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2020年9月14日上午,美国企业英伟达(NVIDIA)官方正式宣布,将斥资400亿美元(包括股票和现金)收购全球最大CPU架构设计公司ARM,但不包括ARM的IoT部门。目前,这笔交易处于初步达成阶段,拟议中的交易要符合惯例成交条件,包括收到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批准。交易预计将在大约18个月内完成。
ARM最终被美国企业收购,标志着对华技术封锁的最后一条枷锁已就位。为什么这么讲呢?
一、被英伟达收购,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对华方针将主导ARM的决策
正如著名演化经济学家佩蕾斯指出的,美国这个通常被认为最能代表“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却是在创新领域进行政府干预最多的国家。但这些政府干预以前从没有被政策制定者或主流媒体公开讨论过,它们都被“隐藏”起来了。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隐藏”得这么好?布洛克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政府对科技创新强有力的干预之所以被“隐藏”起来,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保守势力的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的成功使其被遮蔽起来了。《企业家型国家:破除公共与私人部门的神话》一书分析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打着“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表现”的旗号直接从事创新活动,能源部高级项目研究局打着“能源安全”而不是利用国家力量占领科技制高点的旗号开展活动,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掩盖了“美国是在创新领城进行政府干预最多的国家”这一事实。(《国内大循环》P215-216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就是说,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对高新产业发展干预力度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个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CFIUS是一个联邦政府委员会,由11个政府机构的首长和5个观察员组成,美国财政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CFIUS 的代表们来自于国防部、国务部以及国土安全部等美国权力核心部门,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交易进行审查。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1974年外国投资研究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Study Act of 1974),基于该法案,总统福特于1975年发布第11858号行政命令,建立了CFIUS。可见,CFIUS成立之初仅负责对外商投资信息(包括直接投资和兼并收购)的统计监控、趋势判断以及对政策的协调工作,并不具有审查外国投资的权力。但是此后几十年,CFIUS的权力随着一系列法案的相继出台不断膨胀。长期以来,CFIUS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跨国交易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今后国家安全仍然是关注核心。因此,只要美国政府认为ARM对中国公司的贸易往来危害了其国家安全,它就完全有理由以及能力阻止国产的ARM芯片公司继续获得ARM芯片核心技术的授权。
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中的“瑞士”的ARM,一直以来都是向芯片厂商出售自己的芯片设计方案,目前它在手机微处理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5%。Arm为高通、苹果、三星、华为以及几乎世界上所有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提供CPU底层架构的授权服务;除此之外,ARM芯片逐渐从移动端往服务器和PC端扩展业务。成为英特尔之外,又一行业巨头。鉴于美国对华发动科技战妄图绞杀中国高新企业的大背景,美企成功收购ARM后, 除EDA软件和光刻机之外,美国绞杀中国芯片产业的最后一条枷锁已经到位了,至于什么时候出手,就看美国政府的需要了。
二、买ARM授权造CPU,实质上是“市场换技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路线余毒未清
尽管,中国的汽车行业用了近30年时间,证明“市场换技术”路线是走不通的,但是,“市场换技术”的产业发展思路在中国并没有彻底走向灭亡。尽管“市场换技术”这条路线的名称,在实践中已经臭掉了,但是它仍是中国传统内燃机汽车制造业的一个现状,虽然非常可悲,但是不得不承认,广大合资车企依然被外方绑架,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依然被合资汽车牢牢占据。中国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主设计的春天,并没有因为“市场换技术”路线名义上的破产而到来。
在国产芯片领域,也是这样。尽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技术发展思路在嘴皮子上遭人唾弃,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整个行业在核心技术上依然乐此不疲地依赖于外企。前些日子,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公开承认,因为美国的制裁和台积电的断供,麒麟芯片将成绝唱。但是,实际上除了光刻机技术被卡脖子外,设计芯片所必须的EDA软件我们也跟美国存在巨大的技术鸿沟,尤其是对于买ARM授权的国产ARM芯片公司,在公版ARM的IP核上继续做上层开发,是不可能用国产EDA软件替代的。也就是说,人家在设计软件上做些许升级,你的旧版软件基本就被卡在痛点上无法动弹了。
如今,ARM股权即将完成变动,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美企”,再在核心设计上“限制出口”,所谓的国产ARM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哪怕是这些公司号称拿到ARM V8指令集永久授权。先不说在人家用上更新版的指令集后,立足于旧指令集和旧版IP核设计的国产ARM性能比不过人家,即使人家只加入一条相互嵌套的指令,这种兼容性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会产生复杂的bug,从而埋下巨大的隐患。何况,目前国产ARM公司的实际水平,并不像苹果公司那样,可以在公版ARM上做内核级的修改来达到性能的提升,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中国的前提下,怎么可能指望在自己设计能力落后的情况下,依赖别人的核心技术对别人发起赶超呢?
