。”

  周恩来插话说:

  “外国对这个条约反映很强烈。”

  金日成说:

  “签订这个条约,提高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感到有了保障。”

  毛泽东点了点头,赞许地说:

  “这很好!”

  金日成关切地向毛泽东询问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毛泽东分析了国际局势的状况,谈到了“究竟谁怕谁”的问题。他说:

  “究竟谁怕谁?说我们一点不怕是不对的,问题是谁怕谁更多一点。我说我们怕,但不是怕得那么厉害,帝国主义怕我们更厉害一些。”

  毛泽东还说:

  “我们见过3个教员,蒋介石、日本、美国。没有它们压迫我们,不逼得我们无路可走,中国是搞不出来的。我看你们也有3个教员:日本、美国和李承晚。”

  金日成说朝鲜族是个少数民族。毛泽东说:

  “少数民族可是厉害呢!蒙古的成吉思汗统治过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你们不要以为民族小,就信心不大,历史上很多大民族都不如小民族。”

  毛泽东亲切地看着金日成,又说道:

  “美国不同苏、中做生意,不让中国进入联合国,还有个不承认,不承认你们、我们和胡志明,这与我们有什么害处?”

  “没有什么害处。”

  金日成爽快地回答。毛泽东豪迈地说:

  “我看还有好处。让我们再等它个40年,然后再请客,再进联合国。40年后,我去见马克思了,还留下个周总理。”

  说罢,他侧过头看看63岁的周恩来。毛泽东比周恩来大5岁,40年后就是100多岁。到那个时候,最年轻的金日成也有90多岁了。周恩来听毛泽东这么讲,忙说:

  “我也去见马克思了!”

  陈毅笑着说:

  “我也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毛泽东却认真地说:

  “金首相可以,你要保养身体,那时候你可以大请客。”

  一句话说得几个人无不开怀大笑。

  7月16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全文如下:

  各中央局,军委,中央组织部,计委、经委、科委、国防工委、国防科委党组,有关部党组,全国总工会党组:

  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加速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建设,中央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加强各有关方面对原子能工业建设的支援。为此,作出如下决定,请有关部门和国防科委与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研究,认真地贯彻执行。

  一、加强二机部的技术力量和领导力量。

  1、抽调86名高级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骨干。

  2、抽调厂、矿长,党委书记14名,处级干部60名,科级干部18名。

  以上干部,由中央组织部负责,于今年10月以前调齐。

  3、由教育部考虑确定在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华东工学院指定科系,专门培养有关原子能方面需要的专业干部,在招生安排、学生质量和毕业生分配上首先保证二机部的需要。

  4、由三机部调一个技工学校、由电力部拨一个中等技术学校给二机部。

  5、由煤炭部调给二机部一个有经验的技术较好的竖井队。

  二、关于设备、仪表的生产、试制、配套问题。

  1、由国家计委协同一机部考虑决定拨给二机部几个比较有基础的机械、仪表工厂,作为原子能方面专用设备、仪表的试制厂;同时指定一批工厂,在安排任务时首先满足二机部的需要,对于这些工厂二机部可以在业务上和他们直接发生联系。

  2、二机部应着手筹划扩建和新建必要的专业性的工厂,以便将来比较集中地制造原子能工业所需要的专门设备、仪表。

  三、关于工业卫生和防护医疗问题。

  1、批准在卫生部建立放射卫生医疗防护管理局。

  2、由卫生部抽调一批医务骨干给二机部,其中约20名为科学研究骨干,约30名为主任或主治医生。

  3、在二机部自己专用医院未建好以前,由卫生部从北京指定一个医院接收二机部的病员。

  4、由全国总工会拨一座较大的疗养院给二机部。

  5、为了保证二机部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材的供应,二机部可以单开户头,直接纳入卫生部分配计划,由商业部和卫生部直接划拨。

  四、为了确保机密和运输及时,将二机部物资一律列为军运。

  第二机械工业部应该加倍努力,加强协作,战胜困难,完成原子能工业建设的任务。

  中央 1961年7月16日

  7月17日晚,毛泽东在杭州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出席浙江省3级干部会议的全体代表。

  7月21日,邓小平在黑龙江视察期间听取哈尔滨市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邓小平传》评语),他说:

