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研究】战火中的阿富汗:历史、现状与未来(二)

【阿富汗研究】战火中的阿富汗:历史、现状与未来(二)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三、阿富汗现代史:曲折的现代化  

(一)阿富汗的现代化

  在开始具体论述阿富汗的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厘清“现代化”这个概念。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和根本推动力的,并进而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阶段和地区的现代化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路径,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经济上工业化与城镇化;政治上民主化与法治化;文化上世俗化与科学化。

  阿富汗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现代化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基于阿富汗国情的个性特点。总体上来说,阿富汗的现代化过程中始终交织着两股合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及近代以来形成的以小农生产和部族政治为特点的国内政治格局。其大致的作用关系如图:  

1.jpg

  阿富汗现代化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1)经济上。阿富汗被山脉分割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战乱,使得其以落后的小农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没有孕育出大机器生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内生动力。这就导致阿富汗的工业化尝试是政府有意识主导下的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对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学习。因此,阿富汗的工业化始终受到外部的极大影响并且受到相关国家的干涉乃至操控。此外,在地理环境和部族政治的局限下,阿富汗国内构建起统一的市场十分艰难。

  (2)政治上。作为近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的阿富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始终十分薄弱,并未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阿富汗的君主制与现代化本身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君主加强个人权力与政治民主化的诉求相冲突。此外,阿富汗也一直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不论是美苏冷战,还是20世纪50年代的“普什图尼斯坦运动”都给阿富汗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文化上。伊斯兰宗教在阿富汗社会生活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俗化面临着两重的挑战,第一是如何削弱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第二是如何在宗教退出后构建起国家认同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此外,在多民族且与邻国存在领土争端的阿富汗,构建国族认同、缓和民族矛盾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阿富汗现代化的七个阶段

  解决了“何为现代化的问题”及“何为阿富汗的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阿富汗的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采用自己的时间划分:阿富汗的现代化自1919年8月19日——阿富汗获得独立开始,到1979年12月——苏联发兵阿富汗为止。虽然其间有政权更迭(阿曼努拉王朝与穆沙希班王朝、阿富汗共和国、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但这段时间内阿富汗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局势,这为其现代化尝试提供了条件。

  我们将阿富汗的现代化尝试大体上分为七个阶段:阿曼努拉统治时代、穆沙希班王朝前期(纳迪尔统治到哈希姆首相执政时期)、马茂德首相执政时期、达乌德首相执政时期、十年宪政时期、达乌德二次执政时期、人民民主党掌权时期。七个部分逐次承接而又有所不同,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阿富汗的面貌。下面,我们将来逐一进行论述:  

1.阿曼努拉改革(1921-1929)

  阿曼努拉1921年正式登上王位,然后在首相穆罕默德·塔尔齐的协助下锐意改革。其改革受到同时代的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的极大影响,以构建一个发达的世俗化国家为目标。

  经济上:①进行税收改革,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废除包税制。②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国家通过出售土地对其进行重新分配。③进行财政和货币改革,以阿富汗尼取代卢比。④投资公共建设。⑤发展实业。建设纺织、火柴、肥皂等工厂,鼓励商业发展和私人投资。

  政治上:①颁布1923年宪法;构建起阿富汗基本的刑法、民法、商法体系。②确定行政架构,巩固国王权力。设立大臣会议及咨询性质的国务议事会。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地方上由中央任命省长。③削弱宗教和部族政治势力。取消宗教领袖在军队、教育和司法事务中的垄断权,取缔部落领袖的补助金并限制其特权。

  文化上:①发展教育。建立免费学校,保障女性入学权利,对外派遣留学生。②保护妇女权利。颁布婚姻法,禁止买卖婚姻和多妻制,保障妇女的婚姻自主和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废除妇女面纱。③废除一切贵族头衔和等级。④在服饰以及礼仪上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外交上:①持续支持抗英斗争,并向苏联靠拢。1926年签署《苏阿互不侵犯条约》。

  阿曼努拉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引起了民众的质疑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1928年11月,东部的领袖哈比布拉-卡拉卡尼联合地方部族首先发动了对阿曼努拉政权的叛乱。由于阿曼努拉从上位伊始便没有能完全控制全国军队且疏于军队建设,他的王室部队一触即溃。在此局势下,阿曼努拉于1929年1月宣布废除新政,仍遏制不住叛乱的野火,最终不得已宣布退位。  

