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知青史料的研究与珍藏

也谈知青史料的研究与珍藏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知青上山下乡历史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珍藏知青上山下乡史料是图书、史志、档案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各类知青研究中心、文物场馆建设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这些部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

  一、史料范围的广泛性

  所谓知青历史,不仅包括下乡知青群体的历史,而且包括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同时还包括上山下乡工作的历史。换言之,知青历史的基本内涵不完全是“知青”和“历史”的简单相加,一般来说,这里所指的“知青”不仅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到农村、边疆去的城镇知青的集合概念,而且是“知青上山下乡”“知青工作”等的简称,它内在地包括了上山下乡所涉及到的所有基本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青历史涵盖的范围应该是较为广泛的。它既涵盖广大知青这一主体,还包括知青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各界,以及从上到下从事这项工作的党政机构和城乡基层组织等,同时还涉及到动员、安置、教育、管理、保护、就业等知青工作,以及这些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调整和完善等各个环节。当然,更不能离开这段历史所依托的当时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国防等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和制约这些现实状况不断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同时还离不开这些现实环境和诸多因素赖以产生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思想的根源与症结。

  这样广泛的史料范围应当是在搜集、整理、研究、珍藏知青历史中把握的重要基本问题,因为它与历史上知青上山下乡的客观进程和触及范围是基本吻合的。尽管这样范围的史料搜集、整理、研究、珍藏有极大的难度与局限,对地域性场馆、中心等来说是不可能办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去办,但在搜集、整理、研究、珍藏实际中的思想指导、总体谋划上应当有这样的视角和思考,才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做得更好一些。

  二、社会背景的历史性

  知青上山下乡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年结束,前后大致经历了27年时间。

  在这期间,广大知青见证了新中国的灿烂,也经历了新中国的艰辛,更身临其境地直接参加了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在这期间,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取得巨大成就与经历曲折发展交织在一起,国际环境的错综复杂、险象丛生与国内的屯垦戍边、加强三线、山区开发等融合在一起。在这期间,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而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广大知青听从党的召唤,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奔赴农村、边疆广袤的土地去求索、创造、付出、感悟,这段知青历史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历史时期无论经历过怎样的曲折复杂,也无论遇到过什么激流险滩,但中国社会主义的航船依然坚定前行。这些历史背景是客观存在的。

  认识、收藏和研究这一段历史,其中最基本的立场是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以党和国家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结论、基本文献为基础来展开,也就是要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来认识、收藏和研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按照这样的思路,这就要求从历史实际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全面占有史料,将知青上山下乡置于特定历史范围内,以及对当时和未来国家建设与发展全局的深谋远虑中进行考察,特别是置于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多年的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的诸多方面与环境中去考察分析,认清主流、主题、本质,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展示知青上山下乡这一重大事件的本来面貌,正确地总结与反思这一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地域性知青场馆、中心等来讲,应当从宏观上着眼,把握全国的大背景,同时从微观上着手,把握各地的小环境,这样就能较为客观、清晰地把握研究、珍藏知青历史的价值方向和本质要求。

  三、展示内容的独特性

  地域性知青研究中心、场馆等的史料建设离不开知青历史发展的全国大背景、大环境,更重要的还离不开地域性知青历史发展的独有背景与特点。展示内容的独特性是地域性知青研究中心、场馆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现在一些研究中心、场馆等在研究、珍藏知青史料的内容上相近程度较高,这可能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大背景基本相同或相近有关,也与这些地方挖掘本地知青实物、史料等不够有关,还与这些中心、场馆组建前期的总体设计和研究论证不够有关。相较于组建中心、场馆等来说,知青史料的整理、研究目前还远远不够,不少地方可以说还没有破局,这也可能是地域性知青研究中心、场馆在诸多方面缺乏自身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还与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如场地、人才、经费等关联极大。

  目前,一些曾有过知青经历的学者,以及各方面的爱好人士正在从事知青历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不少知青也积极自撰回忆、口述记录以及汇集史料等。除此而外,现有各地知青研究中心、场馆等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等也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已经较为熟悉地域乃至全国的知青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料可供利用,具有进一步汇集知青史料及实物的渠道等。发掘知青史料,研究知青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藏这段历史、保护这段历史,这也是地域性知青研究中心、场馆等需要继续下功夫努力完成的一项未竟事业。

  研究、珍藏知青历史,就是研究、珍藏一代人的贡献,就是研究、珍藏民族的宝贵财富。知青历史研究、珍藏事业任重而道远,历史在这里与现实对话,现在就是未来的历史,未来一定会写上知青研究、珍藏事业建设与发展浓浓的这一笔。

  附:聚会西昌知青博物馆有感

  我到西昌知青博物馆已是第6次了,每一次来都有收获、都有感触。

  这里,曾是四川接收安置城市知青最早的地区之一,1963年12月高中毕业的成都知青孙传琪、巫方安就自愿来到最贫瘠的彝族山乡安家落户;

  这里,曾是四川配合三线建设而安置城市知青开发山区的重点地区之一,近万名知青奋战在大小凉山,是四川“文革”前接收安置成都知青最多的地区;

  这里,曾是四川把安置城市知青与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的试点地区之一,创办起了“四川省青年农场”,正是在其遗址的基础上建起了现在的西昌知青博物馆,而今遗留下的这10多孔窑洞,就是“文革”前下乡知青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

  这里,曾是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出经验、出人才的重要地区之一,当年四川省委树立的13个下乡知青标兵在这里就涌现出3人,在知青中选拔的团省委副书记,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知青也都产生在这里;

  这里,还曾是四川在知青中提拔国家干部人数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地区,到1978年底共有378名下乡知青被选拔为国家干部,其中有81.5%的知青干部长年奋战在彝族聚居区的各条战线。

  这里,曾是广大知青挥洒热血、奉献青春的一片热土,他们在红军长征时彝海结盟的地方谱写出了知青一代增进民族团结、彝汉一家亲的新篇章,也可以说,它是四川乃至全国知青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为了尊重历史真实,珍藏知青历史,共商知青场馆建设与发展之大事,共谋知青历史文化弘扬与传承之要事,更多更好地保存和研究知青历史,使知青场馆成为展示知青历史的教育场所,成为弘扬知青精神的重要阵地。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于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本文系作者2015年11月参观四川西昌知青博物馆的随感记录。)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少府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