  “今后主要讲社会主义好了。按马克思的说法,我们就是超越了阶段。一切都要按社会主义原则办事,不要再照顾原来说过的话,办过的事,那是照顾不住的。”“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搞这样高的,再高了就不行。凡是办不到的,不管原来是哪个人说的,站不住就改,顾面子是顾不住的,今天顾住了,明天也顾不住。

  7月30日,毛泽东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5万人之多。

  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样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的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1960年,他们已进大学的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1960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放哨,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

  1961年8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3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1961年7月30日

  1961年的一个夏日,江青到广东某部队调查研究,这个部队过去曾屡建战功。江青发现这个部队的第1警卫连,自己种菜养鸡,节省了不少开支。战士的床铺干净整洁,蚊帐吊挂有序。尽管离营房200米就有一家备有电风扇的理发馆,指战员们还是自己相互帮着剃头。于是,江青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一篇调查报告,她在调查报告中写道:

  “这些战士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自力更生,勤俭节约,他们是人民真正的儿子。”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因脑溢血突发,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8月15日,北京举行陈嘉庚公祭大会,毛泽东派人敬献了花圈。

  8月16日下午5时,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杭州驻地会见了加纳总统恩克鲁玛。

  加纳是在1960年7月5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初次访华的恩克鲁玛由黄华陪同来到杭州与毛泽东会面。

  晚上,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前往杭州饭店回访恩克鲁玛,宾主海阔天空,谈笑风生。

  黄华在解放后一直忙于外交工作,难得见一次毛泽东。现在就要陪同恩克鲁玛离开杭州了,在向毛泽东辞行时,他说希望主席给我写几个字,毛泽东欣然同意了。

  后来,黄华回到北京后,在外交部见到副部长黄镇,黄镇脸带笑容,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对他说:

  “这个信封你要不要,要就请客吃饭。”

  黄华说:

  “让我看看是什么信吧。”

  他接过一看,是毛泽东写给他的《登庐山》一诗。毛泽东在诗后还特别写了几句对黄华夫妇鼓励和祝愿的话,内容是:

  “右诗一首,为王汝梅(黄华)、何理良(黄华夫人)二同志书,并祝你们两位身心健康,工作顺利。毛泽东 1961年8月28日。”

  黄华激动万分,忙对黄镇说:

  “好!我一定请客。”

  后来,他把这份墨宝拿到琉璃厂荣宝斋请老师傅用图案最好的绫子精心装裱,连信封也一并裱上,作为珍藏的无价之宝。

  再说8月1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批转统战部《关于继续贯彻对资产阶级人们安排政策的意见》,全文如下:

  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各党组:

  现在将中央统战部《关于在机关、企业和城市人民公社等方面继续贯彻对资产阶级人们的安排政策的意见》的报告发给你们。

  一、对于民主人士的职务和公私合营企业中的资方人员的职务,不要轻易变动。除有违法乱纪行为和严重错误的分子外,不要撤换、降低他们的职务,一贯表现比较好和工作称职的,可以根据需要酌情提拔。在此次精简中,不要把民主人士和资方人员当包袱精简推出去。过去下放锻炼已经很久的,应及时调回。

  二、在此次整风运动中,对于民主人士和工商资本家,包括公私合营企业的私方人员,不要进行整风。如果他们对于工作,对于我们的干部和领导提出批评和意见,应该倾听和欢迎。

  中央 1961年8月17日

  不久,毛泽东就要上庐山了,他在上山之前,对田家英说:

  “这次要开一个心情舒畅的会。”

  8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召集中央常委和各大区负责人开会,安排中央工作会议议程。他首先询问了各地的年成,又问了贯彻《六十条》及农村的情况,尔后说道:

  “我们有把握的、有成套经验的还是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搞了几十年,经过了陈独秀的错误,3次‘左’倾错误,又经过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右倾错误,犯了许多错误,碰了许多钉子,最后经过了整风,才搞出一套包括理论的和具体政策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教科书。”

  “讲到社会主义革命,则不甚了了。公社工作《六十条》,讲的是所有制、分配、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究竟如何?你们说有了一套了,我还不大相信。不要迷信广州会议、北京会议搞了一套,认为彻底解决问题了。我看还要碰3年,还要碰大钉子。会不会亡国(蒋介石来,打世界大战)?不会。会不会遭许多挫折和失败?一定会。现在遭了挫折和失败,碰了钉子,但还碰得不够,还要碰。再搞两三年看看能不能搞出一套来。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不甚了了。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的。搞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经验,‘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人者也’。说没经验,已经搞了12年,也有些,但也只有12年。我们现在还处在斯大林时代即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还没有原子弹。这不能怪我们,因为我们时间还短。……现在刚搞了一个《六十条》,不要认为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搞社会主义我们没有一套,没有把握。比如工业,我就不甚了了。计划工作怎么搞,现在总搞不好。”