2.纳迪尔改革(1929-1933)

  1929年10月,曾被阿曼努拉流放的将军纳迪尔率领军队攻克喀布尔,处决哈比布拉,自任为国王,开创穆沙希班王朝。纳迪尔为维持统治,一方面废除了阿曼努拉改革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保守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汲取阿曼努拉因兵亡国的教训,着眼于军队重建,镇压了多处叛乱。

  1931年,纳迪尔颁布宪法,在形式上确立了阿富汗王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却规定国王本人拥有至高权力;国会和政府职位基本被贵族、宗教上层以及部族领袖把持。外交上与苏联重新拉开距离,同时选择与英国和解,有限接受来自英国的援助。纳迪尔的保守统治受到来自改革派的激烈反对,不过宪法的确立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设也保留了一部分阿曼努拉改革成果。1933年11月纳迪尔被枪手刺杀,其子查希尔继位成为国王。

  查希尔的统治以温和开明著称,其在位的前三十年都统而不治。上位初期由哈希姆首相主政,继承了纳迪尔时代的大致政策。  

3.马茂德改革(1846-1952)

  哈希姆亲王萧规曹随式的执政策略在四十年代逐渐受到质疑,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呼声日益高涨。1946年的粮食危机成为哈希姆下台的导火索,马茂德亲王出任首相。马茂德主张进行自由化民主化改革,发起了被称为“自由议会实验”的社会改革。这场集中在政治层面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①释放在押政治犯;②重新组织议会选举,打破贵族、部族和宗教势力对议会权力的垄断;③允许并鼓励社会各阶级结社结党;④开放私人报刊发行权,开放言论自由,取消新闻审查。

  自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私人刊物大量发行;各类党派不断涌现;大学中气氛活跃,学生们结成组织积极参与政治。1949年,阿富汗进行议会选举,120个席位中有近50%为自由派议员,因而这届议会也被称为“自由议会”。这部分议员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对国家治理尖锐地提出意见。

  然而阿富汗的君主制和政治民主化本身存在着矛盾。大量反对派的出现和自由刊物上对贵族、部族以及宗教势力的批评让阿富汗当局不安。改革陷入徘徊之中,对外表现为政策反复,朝纵容夕弹压;对内表现为自由派和保守派、改革集团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拉锯。1952年初,阿富汗政府一举封禁所有私人刊物,将部分反对派逮捕。在同年的议会选举中,自由派候选人无一当选,自由化改革宣告失败。  

4.达乌德改革(1953-1963)

  1953年9月,查希尔国王的堂兄,中央军团司令达乌德亲王胁迫国王罢免马茂德首相职位并任命自己成为新的首相,主持开始了阿富汗新一轮的现代化尝试。达乌德的建设计划是全方位的,纵向来比较,其改革成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

  经济上:①加强政府干预,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②银行国有化,推动国营金融业发展;③制定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计划,削减部族政治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

  政治上:①扶植新兴阶级力量;②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改革保障;③对宗教和地方势力采取打拉结合分化瓦解的策略;④释放部分自由主义者,允许其发表建议但是限制其真正参政。

  文化上:①大力发展教育;②保护妇女权利。

  外交上:①与美苏均交好,获得两者同时大量援助;②在与巴基斯坦的普什图尼斯坦冲突问题上态度强硬。

  达乌德的执政具有明显的威权政治特点,以达乌德本人的权威为整个改革的最大推动力。虽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没能根本改变阿富汗国民经济的贫困面貌,其依然脆弱而容易发生动摇。同时他的威权治理也引起了部分人群的不满:宗教和地方势力愤恨其对自己的削弱,自由主义者抱怨其独裁专制,查希尔国王也对他的自负感到不满。

  随着达乌德与查希尔的裂隙越来越大,同时面临外交冲突带来的经济困境,前者不得不在1963年辞去首相职位,将权力还给了亲政的查希尔国王。  

5.十年宪政时期(1963-1973)

  1963年3月,查希尔国王亲政,开启了阿富汗的宪政改革,其具体措施有:

  经济上:①确定“有指导的混合经济”方针,通过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同时放松对私人资本的控制,提升私人资本积极性;②接力完善阿富汗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进一步向基层和农村展开。

