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身份认证是把“双刃剑”

网络身份认证是把“双刃剑”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近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网号”“网证”,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真实身份登记、核验服务,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进网络可信身份目标,这是保护广大网民个人身份信息一道屏障。

  我国是网络大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创设并连续10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网络空间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群众交往、交流的重要空间。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包罗万象,鱼龙混杂,虚假和低俗乱象频发,编造社会热点,“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发布“软色情”、“擦边”“泛黄”内容,各种奇谈怪论误导公众认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有的已成为公害。而对网络的管理则显得相对滞后,对网民权益的保护有时处于无序状态,网络乱象确实需要坚持进行清风净网,加强监管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网络并非世外之地,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是要负责任的。网络认证后,用户权益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也必然要接受正常的管理。每个用户都要对自已的言论负责,信口开河、漫无边际是不行的。用户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守原则和底线,不传播谣言,不泄露国家秘密,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跟风炒作绯闻丑闻,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如发现违法违规信息,应及时向平台举报,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处置,才能早日建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管理要按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删除权等个人信息相关权利,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发布审核、监测预警、识别处置等,应当依法对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加强用户账号信息管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务必不能随意删贴、封号,就是“忍不住”也要忍一下。对用户管理看起来是容易,但要管得正确还有许多事要做,这也是网民担心的问题。

  最近,多名公职人员拿着身份证对着镜头进行诉说,连法律人也运用上网络举报。网络实名举报心理历程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深切地感受到,如果走常规渠道反映有用的话,谁会抛头露面,冒着巨大风险在风口漩涡上被人评头品足啊?不都是“走投无路”之后的无奈吗,不得已用网络舆论的力量引起大家的重视,唤起有关部门去作为。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找出症结所在,维护好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信任。不排除有极个别干部对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对此应擦亮双眼,早抓严惩,及时肃清,畅通反映的通道。

  如实反映情况是公民的权利,有那么多的专设部门和机构,还出现“网上实名举报”颇发,只能说明有些部门“失守、失语”,这才是必须正视的最大“隐患”。努力让民众拥有更多发声、维权的途径,既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维护,也是最大限度地为这个社会“减压”。毕竟,压力被“堵”得无处可走,最后可能形成远超这压力本身的激烈反应。不要让人民监督成为一句空话。网络身份认证后如同为举报人上了车牌,便于追根溯源,不失为监督的一条渠道。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用户与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在遵守法律上是平等的,网络身份认证实施后,对于网络用户与管理方都应用好这把“双刃剑”,合力铲除各种不良网络乱象的生存土壤,对无认证资质、假冒专业人士身份的,依法依规依约从严处置;引导规范网络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加强评论环节管理,制止“流量向恶”和“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推动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共同打造安全、公平、健康、文明、清朗网络空间。

  二〇二四年八月十四日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