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让中国人吃饱了饭?这本不是应讨论的问题。但几十年来,为了割裂两个阶段,有些人硬要拿后来的富,来比较前面的穷,借以褒后贬前,达到某种目的。这就不得不拿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理论一番了。
吃饱饭论者,主要论据是包产到户。这个建国后,推动者不少。 虽然前两次几乎一线领导都同意,由于导师反对,没能在全国大规模实行。导师在世时,明确指出,此法能一时有效,长远必致两极分化,使共产党无法保持初心,工业化无法顺利进行。
导师曾对时任的农业部长说,这个不用试,都试了几千年了,对机械化不利,对工业化不利,对长远保护工农利益不利。这个观点在同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的谈话中表达很清楚。导师站在国际国内大局分析其缘由,今天读来仍震聋发聩。
后来大家都知道,包产到户后确实很快吃饱饭了,这是事实。但如果用脑子在深层分析,是一包就灵产生的奇迹吗?答案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新中国前三十年,是在准战争环境下,一步步打破西方封锁的。导师小球转大球,西方的大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向我们开放。化肥、农药等项目,到老人家去世时,已可大规模生产。袁隆平杂交水稻已试验成功,许多优良品种开始初级推广。这些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局面的关键因素。大家都知道,改开初期,我们曾吃了三年导师时代留下的陈粮。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我不想再深入辩论,我只是抛砖引玉,启发大家多思考。如有不同意见欲究根者,请恕不奉陪。
时下国人对食品、饮用水多有顾虑,过去这些都不是问题。细想被一些人诟病的贫寒岁月,我们吃的都是今天吃的所谓绿色食品,不能说不是一种讽刺。尽管我们农业连年丰收,但我们的确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一旦天下有变,粮袋子是否握在手里,还真令人忧思。饲料激素对动植物的促生作用巨大,鸡鸭鱼等肉制品摆上餐桌的周期越来越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食品丰富,吃饭不成问题的关键。但健康是否成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
前段时间在网上见到爷孙俩一段对话。爷爷说起现在很自豪,回忆小时贫穷很艰难。孙子问如果现在也像当年爷爷一样,有兄弟姐妹六、七个,会怎样?爷爷无语,半晌竟不能答。他没说当年他能活下来是奇迹,也没说当年的体制落后,他陷入了沉思。确实当年人口增长快,后来计划生育,大都一孩化,这也是两个阶段可直观比较的重要方面。当年的人口红利快用尽了,人口老龄化危机国人大都有所意识,其中原因大家意会吧。如果讲良心话,谁还能笑话导师时代?
为什么会吃饱饭?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是有些人不愿正面回答,也不想让愿意回答的人回答。就这样,云里来,雾里去,才可以飘飘欲仙般潇洒。老百姓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也感觉一切正常,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写罢这些无用的文字,我顿感其实也很无聊,大概有点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