  政治上:①通过1964年宪法。这部宪法在保障国王本人权力的同时禁止王室成员参政;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强调民众参政;改善公民自由权和民主权;开放结党和私人办报权。真正在制度上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②在国家司法上确立世俗法高于伊斯兰教法的原则。

  外交上:①寻求独立自主,与苏联保持距离。这导致外部援助大量减少;②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保持克制,与巴基斯坦恢复邦交。

  查希尔的宪政尝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国王权力加强与宪政民主的矛盾。查希尔在改革中通过宪政巩固自己的权威,反过来又利用自己的权威推动宪政改革。这使改革贯彻他的个人意志的同时显示出了作为改革之基的宪法的结构性缺陷。各阶级和利益集团无法通过其有效协调自身利益;查希尔出于控制权力而在政党法上的徘徊犹豫,反而激起了街头政治的热情和人民民主党的崛起。

  1973年7月,在苏联支持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协助下,达乌德在查希尔出访意大利之际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君主制并建立阿富汗共和国。查希尔接受了这一结果,8月在意大利宣布退位,此后便一直居住在那里。 

6.达乌德二次改革(1973-1978)

  阿富汗共和国成立后,达乌德本人出任新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兼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开启了二次执政。

  达乌德的第二次执政在延续此前的改革思路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改变。由于政变获得了苏联的支持,阿富汗共和国的事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苏联的干涉。大量苏联教官来到阿富汗参与训练阿富汗军队,援助和援建也重新增多。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达乌德不同于第一次执政时的强硬,而是转变为寻求对话以解决问题。在国内人民民主党作为革命伙伴和苏联代理人进入政府。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国有化运动被启动。

  然而达乌德不愿意处处限制,他试图通过加强集权来扩大权力。1977年达乌德取缔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与苏联的关系恶化。由于苏联教官对阿富汗军队长期的渗透,军队中出现了分化。人民民主党也不愿意从此退出,矛盾最终激化为对抗。

  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指挥下的政变部队陆续开进喀布尔,向军事据点、政府所在地和总统府发起进攻。当天下午总统府被攻克,达乌德被当场枪决。前中央政府要员及达乌德的家人遭到了集中处决。达乌德的阿富汗共和国及其改革被终结。  

7.人民民主党掌权时期(1978-1979)

  塔拉基作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出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人民民主党作为一个受到苏联扶持的左翼政党,其施政纲领鲜明而激进。经济上推进国有化,仿照苏联模式制定工业建设计划。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推行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政治上要求无产阶级专政,逮捕大量贵族、自由主义反对派以及毛派。将部族视作一种落后的原始社会残余并要求加以取缔。思想上限制宗教势力,推行激进的世俗化方针。动员城市居民到农村开展扫盲工作。强制取缔彩礼以及妇女面纱等传统风俗以维护女性权利。外交上彻底倒向苏联,接受来自苏联的大量物资与人员援助。

  然而,人民民主党的政策却没能给阿富汗带来真正的进步。①由于阿富汗本身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性质,无产阶级仅占所有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失去营生的的流氓无产者,其并不具备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条件。②人民民主党急功近利而不切实际的改革措施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抵触心理。③人民民主党自身的内斗,旗帜派与人民派的派系斗争使政局动荡不安。

  1978年11月,党内人民派发动了对旗帜派的清洗,旗帜派领袖卡尔迈勒出走苏联。1979年9月党内二号人物,总理兼国防部长阿明发动政变上台,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保卫祖国最高委员会主席。塔拉基在政变中丧生。苏联被阿明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强硬态度所激怒,于同年12月发动对阿富汗全境的进攻。阿明被杀死,苏联扶持的卡尔迈勒重新掌权。这个傀儡政权的诞生没有带来和平,战争开始了。

  从此,阿富汗陷入战火和内乱的泥潭,现代化进程被打断,六十年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  

四、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当代历史

  自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直到现在,阿富汗的情况一言以蔽之:战火纷飞。我们常在各种媒体网络上,听闻阿富汗的国际难民问题及恐怖袭击问题,然而却对阿富汗“何以至此”的问题甚少了解。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梳理一下战乱中的阿富汗的历史。  

(一)苏联入侵下的阿富汗(1979-1989)

  在论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情况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自阿富汗独立以后的苏阿关系史,这有利于大家深入理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1.苏阿关系史