“弯道超车”不过是骗人的毒药,唯有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独自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CPU指令集和操作系统生态,才能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否则,我们在别人的CPU和操作系统生态里,再怎么努力建设,也只是为别人做嫁衣,为外国垄断资本创造剩余价值。
三、警惕ARM的授权被当作攻陷我们自主CPU设计能力的特洛伊木马
在英伟达爆出要收购ARM以后,国内普遍担心,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ARM将会断供中国。届时,所有正在拿ARM授权设计CPU的中国企业都会面临极大地限制,更有甚者,可能导致中国相关企业多年的研发积淀和努力都付诸东流。于是在这种悲情的猜想下,一部分人奢望特朗普抓紧下台,然后新上台的美国总统可以放中国高新产业一马;另一部分人期望,中国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达成某种条件,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满足美国,换取美国放宽对中国高新产业的制裁和打压。不得不说,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首先,美国两党在打压中国高新技术崛起方面,出奇的一致。这在历史上仅在苏联解体之前出现过。其次,贸易战、科技战从根本上讲,是美国看到中国崛起,而自己又处在没落的过程,没有办法通过和平发展来遏制中国,为了捍卫其经济霸权、军事霸权和科技霸权,必须假借贸易争端和知识产权纷争来对中国扒皮抽筋,甚至是敲骨吸髓。唯有从中国这里,攫取巨量的剩余价值,唯有打压中国的尖端技术发展,才能让美国的垄断资本财团和科技寡头安心。最后,特朗普自2018年联合国大会发出“遏制共产主义”的怒吼之后,美国权力核心圈的智囊们又提出中美之间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管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与共产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斗争,还是基督教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亦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跨国垄断资产阶级和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些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这些矛盾的解决,都是以一方被另一方打败或者征服而告终的。
中国芯片研发等尖端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日渐成熟,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再放任不管。割羊毛已经不能遏制羊的长大,那么下一步要做的必然是割肉放血。问题是美国会采取怎样的方式?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简称信创,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在当今形势下,国家把它当作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也就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要实现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
贸易战开打以来,政府出于国家安全和扶植自主产业发展的目的,在党政军等领域的政府采购中对国产CPU加大扶持力度,设置采购名单,只有本土自主CPU企业才能进入。这一初心是好的,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由于一些内心深处仍然对“市场换技术”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理念深信不疑的投机之徒的鼓吹,买ARM核心专利授权变成了所谓的“自主设计”了。这类国产ARM公司的存在,根本不能满足党政军办公对CPU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需要,正如2018年发现的两个史诗级CPU硬件漏洞“幽灵”和“熔断”,英特尔、AMD和ARM三家国际CPU巨头无一幸免。在漏洞被曝光之后,Intel就联合合作伙伴着手打补丁解决问题,而且在Intel最新的新闻宣传稿中,微软、亚马逊、谷歌都表示在更新后影响较小,远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性能损失30%那么吓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Intel掌握了CPU的核心技术,并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两年前发现的这两个史诗级的漏洞,国内ARM公司的CPU也没有幸免。但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国际CPU大厂,在面对CPU这种复杂巨系统时,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牺牲性能才完成修补,那么对于IP核内设计并不熟悉的国产ARM厂商又能怎么办呢?尽管发现“幽灵”漏洞已经过去2年多时间,但在鲲鹏CPU和飞腾CPU上依然可以发现“幽灵”漏洞的影响。考虑到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多,鲲鹏和飞腾都有充足的时间打补丁(何况鲲鹏还是在2019年问世的),然而两年过去了,它们居然都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CPU依然存在“幽灵”漏洞,这就有一点不应该了。实际上,国产ARM的CPU厂商在这样的漏洞面前,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我们能看到这点,难道,美国看不到吗?不,它当然能,尤其是ARM成为美企之后,这一点上对美国来说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它不会主动帮我们的国产ARM厂商修复这些漏洞,就是要让中国的信息安全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它不会急于制裁掐死对美国来讲毫无威胁的国产ARM厂商(华为是因为跟美国竞争5G市场,动了它的奶酪),那是因为,在中国信创战略的采购名单里的国产ARM厂商,恰恰是美国狙击、重创中国完全自主CPU研发企业和能力的秘密武器,放任国产ARM厂商活着,并让它们与中国真自主CPU企业争抢党政军的采购份额,就是让中国政府对真自主芯片产业输的血,流进了狼崽子的嘴里,顺带从芯片上给中国信息安全挖洞。
真是一举两得。
四、封锁是长期的、必然的,唯有“真”自主才能不受制于人
说起西方联起手来对华技术封锁,人们都会想起巴统协议。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Committee for Export to Communist Countries,简称巴统协议),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很多人误以为,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西方对华的封锁也结束了。
实际上,巴统协议所制定的禁运物品列表后来被《瓦森纳协定》所继承,并延续至今。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目前共有42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以上17国为原“巴统”成员国)、阿根廷、奥地利、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芬兰、匈牙利、爱尔兰、新西兰、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韩国、瑞典、瑞士,乌克兰、墨西哥、南非、印度、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斯洛文尼亚。
瓦森纳协定共有两份内容,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9大类;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
尽管瓦森纳协定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协定”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但“协定”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中国、伊朗、利比亚等均在这个被限制的国家名单之中。每当合约国要向中国出口或者合作一些高科技技术时,美国就会出出手禁止这种行为。
中芯国际就是由于《瓦森纳协定》的原因,无法买到先进的制造设备,导致没有能力去制造更高工艺精度的芯片。同时受到瓦尔纳协定的影响,华裔工程师还不能进入到欧美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核心部门,防止技术泄露,更别提收购别人的核心技术公司了(即使我们出价最高,也不会让我们得逞)。
所以我们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换取不来西方的核心技术,其关键所在就在此。
当今中国的舆论环境,说到走自主技术之路,恐怕极少有人反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自主的理解总是被歪曲了的,这一点在芯片领域格外突出。不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就属于自主,也不是中国人参与了产品的设计就叫自主,自主应该是既在设计和制造上掌握核心技术,又在技术的推进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换成一句更直白的话来讲,就是越自主就越抗制裁。举“两弹一星”为例,苏联专家撤走了,美英为首的西方不仅封锁我们,还时时刻刻对我们进行核威胁,但是我们还是自力更生地在戈壁滩上搞出了“两弹一星”。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完全独立自主,不会给敌人留下制裁我们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