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书中体味你我他——《大寨崛起的奠基人——张怀英》连载54

10.3、书中体味你我他——《大寨崛起的奠基人——张怀英》连载54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第十篇 拜书为师

  三、书中体味你我他

  用人和看人,不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一大课题。《聊天录》也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本书中剖析了对人的多方位观察。《三国志》是记述三国人物的一部正史,《三国演义》则是通过虚构来描写各色人等的悲欢离合,这两本书不仅对问题的倾向各有千秋,而且对书中人物的评价也差异很大。在吴蜀既联合又斗争的许多争夺中,周瑜被描写成了一个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小人,最后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其实从正史上看,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很有战略头脑的将领。他气量恢弘,善与人交,多才多艺,是东吴的顶梁柱。在赤壁战役开始时,孙权命周瑜为统帅,程普为副帅。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资格比周瑜老,看不起周瑜,对他很不服气,但周瑜根本不计较。战事展开后,程普看到周瑜调兵遣将十分得体才大惊,认为周瑜的才能在自己之上。经过一段合作,程普被周瑜的气量感动得五体投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就在周瑜和诸葛亮的比较中,两本书的描述恰恰相反。他说毛主席对这两个人曾有评价,说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聪明程度是一样的,差别是诸葛亮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对了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做对,错了研究一下为什么错。周瑜在这方面就比诸葛亮差。由此可以懂得,一个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全方位的看,从对一个人的日常观察与一般了解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看哪一方面是他的核心本质。

  通常人们认为,最真实的东西是通过耳闻目睹才能得出结论,但亲耳听到和亲眼看到的是不是都是真实的呢?张怀英通过曾参杀人的误会和颜回试饭引起孔子反感两组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曾参的母亲听说曾参杀人的消息刚开始是从容自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结果知道曾参真的杀了人,才越墙而逃,殊不知这个杀人的曾参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另一个曾参;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七天没有吃到一颗粮食。颜回出去搞了一点小米,回来给他煮饭吃,饭快熟了,他见颜回在锅里抓了一把,塞到嘴里吃了。孔子假装没有看见,他想颜回向来诚实,今天怎么背着我偷吃?想必是太饿了吧!待颜回把饭端到他面前,孔子说,我方才梦见了我父亲,饭要干净的话,我就来祭奠他。颜回说:“不行,这饭不干净。因为饭快要熟的时候,掉进去一根柴棍,上面粘了好多米,我舍不得把米扔掉,就塞到嘴里去了。”如果孔子不探问,恐怕要对颜回误会一辈子了。

  张怀英分析了这两个典故,体味到亲耳听到的和亲眼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尤其是在判断一个人品行的时候。这就把耳听是虚眼见是实绝对的道理辩证化了。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他用这个辩证的观点在寿阳反标案件和运城的盗车案件中就处理的十分得体了。任何一个道理都不能绝对化,只能相对看待。孔子当时也是在弄清楚原因以后,才感叹说:“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张怀英从中验证,要多方位看人。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对任何听见或看见的事情都要反复核实,特别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更要用这种辩证态度对人。

相关文章



    www.haizi.name

      第十篇 拜书为师

      三、书中体味你我他

      用人和看人,不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一大课题。《聊天录》也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本书中剖析了对人的多方位观察。《三国志》是记述三国人物的一部正史,《三国演义》则是通过虚构来描写各色人等的悲欢离合,这两本书不仅对问题的倾向各有千秋,而且对书中人物的评价也差异很大。在吴蜀既联合又斗争的许多争夺中,周瑜被描写成了一个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小人,最后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其实从正史上看,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很有战略头脑的将领。他气量恢弘,善与人交,多才多艺,是东吴的顶梁柱。在赤壁战役开始时,孙权命周瑜为统帅,程普为副帅。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资格比周瑜老,看不起周瑜,对他很不服气,但周瑜根本不计较。战事展开后,程普看到周瑜调兵遣将十分得体才大惊,认为周瑜的才能在自己之上。经过一段合作,程普被周瑜的气量感动得五体投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就在周瑜和诸葛亮的比较中,两本书的描述恰恰相反。他说毛主席对这两个人曾有评价,说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聪明程度是一样的,差别是诸葛亮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对了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做对,错了研究一下为什么错。周瑜在这方面就比诸葛亮差。由此可以懂得,一个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全方位的看,从对一个人的日常观察与一般了解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看哪一方面是他的核心本质。

      通常人们认为,最真实的东西是通过耳闻目睹才能得出结论,但亲耳听到和亲眼看到的是不是都是真实的呢?张怀英通过曾参杀人的误会和颜回试饭引起孔子反感两组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曾参的母亲听说曾参杀人的消息刚开始是从容自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结果知道曾参真的杀了人,才越墙而逃,殊不知这个杀人的曾参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另一个曾参;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七天没有吃到一颗粮食。颜回出去搞了一点小米,回来给他煮饭吃,饭快熟了,他见颜回在锅里抓了一把,塞到嘴里吃了。孔子假装没有看见,他想颜回向来诚实,今天怎么背着我偷吃?想必是太饿了吧!待颜回把饭端到他面前,孔子说,我方才梦见了我父亲,饭要干净的话,我就来祭奠他。颜回说:“不行,这饭不干净。因为饭快要熟的时候,掉进去一根柴棍,上面粘了好多米,我舍不得把米扔掉,就塞到嘴里去了。”如果孔子不探问,恐怕要对颜回误会一辈子了。

      张怀英分析了这两个典故,体味到亲耳听到的和亲眼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尤其是在判断一个人品行的时候。这就把耳听是虚眼见是实绝对的道理辩证化了。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他用这个辩证的观点在寿阳反标案件和运城的盗车案件中就处理的十分得体了。任何一个道理都不能绝对化,只能相对看待。孔子当时也是在弄清楚原因以后,才感叹说:“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张怀英从中验证,要多方位看人。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对任何听见或看见的事情都要反复核实,特别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更要用这种辩证态度对人。

    相关文章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