  自阿富汗独立,苏阿两国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平等友好时期(1919-1953)、逐步渗透时期(1953-1973)、加大控制时期(1973-1979)、傀儡政权时期(1980-1989)。

  ① 平等友好时期(1919-1953)

  在阿富汗独立的前两年,即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此时,两个年轻的政权都将重心放在巩固独立和国内建设上,列宁承诺每年向阿提供100万补助金。苏联与阿富汗的关系也逐步向好:1921年苏阿签署友好条约;1922年,恢复直接贸易;1926年,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继任者同样采取积极的外交方针,他们奉行“中立政策”,旨在维护本国独立地位。出于历史原因,阿富汗对英苏均存有戒心,对两国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也因此获得了少量援助。

  ② 逐步渗透时期(1953-1973)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并提出了“三和路线”,苏联试图扩大对阿富汗的影响。在阿国内,达乌德发动政变上台,他坚持中立政策,并通过增加外部援助以推动国内建设。但所谓“中立”仅是一种外交选择,这为后来大国的渗透和独立地位的丧失埋下了种子。

  这一时期,美国在东欧的影响和《巴格达条约》的签订使得阿富汗成为苏联的唯一突破口。苏联对阿经济和军事渗透自此开始,1967-1969年部分进出口数据如表1所示,苏联已经逐步控制了阿富汗的经济。为遏制苏联,美国也被迫增加援助,经济援助仅次于苏联,其希望阿富汗能保持中立。

  表1 1967-1969年阿富汗部分进出口数据  

2.jpg

  ③ 加大控制时期(1973-1979)

  随着“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提出,苏联已不满足于仅对阿富汗进行援助工作。达乌德第二次上台后,仅3天,苏联即予以承认,并向阿富汗提供了1.5亿美元贷款和1.37亿美元的武器。到1978年,在阿军队中,由苏联培训的军官至少有4000人。达乌德敏锐地察觉到苏联的真正意图,企图通过清洗政府、军队中的人民民主党骨干来减弱苏联的影响,同时重申中立不结盟政策,并主动与美国接触。然而为时已晚,秘密联合的人民民主党伙同亲苏军官在1978年4月发动“四月革命”夺取了政权。

  “四月革命”对于苏联也是始料未及的,他们竭力扶植人民民主党,但没想到“成功”来得如此之快。人民民主党上台后,俨然成为了苏联的又一个“加盟国”,来自苏联的贷款和军事专家人数巨幅增加,两国外贸较上年增加了30%。  

2.人民民主党内斗

  人民民主党于1965年成立,1967年分裂为两派。人民派以塔拉基、阿明为首,主要依赖中下层普什图人,反对阶级合作;旗帜派以塔吉克人卡尔迈勒为首,主要为官员子弟,主张走议会道路。两者阶级背景的不同在1965年议会选举便初见端倪。到1973年,人民民主党的实力实际上是四个政党(呼吁宪政的进步民主党、信奉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青年会、走武装斗争道路的“毛派”火焰派及信奉“苏联模式”的人民民主党)中最弱的。1977年宪法旨在清除政府中的“左翼”分子,这促成了人民民主党两派的秘密合并,塔拉基任总书记,政治局的其他10名委员两派各占一半。

  “四月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中,内阁名单中人民派11名、旗帜派10名,但武装军队均掌握在旗帜派手中。仅3个月后,人民派便逮捕了多名旗帜派要员,并将含卡尔迈勒在内的多名旗帜派人物派往国外。胜利的天平似乎已经倒向了人民派。1978年9月爆发的示威游行则给了旗帜派反击的机会,而阴谋的提早暴露却导致国防部长卡迪尔、基什特曼德等人被处死;11月,卡尔迈勒等9人被开除出党。

  然而,人民派的激进改革措施和亲苏外交使得国内反抗起义频发,人民派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二号人物阿明企图获取更多权力。1978年7月,阿明成为中央委员会书记;1979年3月,塔拉基被迫交出总理职位,7月末阿明兼任国防部长。在苏联指使下,塔拉基企图除掉阿明,但被后者逃脱。之后,塔拉基又以“商议要事”为由意图借机杀死阿明,再一次的逃脱令拥有军队指挥权的阿明发动政变,塔拉基被秘密处死,这就是“九月事件”。至此,阿明成为阿富汗的最高统治者。但阿明不受苏联的控制,并因苏联支持塔拉基除掉阿明而产生隔阂。  