  经过大家讨论,确定中央工作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讨论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和干部轮训问题。由周恩来作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李先念作关于市场、物价问题的报告;李富春作关于工业计划的报告;薄一波作关于《国有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的说明;陆定一作关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的说明;邓小平作一个总结性的长篇讲话。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从8月23日这一天开始,一直开到9月16日才结束,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

  在会议期间,余宝山依然在毛泽东身边服务。江西省长邵式平对余宝山说:

  “毛主席的衬衣都破了,你去给他做2件。”

  余宝山把新衬衣送给毛泽东,毛泽东问:

  “旧的补了还可以穿嘛!这衬衣是谁叫你做的?”

  余宝山照实说了,毛泽东“哦”了一声,笑着说:

  “是邵大哥呀!多少钱?叫银桥付给他。”

  于是,卫士长李银桥照数付了钱,分文不少。

  有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与卫士张仙朋说起了他的一桩心事,他说:

  “我有3个愿望:一是要下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做调查研究,了解实情,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一位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本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罢,他叹了一口气,又说:

  “我这个人啊,好处占70%,坏处占30%,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庐山上留下了一帧坐姿照片,背景是乱云飞渡。这正是他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8月25日,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17日写给他的一封信,立即复了一信。

  原来,胡乔木在庐山会议前突然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的神经衰弱症加剧了,无法正常工作,需要请长假休养。于是,毛泽东在给他的复信中写道:

  乔木同志:

  8月17日信收到,甚念。你需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诗宜读。你似以迁地疗养为宜,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做一二三年休养打算,不要只做几个月打算。如果急于工作,恐又将复发。你的病近似陈云、林彪、康生诸同志,林、康因长期休养,病已好了,陈病亦有进步,可以效法。问谷羽好。如你转地疗养,谷宜随去。以上建议,请你们二人商量酌定。我身心尚好,顺告,勿念。

  毛泽东 1961年8月25日

  从此,胡乔木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名义上还是毛泽东的秘书,实际上已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

  8月25日,毛泽东召见了因病在庐山休养的李达。他在谈话中说到李达几十年前写的《社会学大纲》,现在还可以修改一下重新出版。李达说他精力有些不济,手颤抖得厉害,怕不行了。毛泽东鼓励他带几个助手帮助他修改。李达当即应允。

  李达对毛泽东的意见是极为尊重的,他就形式逻辑的推理问题,请教毛泽东,毛泽东说:

  “形式逻辑只管形式,从错误的前提推出错误的结论,在形式上也可以是正确的。”

  李达接受了毛泽东意见,改变了他原来的“形式的正确和内容的真实的一致性”的观点。

  李达和毛泽东会谈后,立即终止休养,回学校组织人员,对《社会学大纲》大加修改,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其中有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史》是李达的得意之作。

  后来,毛泽东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史》,他认为是“古人讲得太多”。于是,李达就毫不犹豫地把它全部删掉了。

  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一天晚上,周恩来从毛泽东那里出来,吩咐秘书说:

  “到杨尚奎同志家里去,他和水静请我吃饭。”

  周恩来在车上问秘书:

  “都说水静酒量很大?”

  秘书说:

  “好像听人讲过。女同志不喝则已,只要是敢喝酒的,一般都要比男同志能喝。”

  “嗯。”周恩来笑着点头,说:“她把我的部长灌醉了呢。”

  秘书问,是谁?周恩来说:

  “廖鲁言。”

  这廖鲁言在国务院里喝酒是最负盛名的,据说在一次散席后,桌上还剩半瓶汾酒,他抓起酒瓶子像灌汽水一样喝掉了,还淡淡地说了一句:“别浪费了。”就这位最能喝的部长,竟然让一个弱女子灌醉了。看来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今天是要向她讨回“公道”了。

  “水静,我迟到了。”

  周恩来笑着点头致歉。迎出门口的水静带着歉意说:

  “总理,真对不起呢,小平、富春他们等你很久,后来听说主席找你,知道你一时也来不了,他们就先吃了。”

  “这就对了嘛,不要等。”

  “他们吃完就走了,尚奎也陪他们去了。尚奎叫我在家等你,他再三关照说,总理重诺守信,说了就一定会来,不管多晚。”

  “我答应了的就会来的。”

  周恩来随着水静进了餐厅,坐下就问:

  “还有剩菜吗?”

