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

赵磊: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内卷程度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制度设计当然有关。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当下有着历史的客观必然性,那么由此带来的内卷后果以及相应的人口负增长,就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一、我的发言

  最近,在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会2023的年会上,针对学界“负面评价人口负增长”的主流观点,以及社会“悲观看待人口负增长”的普遍情绪,我在大会上作了“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的发言,题目是:

  “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在我登台发言之前,大会主持人在宣读我的发言题目时,在“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结果”后面,加上了一个问号。

  我提醒主持人,“我的发言题目里面,没有‘吗’这个字”。见他有些诧异,我又补充道:“题目里面没有问号”。

  在点评我的发言时,主持人幽默地说:“根据赵老师一贯的批判性文风,我也就习惯性地加上了问号。”

  我的发言,想必会遭到不少人反对。因为我可能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作了“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的发言,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决定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效果有限的根本原因。

  第二,把人口发展趋势嵌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来看,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若要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将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才红利。

  二、内卷加剧

  果不其然,下来之后有人质疑我:“现在我国人口负增长,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增长或者负增长,就会万业萧条,你看看好多幼儿园和学校都要关门了……”。

  我问:“你说的这些后果,有什么证据吗?”

  答曰:“证据来自于感觉。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感觉,也是社会民众的感觉”。

  我说:“你给出的证据,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既然你认为感性认识如此具有说服力,那我就跟你谈谈感觉,如何?”

  答曰:“好的。”

  我问:“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在生存中感觉到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他略作思考后说:“最大的压力是内卷,卷得很呐!现在哪里都卷,卷得一塌糊涂。”

  我说:“这是你的感觉吗?”

  答曰:“不仅是我的感觉,而且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比如小学中学,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教育部明令禁止课外培训,可是学生家长却并不领情,老师也在私下不亦乐乎地继续搞课外培训。再比如高校的‘非升即走’,由于担忧在‘50%的流动率’中走人,年轻老师提心吊胆人人自危,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安心教书育人……”

  我附议:“要说感性认识,愈演愈烈的内卷确实是人们最真实的感觉。”

  问题的要害是,为什么内卷会愈演愈烈?

  三、制度设计

  于是我问:“你认为,年轻人内卷加剧的原因何在?”

  答曰:“这个问题我没专门研究。”

  我追问:“你的感觉呢?”

  他说:“我觉得,这跟教育的制度设计有关。为什么对于禁止课外培训,学生家长却并不领情?因为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淘汰率中,被奥特掉。为什么高校如此热衷于‘非升即走’?因为自从教育产业化以来,每年批量生产出来的后备教师必须激烈竞争,才能有少数人最终挤进高校……”

  我告诉他:“内卷加剧,的确与制度设计有关,我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为此我专门写过一些文章,比如《躺平,异化,经济权》【1】。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讲,内卷加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他说:“我读过您写的这些文章,马克思的理论从根本上解释了内卷的原因。”

  然而,除了制度设计之外,内卷加剧还有别的原因。

  四、人口因素

  我继续补充说:“除了制度设计之外,内卷加剧与人口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却被人们忽视了。”

  他有些不解:“何以见得?”

  我问他:“看看美国吧,为什么美国年轻人的内卷强度远远比不上中国?”

  答曰:“这与美国的制度设计有关吧。”

  我说:“不对。美国在制度设计上更倾向于竞争和内卷,比如美国‘以钱为本’的医保制度设计,以及对‘两极分化’高度容忍的制度设计。在我看来,同样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同样都崇尚市场竞争,美国的年轻人之所以没有中国卷,不是因为美国制度比中国牛叉,比中国优越,而是因为美国人口只有三亿多,而中国的人口却有14亿多!想想美国的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大吧?”

  他不以为然:“人多未必一定内卷,人少未必一定不卷。”

  我说:“没错,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一定或者不一定得看具体的约束条件。”

  他问:“具体来看,卷或不卷跟各自的人口又是怎么发生关联的?”

  我告诉他:“为什么美国学生没有中国学生那么卷?因为美国学生毕业后,一个位置只有两三个人参与竞争。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为什么如此之卷?因为中国学生毕业后,一个位置恐怕有着数百甚至数千的人参与竞争。”

  见他陷入了思考,我追问道:“卷与不卷,这背后难道与人口基数没有关系吗?”

  五、结 语

  内卷程度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制度设计当然有关。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当下有着历史的客观必然性,那么由此带来的内卷后果以及相应的人口负增长,就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承认“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决定的必然结果,那么从“物极必反”的意义上讲,“人口负增长”无疑既是内卷加剧的结果,也是削弱内卷加剧的有效力量。

  在我身边,有不少青年教师一边抱怨“人口负增长”导致幼儿园和学校会关门歇业,一边却又抱怨“非升即走”的激烈竞争态势,抱怨“50%的流动率”毫无人性,抱怨人头攒动的年轻人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卷了。

  既然感性认识中的违和感已然如此尖锐,那么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显然是必要的。我要提醒年轻人们:就减缓内卷加剧的趋势而言,“人口负增长”未必是坏事,或许是好事。

  最后打一个广告:如何科学把握“人口负增长”,不是几句话就可以ok的事情。所以,我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学术论文:《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格局:人口红利抑或人才红利》(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供大家参考。

  注释:

  【1】《赵磊:躺平,异化,经济权》,载《 》2021-06-04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