3.苏联出兵

  “九月事件”仅过三个月,苏联便骤然入侵阿富汗。入侵行动不仅彻底中断了阿富汗自1919年独立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使得现代化成果丧失殆尽,甚至出现了穆斯林原教旨主义的再次崛起;同时给苏联的内政外交带来了致命灾难,一定程度上这个庞大帝国的骤然解体也与此相关。据统计,在这场持续10年的侵略战争中,苏联先后派出了150多万军人,其中死亡13833人、受伤49985人、失踪330人,苏联支付阿富汗战争的总费用超过了600多亿卢布。那么,苏联为何要出兵呢?

  对于苏联出兵的原因,主要有“进攻说”和“防御说”两种解释。前者认为,苏联意欲以阿富汗为基地,南下印度洋,进而威胁波斯湾石油线。后者则主张其出于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但对于一个未受外族入侵的国家,我们很难将杀死一国最高统治者的入侵行为看成防御措施。俄罗斯9年级历史教科书《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则仍冠以“世界革命”、维护社会主义建设的崇高志向,这显然是“皇帝的新装”。

  事实上,苏联内部决策机制的不合理所起作用微乎其微,入侵阿富汗是当时政治逻辑的必然行为,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安全利益。在1979年,阿富汗国内局势严重恶化,除了政府军的多次哗变,农村地区的抵抗力量也不断壮大,一度控制了阿富汗80%左右的领土及主要交通干线,人民民主党政权沦为了“喀布尔的主人”。这迫使塔拉基不得不多次向苏联请求派兵镇压。在阿明上台后,苏联对阿富汗国内反对力量有了进一步认知,任何一支抵抗力量都是反苏的,他们的发展壮大乃至推翻现政权都对苏联中亚穆斯林聚集区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2)政治上的扩张主义。“阿富汗的革命进程是不可逆转的”道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本质。野心勃勃的阿明对苏持有敌对态度,并试图与美国进行接触,这势必会导致苏联对阿富汗控制力的减弱,而这是野心勃勃的苏联领导人无法接受的。

  (3)对他国力量的忽视。一方面,苏联错误认为伊朗革命的爆发和70年代美国对苏联在阿特权的默许态度都确保了美国不会有强烈反应。另一方面,阿国内的抵抗力量在苏联统帅面前似乎如鹅卵般“不堪一击”,这给了苏联出兵的信心。  

4.入侵下的阿富汗

  1979年12月,圣诞节期间,苏联悄然出兵阿富汗,并杀死了最高领导人阿明。苏联入侵阿富汗令国际社会一片哗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外交、贸易、体育等领域对苏联进行了制裁,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圣战者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苏联则深陷泥潭,最终灰头土脸撤兵。

  ①军事打击(1980~1984)

  为快速稳定阿富汗局势,占领初期苏联采取了政治强化和军事打击双重政策。1980年伊始,苏联便加大了派兵力度,并实行空降兵、武装直升机、装甲车等各种现代化军事力量参与的“拳头”战术,大规模作战威力显著。后转行“搜索歼灭”战术,专门用来对付圣战者的游击战,并一直沿用到1982年中期。1983年苏联改变了战术,逐渐集中优势兵力以实现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围剿”,多次进犯马苏德所在的潘杰希尔谷地,但始终未能占领,见表2。

  表2潘杰希尔战役双方战斗情况[4]  

3.jpg

  受到苏联的扶植,旗帜派领袖卡尔迈勒获得了党政军最高权力。卡尔迈勒提出具有民主色彩的措施,并恢复了传统的黑红绿三色国旗,呼吁建立由人民民主党领导的联合各阶级、团体和一切爱国力量的“祖国民族阵线”,但响应寥寥无几。政府军逃亡现象严重,数量不断减少;逐步扩大的战争则令阿富汗工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工厂纷纷倒闭,耕地面积减少一半,农业产量不及原来1/3,粮食严重依赖进口。此外,卡尔迈勒政权仅受到苏、越、蒙、印、古巴等国承认,在国际上十分孤立,原因在于承认该政权等于承认了苏联入侵的合法性。人民民主党内两派的斗争也没有停止,人民派受到排挤,旗帜派内部也逐渐分裂为三派。