  “剩菜怎么行呢?”水静说:“总理,我给你留着菜呢!”

  “那就不客气啦。”周恩来把手放在桌上说:“我就吃吧。”

  水静端上来的菜肴以江西的特色为主,还有杨尚奎家乡兴国县的“四星望月”。这道菜的雅称,还是毛泽东在兴国搞调查时给命名的。所谓的“月”,就是摆在中间的米粉蒸肉,那4颗“星”是围在四周的4碟小菜,无非是辣椒、青菜、豆腐之类。周恩来见菜肴上齐了,没有动筷子,问道:

  “有茅台吗?水静。”

  “有。”水静应了一声,马上取来1瓶茅台酒。周恩来含笑扬扬下颏,说:

  “还有么?有就再拿一瓶来。”

  水静忙又拿出1瓶茅台酒,怔怔地望着周恩来。周恩来指指另一个座位,笑着说:

  “好了,水静。来,你也坐下吃一点。”

  “总理,我刚吃过了……”

  “吃过了就随便再吃一点嘛。”

  于是,水静招呼服务员再取来一套餐具,坐了下来。周恩来将1瓶茅台推向水静,淡淡地说:

  “听说你会喝酒,今天我们两人一人一瓶,怎么样?”

  水静此时方有所悟:总理是来考验我来了,自己虽说已经陪着邓小平、李富春喝了一些,就再喝这1瓶也不在话下。她心里这么想,可表面上还是忙不迭地摆手,说:

  “哎呀,总理,我哪能喝这么多呀?”

  周恩来也明白,豪饮的人说谦虚话,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便说:

  “喝吧喝吧,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他嘴里嚼着一口米粉蒸肉,说:

  “在中央苏区时,常吃到这种菜,其中以兴国的最具特色。”

  周恩来说着嚼着,顺手斟满一杯酒,端起来对着水静一举:

  “感谢你和尚奎为我准备了如此佳肴,干!”

  水静也不示弱,端起早已斟满了的酒杯,随着周恩来一饮而尽。她为周恩来和自己斟满了第2杯,端起自己的杯子说:

  “这些菜都是土特产,总理太客气了。这一杯我感谢总理的光临。”

  水静说罢仰面干了杯,她落杯时,见周恩来微微一笑,也已经干了杯。周恩来一边吃菜一边斟酒,说:

  “这次又在庐山开会,江西是东道主,尚奎和你都很辛苦。”

  他说着,酒杯又举了起来:

  “这一杯是为你们优质接待工作道谢的。”

  水静也不慌不忙地斟上酒回敬:

  “总理到江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应该是我们感谢总理。”

  周恩来吃一口菜,又斟满酒,说:

  “这一杯,我代表小超大姐敬你。”

  水静也斟满酒,回敬道:

  “总理,我也代表尚奎同志敬你一杯。”

  这二人一来一往,敬酒的话题很多,回敬的话题自然也一样不少。不一阵工夫,两个酒瓶子都空了。周恩来酒兴正酣,问道:

  “还有酒吗?你还能喝吗?”

  水静听说周恩来能喝酒,但她担心自己灌醉了国务院总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就说:

  “酒是有的,不过我不能喝了,我不嗜酒,今天喝得太多了。”

  “如果你不喝,我也不喝了,吃点饭吧。”周恩来知道水静已经陪邓小平、李富春喝了酒,再比下去也不公平,便感慨道:“不过,我今天算是知道你的酒量了。”

  水静见他说出了本意,就装出一副不明白的样子,问道:

  “什么酒量呀?”

  “我在北京就听说杨尚奎的夫人很能喝酒。你把我们的农业部长廖鲁言都灌醉了。对不对?

  “哎呀,总理,那可不能怪我。不是我主动找他喝酒的呀!”

  “廖鲁言同志是部长中最能喝酒的一个,竟然败在你的手下,说明你很不简单。”周恩来说着,哈哈笑出声来:“今天我就是来试一试,这一试,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女同志,一次能喝这么多酒,确实不多见哪!”

  “真的,总理,我平时是不喝酒的。”水静有点不好意思了:“刚才是总理让我喝,不知不觉地喝了这么多。我已经醉了。”

  周恩来笑笑,说:

  “醉人不说醉,说醉的其实没醉。你没有醉,我看得出来。”

  他说着,放下饭碗,兴致勃勃地提议说:

  “舞会还没有散,我们跳舞去吧?”

