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弹劾》
作者:戴维·E.凯卫格
译者:翁传舟、何江锡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罗纳德·里根本该在20世纪80年代被多次弹劾。在那10多年前,尼克松正是因为面临被弹劾的巨大风险,才被迫辞去了美国总统一职。
尼克松犯的错,即可能招致弹劾的理由,包括其竞选办公室付费雇人去民主党竞选对手的办公室窃取文件,并在事发后拒绝承认与此有关,拒绝交出白宫有关的监听录音带。
里根做了些什么呢?未经美国国会许可,派兵突袭格林纳达;用贸易清单上禁售的武器、跟伊朗交换人质;非法动用总统基金秘密援助尼加拉瓜反对派以颠覆尼加拉瓜左派政府。
但面临弹劾风险的,却只有尼克松,而不包括里根。美国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奖获得者、北伊利诺伊大学知名教授戴维·E.凯卫格在其所著的美国政治史巨著《弹劾》书中指出,曾在20世纪60-70年代被经常被提及并提交使用的弹劾,到了20世纪80年代,却突然变得沉默。
也就是说,尼克松第二任任期时的副总统福特既是尼克松面临弹劾风险而辞职造就的受益者(接任了美国总统),而因为水门事件把一个总统拉下了马,所以“每当在(美国)政府中发现高级官员的不当行为时,弹劾仍不被认为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里根得到了宽恕。而这跟里根的民望有关。这个好莱坞出身的政治演员所推行的政策和行动,即便已经被反复证明存在缺陷,但他个人却能总是抽身出来,继续扮演民众心目中的政治偶像。
《弹劾》书中介绍指出,美国的弹劾制度是从英国继承而来的。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费城会议的与会者设计了宪法中的弹劾条款。这一条款最初经常被使用,免除了一些议员、法官的职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804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塞缪尔·蔡斯被提起弹劾时,主审人是刚刚在决斗中杀死了政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而逃脱了谋杀罪指控的副总统亚伦·伯尔。《弹劾》书中也戏谑的指出“在多数法院,都是由法官传讯谋杀犯,而在此案中,却是由谋杀犯传讯法官。”
弹劾条款总体上在美国沉寂了很长时间。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陷入了美国保守派的围剿。这些保守派持极端右翼的、反共的政治立场,在他们看来,典型的新政派厄尔·沃伦几乎是一己之力推进了美国司法体系对于黑人民权的保障。为了将沃伦拉下首席大法官的宝座,他们将沃伦,以及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更不用说之前的罗斯福)都说成是共产主义在美国的代理人。尽管这群保守派对于沃伦的攻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相关的政治和法律流程,却意识到了通过诉诸于民粹化的煽动,从而改变舆论,能够从根本上动摇政治人物的公众支持的基础。
所以,在弹劾沃伦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后,美国保守派开启了“围剿”美国最高法院当时的另两位大法官的努力:阿贝·福塔斯、威廉·道格拉斯——前者被指控卷入涉嫌利益传输的腐败案件,虽然证据并不充足,而后者则是私生活饱受诟病。福塔斯为避免被弹劾,选择辞职,而道格拉斯则与保守派的围剿展开了持续的战斗。这场博弈的意义是让包括别人·克林顿在内的一大批美国年轻人投入到法律研习的行列中,并借助获得法律资格进军政坛。不仅如此,美国保守派示范了如何将本属于法律层面的弹劾转化为政治操作,而当时支持对福塔斯和道格拉斯进行“围剿”的老牌保守派政客尼克松很快就会尝到苦头。
曾经参与过“围剿”福塔斯的共和党政客、继任了尼克松总统位子的福特,出人意料的在曾经的有志年轻人克林顿陷入“拉链门”丑闻时明确提出,总统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弹劾罢免。这其实是因为,克林顿和他的夫人,还有民主党同僚,成功的将对克林顿本人展开的弹劾描绘为了一种党派迫害。几年后,小布什政府因在发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不实渲染,以及情报操作中的欺骗,还有新奥尔良飓风危机中的不作为,也曾陷入可能被弹劾的风险。但民主党还是放了小布什一马,因为弹劾又重新被界定为一种特别严厉的政治手段,不能被轻易动用。
《弹劾》这本书非常好的说明了,美国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其中的重要准则其实总是会根据具体的时代、政治环境以及通信技术、公众政治兴趣等因素来确定运行的,并不存在一以贯之、稳定不变的原则;而在这些原则的应用标准每次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产生事实上的受害者,也就是更严厉的原则应用导致原本在多数情况下不会得到任何处罚的官员、法官被弹劾,或者被逼辞职。而看上去完全正确和恰当的应用原则,也会因断送政治人物的前途,因而在后来不太容易再投入使用,这会让后来的犯规者侥幸的逃过惩罚。因此,弹劾机制的运作,其实体现了法治其实建立在高度人治化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