  ②谋求撤兵(1985-1987)

  长久的战争让苏联本国早已严重失调的经济雪上加霜,据统计,苏联每年在阿富汗战场的花费为50亿卢布,而对其经济援助约15亿卢布。此外,前线士气低迷,士兵不知为何而战;国内经济严重失调,反战情绪高涨。这些都迫使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调整了对外政策,苏联试图通过加大军事打击力度以谋求尽快从阿富汗脱身。

  在意识到通过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阿富汗问题后,苏联积极寻求政治解决,如表3所示。然而,前几次有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会谈均未有成果,1986年11月苏共的政治局会议则成了“关键性的转折点”。会上,戈尔巴乔夫建议军队在两年内撤出阿富汗。苏联也以纳吉布拉替换了执政能力不强的卡尔迈勒,纳吉布拉政府于1987年1月开始实施“民族和解”政策,包括实行停火、成立联合政府、建立各级民族和解特别委员会,颁布新的土改法等等,企图向七党联盟中的温和派分享权力,但遭到拒绝,后者则坚持战斗到直至苏军撤离及现政权被推翻。

  表3政治解决进程  

4.jpg

  ③摆脱困境(1988-1989)

  据1988年日内瓦协议,苏联军队于5月15日开始撤军,并于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989年12月24日苏联人大对苏军进驻阿富汗评价道:“该决定应受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  

(二)军阀混战及拉巴尼掌权(1989-1996)

  苏联撤出阿富汗,有苏联国内的各种因素,但同时也是阿富汗人民不断反抗及国际社会不断支援的结果。但日内瓦会议并未对阿富汗国内作出妥当的安排。而我们也知道:阿富汗是一个部落、民族和宗教等内部矛盾与冲突不断的国家。加上抗苏战争中各派军阀的迅猛发展的军事力量,以及战争导致的经济停滞、民不聊生等原因,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实际上成为了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1.纳吉布拉下台

  苏联的撤军,反而增加了美苏等国对阿富汗的武器援助,苏联运输车队由2次/周增加到4次/周(见图2),美国则继续提供先进的“毒刺”导弹和现代化扫雷武器,战事持续不断。纳吉布拉政权曾试图以政治方式解决阿富汗问题,呼吁召开有伊朗和巴基斯坦参与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在1990年宣布实行多党制,然而,和解协议仍旧被拒绝。  

5.jpg

图2苏联军队援助额

  1991年,苏联的骤然解体则令纳吉布拉政权丧失了任何起死回生的可能。马苏德使用反间计,与杜斯塔姆率领的阿富汗前政府军结为秘密联盟,首先攻入喀布尔,并接管了总统府。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伊斯兰党则接管了国防部和内政部。纳吉布拉政权随之垮台。  

2.穆贾迪迪掌权

  在联合国安理会及巴基斯坦等国的斡旋下,阿富汗逊尼派七党联盟(1985年,逊尼派的4个原教旨主义和3个传统主义组织合并,名为“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通称“七党联盟”)最终达成《白沙瓦协议》,协议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成立一个51人组成的游击队临时委员会,接管喀布尔政权;第二阶段权力将移交给阿富汗伊斯兰促进会主席布尔汉努丁·拉巴尼,任期4个月;第三阶段成立一个“伊斯兰委员会”选举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执政时间为一年半;第四阶段,筹备大选组成民选政府。

  1992年4月28日,穆贾迪迪正式就任临时总统,宣告“阿富汗伊斯兰国”成立。新政府着手制定新的伊斯兰宪法。5月,穆贾迪迪在记者招待会上称他要执政两年,而不是两个月,并宣称他“是阿富汗人民唯一能接受的的人选”。

  然而,6月28日,拉巴尼在10位游击队领导人的支持下接管了阿富汗的权力。 

3.拉巴尼掌权

  1992年12月,拉巴尼被当选为伊斯兰国过渡总统,任期2年。拉巴尼上台后,奉行了中立的政策,参加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国家组织。但国内局势并不稳定,马苏德、原政府军杜斯塔姆与希克马蒂亚尔等游击队武装不断发生冲突,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

  1994年,杜斯塔姆与希克马蒂亚尔联合向拉巴尼发动突然袭击,阿富汗国内战事又起。到1995年底,拉巴尼政府只控制了喀布尔及北部约1/5的土地。正值各派军阀混战之际,塔利班势力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于1996年攻入喀布尔。  