  “总理你先走一步。”水静故意摸摸额头,说:“我真有点晕呢,休息一下再去。”

  周恩来笑笑说:

  “那好吧,我就先走了。”

  周恩来在重庆谈判时的宴席上替毛泽东喝酒的豪情壮举,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但他与许世友单独斗酒的轶闻趣事,可能知之者不多。作者不妨在此一并道来,以飨读者诸君。

  许世友其人,在战场上是个传奇式的猛将,在酒场上也是个豪气干云的汉子。他把喝酒的多少,喝酒的习惯,往往看做是一个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标志。每当和朋友战友们喝酒,许世友便在桌子中间放一空碗,规定说,洒一滴,罚一碗。他的身后立一卫士,专做监督行令官,执行罚酒任务。即便是和许世友同一级别的上将,卫兵也敢于动手得罪。在那些吃过苦头的将军中,免不了有人向周恩来告状诉苦。

  周恩来历来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他往往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许世友是一个除了毛泽东以外,连彭德怀也都让他三分的人物。周恩来知道对许世友这种人,除非让他心服,否则,说轻说重,都没有用。

  有一天,许世友到北京去参加会议,周恩来对他说:

  “许司令啊,今天晚上没事我请你喝酒。”

  “没事,我没事。”

  许世友两眼大放异彩。他本来就敬重周恩来,又久闻周恩来善饮,如今听说要请他喝酒,真是受宠若惊。

  是日晚,许世友按约赴宴,周恩来迎候在小餐厅门口,拉着他的手说:

  “许司令,今天我们是小范围宴饮,你尽可随便一点。”

  许世友入席一看,还真是小范围,除了他,没有第二位客人。菜肴是周恩来待客的惯例:4菜1汤。周恩来说:

  “许司令,喝什么酒?”

  “总理定。”

  “听说你喜欢茅台,我也喜欢茅台……”

  “就喝茅台!”

  周恩来吩咐服务员上酒,转过脸望着许世友问道:

  “许司令,大家都说南京有4大喝,哪几个呀?”

  “王平、江渭清、聂凤智和我。”

  “我听说你是排第一的,你们4个到底谁的酒量大些?”

  许世友憨然一笑,说:

  “算我大吧。”

  “在南京你行,在山东你就不行吧?”

  “怎么不行?”许世友一生不受人激,不管什么事情,就怕人家说他不行。他此时听周恩来这样一说,也顾不上谦虚了,便说道:“我打遍山东无敌手!”

  “你是说打仗吧?”

  “打仗打赢了,打进济南府,喝酒也没输过。”

  “打仗我信,喝酒我却不信。武松18碗酒,山东人豪饮。”

  “总理你别不信,”许世友急了:“喝酒我从来没遇过对手。”

  服务员上了酒,周恩来接过来放在桌上,以手按着酒瓶,故意用怀疑的眼神望着许世友,笑着说:

  “许司令是老实人,我听人说,就是喝酒不老实,喜欢吹牛。”

  “啊?总理,这是谁说的?妈啦个卖匹的,我找他……”

  周恩来连连做手势,把他稳住,平静地笑着说:

  “现在你去哪儿找啊?这样吧,我们两个人喝,看看许司令能不能比我多喝一点。”

  “总理,这,这怎么行?”

  “连我都喝不过?”

  “我怎么喝不过!”许世友又急又为难:“我怎么能跟总理赌酒呢?总理不信,另找一个能喝的来!”

  “喝酒不论官大官小,只论酒量大小。许世友同志,你要是喝不过我,那就是吹牛!”

  “我要是喝不过总理,我,我……”许世友那二杆子脾气又被激起来了,脑袋晃动着朝前倾,终于冒出来一句话:“我给总理磕3个响头。”

  “这不行,我可不会磕头。”

  许世友似乎已经赢了,笑着说:

  “我哪敢叫总理磕头呀!我只要总理说一句话:‘许世友喝酒无敌手,一点不吹牛。’”

  “好,看你吹牛不吹牛!”

