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今天(6月7日)开考。今年全国共有1193万考生报名高考,共设普通考场33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102万人。
什么是高考?简单说就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也叫考大学。
高考有两层基本涵意:
一、对国家而言,它是选拔未来人才的最基本制度;
二、对个人而言,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公平方式。
任贤选能,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各个国家都在这上面费尽心思。
然而,难的并不是选拔人才制度的建立,而是如何去确保公平?
中国的历代王朝在建立之初,都非常重视人材的选拔,因为天下平定,百废待兴。但是,当某种选拔制度建立之后,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导致公平的丧失,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王朝更迭。在近两千年的时间当中,中国有过许许多多的人才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
这是中国最早的相对完善的“任贤选能”制度,建立于曹魏时期,也叫九品官人制,它是从秦汉两朝的郡国举存方式演变而来。
以汉朝来说,它采取了三种方式:
征召(朝廷)
辟除(内阁)
举荐(地方)
目的是从全国范围选出贤材和能人,充实到文官和武将队伍中。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去鉴别贤能?如果客观上没有量化的标准,那么主观愿望就难以实现。
唐代的韩愈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也就是说,这种制度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鉴别贤能的人,但为什么“伯乐不常有”?表面上说,是具备鉴别人才能力的人非常少,往深了说,在私利或压力面前,能做到品行端正、公正公平的“伯乐”更是少之又少。
汉朝就是如此,当国家出现一个稳定的权贵集团之后,“征召,辟除,举荐”便成了他们的私人工具。名门世家的子弟以及门生故吏,成了最大受益者。
最终形成了结党营私、钻营奔竞的丑陋局面。汉王朝的初衷彻底被扭曲。
汉朝灭亡后,曹魏统治者已经看到了这种弊端,作为改良方式,曹魏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于州设“大中正”,于郡县设“中正”。
适龄男子,无论是否入仕,全部列入品状档案。
品,指的是道德品行;状,指的是才能业绩。
这算有了一个模糊的量化标准,比汉朝进步一些。适龄男子分九等: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上中,下下。
官场以此标准来吸收新鲜血液。然而,大中正,中正能评判多少人的品状?于是只能把评判的权力释放给名门世家和乡绅土豪。
那么,一个豪绅子弟与一个农家子弟如何划分等级?郡里的中正收到的“考评表”是由豪绅所写的,如果他不去核查的话,豪绅子弟一定占有优势。
到最后,标准就变成了门第和财富,所谓九品中正,沦为空架子。
《唐书.柳冲传》以十个字总结了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虽然世家子弟还有出众之辈,但因为名禄来得太容易,他们既无报效朝廷之忠心,又无开疆扩土之雄心。
大多都是在混吃等死,曹魏时期兴起的是清谈,魏有何晏、王弼,晋有竹林七贤,热衷于追求名士风流,充当意见领袖,有的还玩药石,特立独行。
他们表面上回避政治,实质是政治投机,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像何晏的下场就是夷三族,因为投机失败。
南北朝时期也是不思进取,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培养、使用人才方面已经失败,必须改变。
隋唐开科
隋朝再次完成中国大一统,开始着手建立新的人材选拔制度,隋文帝开皇年间有了秀才之科,但阻力是来自于九品中正制的强大惯性。
从民间考取上来的人士,会受到世族官僚的嫉恨打击。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果断对世族特权开刀,创立了进士科,以考试成绩为人才标准。
杨广通过“庠、序、国子”等机构,让儒生们无论天南地北,不分远近穷富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选官机会。
不过隋朝很快就垮台了,此事只能留待新的王朝来解决。
唐朝的开科取士制度在隋朝旧制上完善起来的。考试三种方式:诏试,徒试(学馆生),乡员试。
而对世家子弟,唐朝专门给他开设“二馆六学”,避免他们堵了别人的路。
二馆为弘文馆,崇文馆,只收皇亲国戚和显贵子弟。
六学为:国子、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这些都是管理人才。
律学、书学、算学:七品及以下(实用型人才)。
这种划分,在封建王朝中,已经是最大的公平了,因为其中有个乡员试。
白衣寒士可凭“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乡员试,获得入仕为官的机会。
科举制兴起后,大大充实了唐朝的人材库,是造就大唐盛世的主要政策之一。
但大唐盛世却又形成了“大姓”家族的问题,家谱变成了一种选材标准,唐朝四百余年,崔姓的宰辅有23名、姓杨姓杜各11名、姓卢10名、姓郑8名……
人才选拔制度扭曲成了依附、请托、关照,不再是凭真才实学。
唐末黄巢就是个屡考不中的读书人,他起义后,疯狂残杀世家大姓泄愤,却想不到地为宋朝扫清了门阀势力。
宋元明清
宋朝王安石曾整顿太学,立三舍递升之制,升到上舍生的学生,可直接送到礼部候任。王安石去职后, 这个办法就废除了。
唐朝科举的科别科目比较复杂,宋朝将进士只分成了诗赋和经义两科,但特权集团又搞出了“恩荫”制,标准变动后,结果泛滥成灾。
中书舍书赵思诚(李清照的大伯)看到了危机,他力禀宋高宗:“孤寒之士,留在选部,大率十年不得一任。今亲祠之岁,子侄约四千人,十年之后,增万二千员,科兴取士不与蔫,将见寒士有三十年不调者矣!”
但高宗一死,既得利益集团就变本加厉地去破坏科举制度的公平性。
元朝将宋朝的两科合并,再加入策论。乡试、会试统一照此进行,明清两朝大体延续下来。
到了明朝,规定非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生不能应试科举,这样,学校就成了学生成材的重要阶段。
大明起初也注重公平性,后来还是不行,既得利益集团再次兴起,又将汉朝举孝廉这一套重新包装,还搞“纳粟监”,权势和金钱成了上升阶梯,直至亡国。
清朝把科举,贡监,荫生列为正途;把存举、捐纳,列为异选。寒门和权贵各走各的路。
捐纳,到了嘉庆年间,外官自道台以下, 内官自郎中以下,全部可以买官。
变成了富家子弟的一条超车通道。对科举的公平性造成了严重破坏。十年寒窗,不如老爹有钱。
袁世凯在北洋时期整顿过考试制度,南京政府成立后也设立了“考试院”选拔人才,但收效不大。
中国积弱,外敌劫掠,谈不上什么正常的教育制度和选拔制度。有知识、有血性、有雄心壮志的人都投身于革命之中。
无论是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初衷都是想要公平,至少是尽力提供一个平等的上升途径,但阻力一次比一次大。
新中国建立和完善了高考制度后,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平等。无论马老板、王老板家里有几十个亿,他家孩子无法改变自己的高考成绩,要不,你就拿钱到国外“捐纳”。
但几年前,有的人却在鼓吹将无法量化的素质纳入考试标准,那接下来是不是要气质?想将“素质”加入考分之中的人,绝不可能来自于群众。
为了破坏公平性,有的人就在舆论场歪曲高考制度。
日本孩子负重跋涉,叫性格坚强。
韩国孩子雪地祼身,叫毅力不凡。
中国孩子刻苦读书,叫“考试机器”。
歪曲高考,就是想破坏公平性,看一看中国历史,一直是谁在破坏公平?
人才是立国之本,而公平是高考的生命线。
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路有很多很多,但只要走正路,总有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