(三)塔利班第一次掌权(1996-2001)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为大家梳理一下塔利班的崛起的历史。  

1.塔利班的崛起

  “塔利班”(Taliban)一词在普什图语中本意原为“学生”的复数形式,也就是一班学生。1994年夏,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在坎大哈强奸并杀害了3名妇女,激起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奥马尔发动伊斯兰宗教学校的30名学生揭竿而起,伏击并杀死了这伙罪犯。学生们被迫转移到巴基斯坦边境。8月,塔利班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查曼成立。其领袖人物为穆罕默德·奥马尔,他出身卑微且只上过2年宗教学校。但奥马尔在抗苏战争中表现英勇,失去一只眼睛,并曾任“伊斯兰革命运动”的副总司令,故颇有群众威信。

  建立初期,塔利班的宗旨是“消灭军阀、重建家园”,受到了深受战争祸害的底层民众的欢迎,塔利班运动由此兴起。1994年10月,塔利班组织一支200人的武装占据了希克马蒂亚尔在斯平布尔达克的军械库。这是塔利班第一次真正的军事行动。而此时,原本支持希克马蒂亚尔的美国,转而支持塔利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塔利班的迅猛发展。1996年9月26日,塔利班夺取了首都喀布尔。  

2.塔利班第一次掌权

  1996年,塔利班夺取喀布尔后,阿国内各种力量迅速组成“北方联盟”,以抗衡塔利班,阿富汗内战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2000年9月,塔利班攻克反塔联盟新首都塔洛干,杜斯塔姆等流亡国外,仅剩马苏德一支武装孤军奋战。除少数地方外,塔利班基本占领了全国。

  塔利班掌权后,在国内推行伊斯兰化运动,宣布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法规,如国民必须穿戴穿戴服饰,男性留大胡子,女性则必须穿戴厚厚的罩袍与面纱;关闭女子学校,禁止女性外出工作;关闭所有的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等等。这导致国内民怨沸腾。在国际上,塔利班则不断寻求国际机构及各国的认同。然而事与愿违,除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及巴基斯坦外,没有其他国家承认其合法地位。在前期支持塔利班的美国,在其掌权后,发现无法拉拢及控制塔利班政权,随即对其变为敌视,并对塔利班实行外交孤立与国际制裁,塔利班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  

(四)美阿战争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双子塔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民航飞机撞击,随后双子塔倒塌。美国随即进入紧急状态。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但奥马尔以普什图人的法则——“请求得到保护的客人,应得到保护”为由拒绝了美国。此后,塔利班和本拉登一起绑在了这辆带有炸药包的反美车上了。  

1.塔利班与本·拉登

  在1996年夺取喀布尔之前,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之间并没有交往,而且,阿拉伯人推崇的泛伊斯兰思想在塔利班分子之中也没有市场。塔利班和本·拉登之间的关系,源自巴基斯坦方面的引荐。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的证据称,本·拉登在1996年从苏丹进入阿富汗后,在5年的时间里向塔利班政权提供了总额达1亿美元的现款,并帮助塔利班进行军事训练。1998年非洲使馆爆炸事件之后,美国进一步向沙特方面施加压力。沙特方面派人来到坎大哈,试图劝说塔利班交出本·拉登。奥马尔对此严辞拒绝。

  但此时的塔利班也发现对本·拉登的包庇可能招致美国的军事打击。于是,塔利班政权试图和美方展开一次交易——用本·拉登换取美国人的外交承认。然而,美方与奥马尔对于彼此给出的方案都无法接受。最后未能得出任何结果。而此后,塔利班转而将拉登当作依靠。也是在此之后,塔利班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结成了“联盟”。  

2.美国出兵阿富汗

  2001年9月19日,美国针对阿富汗宣布了“无限正义行动”的军事打击计划。9月20日,美国布什总统在广播讲话中对塔利班发出了最后通牒。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正式开始发动对塔利班组织的战争。与苏联出兵不同,出于对恐怖主义的忌惮,美国的出兵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