  周恩来说着就要给许世友斟酒。许世友拿过酒瓶,先声夺人:

  “不要斟酒,这一瓶是我的了。总理你自便。”

  周恩来注目许世友,微微一笑,转向服务员说:

  “怎么办?再给我拿1瓶吧。”

  1瓶对1瓶,服务员开启了瓶盖。许世友立起身,说:

  “总理,我敬你,立地3杯。”

  说着一连干了3杯。周恩来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慢斟慢饮,还不断地问着部队上的事。许世友则是干2杯,歇歇,再干2杯。他要让周恩来看看他许世友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汉子!

  “总理,干了!”

  许世友将酒瓶子朝下,晃了晃,只晃下来1滴酒来。

  “哦,我落后了。”

  周恩来拿起酒瓶子往杯子里倒,许世友看看吃了一惊,只见从那瓶子里才倒出半杯酒,就空了。该不是见鬼了?许世友一脸的狐疑,他轰轰烈烈地干了1瓶,周恩来却是不显山不露水地也干了1瓶。会不会有假?可眼见得这2瓶酒都是原装,而且是当场启封,又哪能假得了呢!许世友正在琢磨,只听周恩来慢悠悠地说道:

  “许司令,用你们练武人的话,咱们点到为止,好不好?”

  “不行!总理,喝一半怎么算好?”许世友的酒劲涌上来了,豪兴大发,他朝着服务员直嚷嚷:“去,去!再拿两瓶茅台来。”

  周恩来与水静喝酒时,他要第2瓶,水静恰到好处地叫停,周恩来便停了。周恩来与许世友刚喝完第1瓶,就叫停,分明又是一个激将法。许世友哪里是周恩来和水静一般的人物,他一发就不可收拾了。

  “我看点到为止吧?”

  “不行,总理请客,不叫喝好可不行。”许世友解开衣扣,朝服务员高声叫道:“拿酒去!”

  服务员朝周恩来望望,周恩来点点头,说:

  “那好,再拿两瓶来。”

  酒上来了,周恩来看着许世友,慢条斯理地嚼着花生米,说道:

  “许司令,你自己拿1瓶。”

  许世友已经知道周恩来对自己刚才的怀疑,有了察觉,但他还是忍不住将两瓶都打开,嗅一嗅,这才放了心,嘴里却说:

  “都一样,我随便。”

  周恩来依然是边吃边聊,慢斟慢饮。许世友也还是喝2杯,歇歇气,再干2杯。眼看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许世友终于干掉了第2瓶茅台,他不再叫酒了,摇晃着身子看周恩来。周恩来将瓶子垂直倒向杯子里,也干了。

  “服务员同志,再拿两瓶来。”周恩来声音非常柔和:“看样子许司令还能喝。”

  许世友笑笑,笑得很艰难,好像脸上的肌肉都麻木了。他的眼皮耷拉下来,又竭力掀上去,目光朦胧。服务员第3次上来两瓶酒,看看周恩来又看看许世友,只是抿住嘴笑。这次是周恩来动手开瓶了。

  “许司令,你要哪瓶?”

  周恩来声音依然柔和。许世友点点头,似乎想说话,但他那粗壮的身子却不由自主地仰在椅子上往下滑。他竭力想坐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反而滑到了桌子底下。

  周恩来的酒意也上来了,他兴奋地往杯子里斟酒,直到酒水溢出杯沿才停了下来,端起杯,挺起身,说:

  “许司令,起来,站起来。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砍掉脑袋不过碗大个疤。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面子也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说罢,一口干掉了杯中酒。周恩来所说的这些话,都是许世友以往劝人喝酒的常用语,今天周恩来一一照搬。可是,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无法再英雄,再仗义,再给面子了。他大口喷着酒气,说:

  “输了,我,我给总理磕……磕头。”

  周恩来一把扶住许世友,他也有点站不稳了,竭力保持着清醒。

  “总理,我,我许世友,服了。今后,你,你指向哪里,我,我就打向哪里……”

  “又胡说。毛主席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对,对对,”许世友脑子还是清醒的,接着说:“总理,叫,叫我死,我,我不活。我听总理的。”

  周恩来一看火候到了,就正色说道:

  “那么,我告诉你,喝酒不能强人所难,桌子上不能放空碗,身后也不能站个监酒的。同志朋友高兴了,一起喝点酒,本来是好事嘛,你强人所难,不是伤和气吗?”