  2001年12月,美国成功颠覆塔利班统治,之后继续对阿进行军事打击,主要目的在于消灭塔利班组织。由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提供重建阿富汗所需的稳定环境并向阿富汗提供双边的经济与军事援助。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奉行优先反恐战略,首要目标是打击恐怖主义,消除其庇护所,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同时,美国在在阿富汗战争中还有深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团结,巩固北约地位、保持南亚地区局势可控,谋求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某种平衡与推进中南亚地区一体化,谋求美国的主导权三重目标。  

3.阿富汗政权重建

  ①阿富汗自身政权的更迭过程

  在阿富汗反恐战争进行的同时阿富汗政权重建同样展开。2001年12月22日,卡尔扎伊在喀布尔宣誓就职临时政府主席。在阿富汗新政府组建过程中,阿富汗政府受到各方利益影响,最终在美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各方商讨下,卡尔扎伊得到了美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的支持,成功出任临时政府主席,而北方联盟则得到了内政、外交等关键部门的部长职位。

  在阿富汗的重建当中,国际展开了对于阿富汗的援助工作,日本、德国、美国、欧盟以及伊斯兰国家都发挥了其相应的作用。但出资各方都相当重视本国在阿利益,因此许多国家都牢牢控制着对阿援助资金的使用权,大部分都不经过阿富汗政府国库。这无疑是不利于阿富汗经济重建的。在多年战争下,阿富汗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大批难民的回归,毒品经济的盛行,巨额外汇的涌入使阿富汗面临货币升值的风险,以及对于外援的严重依赖,这一系列问题都对阿富汗经济的重建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推动重建工作,阿富汗政府在体制上进行了编制预算、发行新货币,控制通货膨胀、增加税收,改革税收制度、促进私人企业和外企投资等一系列工作。经过大量国际援助与连续几年的安定,阿富汗经济明显出现了一定好转。

  2014年9月21日,阿富汗的总统候选人阿什拉夫·加尼和阿卜杜拉·阿卜杜拉签署了一项权力分享协议,建立了一个由加尼担任总统、阿卜杜拉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联合政府。9月29日,加尼宣誓就职新任总统。

  ②美国对阿富汗战略的转变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延续克林顿政府不把塔利班列入恐怖主义政权的做法。但“911事件”后,美国针对塔利班与基地组织进行最大限度孤立政策,建立国际反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政治和军事同盟,并从非军事方面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进行制裁。

  奥巴马上台后在继承小布什政府后期阿富汗政策的基础上,美国军方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大规模增兵,对塔利班组织进行持续进攻。同时,美国也运用外交手段同塔利班组织进行谈判,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在增兵计划初步达到效果后,2011年6月22日奥巴马政府开始从阿富汗逐步撤军,但仍有部分军队驻扎于阿富汗。奥巴马政府对于阿富汗仍然以反恐为主,力图迅速消灭塔利班组织。

  2018年特朗普继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政府调整了此前对于阿富汗战略。特朗普政府不断展示出从阿富汗撤军的意向,同时同塔利班进行了多次直接谈判,希望可以达成协定。特朗普政府希望可以完成从阿富汗撤军从而使美军在阿富汗的开支用于解决美国国内问题,美国与塔利班双方绕开阿富汗政府进行了多轮磋商。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协议中表明美国将于2021年5月1日前全部撤离阿富汗。

  拜登上台后继续了特朗普政府对阿战略,2021年5月1日,拜登宣布驻阿富汗美军将于今年9月11日前撤出。8月31日,美国宣布完成在阿富汗撤军行动。随着美军最后一架军机的撤离,不仅为阿富汗留下了一个满是疮痍的躯壳,也让美国的“大国印象”破碎。  

4.塔利班二次掌权

  随着美军的撤离,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军队重新进入并控制了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并宣布对于美国的战争结束。前总统加尼同一天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离开阿富汗。塔利班的再度掌权其实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其再建重组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具体见政治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塔利班代表团于7月8日访问俄罗斯;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一行在7月28日访问中国等一系列外交访问,这让我们看到塔利班在对外政策上比第一次掌权时更为成熟。

  8月19日,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在社交网站发表声明,在阿富汗脱离英国统治、独立102周年纪念日之际,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塔利班选择在国家独立日建国,与其先前一直强调的“要将美国军队赶出阿富汗”这一理念是十分贴合的。9月11日,正值美国纪念“9·11”事件20周年之际,塔利班在临时政府外升起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旗帜。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