  “我,我听总理的。”

  “人酒量有大有小,不能自己能喝,就认定别人也能喝。不比当年了,人过50岁,身体素质下降,再那么乱喝,要闹出事呢。你也一样,以后喝酒,不许超过6杯,半斤。”

  “我,我自己喝,不,不超过半斤。”

  后来,许世友果然做到了,喝酒不超过6杯。偶尔逢上个热闹场合,多喝上几杯也不忘记解释一下:

  “总理叫我自己喝酒不要超过6杯,今天是大家一起喝,多喝两杯就多喝两杯,不是我自己喝嘛。”

  再说1961年9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各地贯彻执行《六十条》的情况简报上写了一个批语,他写道:

  “此件很好,印发各同志。并带回去,印发省市区党委一级的委员同志们,开一次扩大会,有地委同志参加,对此件第二部分所提的10个问题,做一次认真的解决。时间越早越好,以便在秋收、秋耕、秋种和秋收分配时间,政策实行兑现,争取明年丰收。”

  毛泽东所说的10个问题,其中包括:退赔普遍不彻底;一部分地区没有按规定留足自留地;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群众对《六十条》热烈拥护,但普遍存在怕变的心理。

  9月9日,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34周年纪念日。当他看到江青拍摄的一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时,感触颇深,遂题诗一首。

  原来在1959年庐山会议时,江青和毛泽东通话后就上了山。那时,江青的身体逐渐好起来,她被庐山的自然风光感染了,于是,就在毛泽东身边的摄影记者帮助下,开始学习摄影。没想到还真的拍下了这样一张好照片。

  毛泽东吟咏的这首诗,题目是:《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云: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后来,周恩来看了毛泽东这首诗,他说:

  “主席这首诗就是写江青同志的。”

  江青由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她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琢磨系统地学习摄影。她还请新华社副社长、摄影部主任石少华当她的老师,石少华借故推辞了。江青无奈,就请毛泽东出面帮忙。毛泽东把石少华请到中南海,热情地握着他的手,带着长辈的慈祥,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请他坐下。毛泽东说:

  “这次我请你来,有事相求,不是照相,但是和照相有关。江青同志她身体不好,有病,不能从事紧张的工作,你就收她做学生吧,一可以调剂调剂她的生活,二也能学习一点东西,她有这个爱好嘛!我也支持她学习,给她买了照相机,想多学一点知识,多掌握一门技术总是好嘛。石少华同志,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收她吧!”

  石少华激动而又内疚地答应了毛泽东。

  后来,江青很快就学会了摄影。她组织人准备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她的个人摄影展。毛泽东知道后,叫她立即取消影展计划,注意政治影响。

  欲知毛泽东后来的工作情况如何?请诸君慢慢往下看。

  东方翁曰:中朝两国1961年7月11日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条约》中还规定:“本条约在未经双方就修改或者终止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将一直有效。另据网友称,在1961年8月23日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批准和1961年8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批准后,双方又约定:《条约》有效期为20年,如一方要求修改或终止,须在期满前半年内向对方提出,否则《条约》自动延长20年有效期。根据这一约定,《条约》在1981年、2001年两次自动延期,有效期至2021年。而在此之前,有关方面却2006年起至2017年,在联合国同美、俄等多国多次通过制裁朝鲜决议案,“禁止朝鲜进行一切与弹道导弹发射有关的活动”,以最大限度遏制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朝鲜军民偏偏不怕鬼不信邪,坚持以“先军政治”为本,频频进行核爆实验,并宣称已经跨入世界核强国之列,且摆出一副与敌同归于尽的架势,天天拉着个导弹到处跑:老子不说打你美国本土,打你关岛总可以吧!不打你美国,打南韩的首尔、摧毁与某大国隔海相望的日本核电站群,总可以吧!几个回合下来,竟吓得美帝和“小妾”们全都尿了裤子。日、韩更是神经错乱,一连几天都惊慌失措地报道朝鲜发射导弹了。他们不得不在人家那颗小小的原子弹面前放下了屠刀。这一场倚强凌弱、以众欺寡的闹剧恰恰验证了毛泽东在上个世纪的一个先见之明。那就是本章讲到的,在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之后,金日成在7月13日到杭州去见毛泽东。在谈到世界上“谁怕谁”的问题时,金日成忧心忡忡地说朝鲜族是个少数民族。毛泽东则热情地鼓励他说:“少数民族可是厉害呢!蒙古的成吉思汗统治过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你们不要以为民族小,就信心不大,历史上很多大民族都不如小民族。”请再认真看看这一段话吧,这不是在近、现代史上出现的最伟大的一个预言吗?!

  电子版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