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磨一剑:一个农民摸索出自然循环农法 耕读大学CI部 · 2019-04-05 · 来源:稻菽千重浪

20年磨一剑:一个农民摸索出自然循环农法 耕读大学CI部 · 2019-04-05 · 来源:稻菽千重浪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导语

  “以虫治虫”是高兆生20年来摸索出的自然循环农法,遵循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不依赖外部药物,凭借农场内部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能量之间交互作用转化,相生相克、共生共荣。

  

  作 者 | 耕读大学CI部

  责 编|老 灶

  排 版 | 童 话

  

  高兆生是章丘普集镇焦家村人,从小就痴迷于大自然,1998年,他辞去济南国企的工作,回到老家承包了几十亩地,开始了他的田园梦。

  他的果园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池板村:

  

  

  高兆生正在往每一棵果树上放一个东西。

  

  这东西,小编已经很久没见到了,它是螳螂的卵囊,池板村的村民看到它闹了不少笑话,起初以为是石头,好奇高兆生为什么把石头放到果树上?高兆生说,一个卵囊能孵化出一百只左右的螳螂,在这片果园里,高兆生放了六千个卵囊,也就是说能孵化出大约60万只的螳螂。

  

  

  一个果园放60万只螳螂,听着是不是有点恐怖?认识高兆生的人,都说他在进行一场疯狂的试验。但是,从事农业后却是起早摸黑,施肥、打药、除草没完没了的农活。整日与农药为伴,与病虫害对抗,这种既辛苦又枯燥的农业与高兆生心中的自然田园生活反差巨大。有一次打药中毒后,高兆生决心创造一种轻松自然有趣的农业,找回儿时虫鸣鸟叫、草木茂盛、物种多样、原始自然的田园美。

  有一天,高兆生在观察果树时,一只蝉突然叫了起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螳螂捉住了这只蝉,正用尖锐的牙齿啃食蝉的头。

  “用螳螂防虫,以虫治虫!”高兆生恍然大悟。

  

  经过观察,高兆生发现螳螂是捕虫高手,小到蚜虫,大到蝉,能够捕食四十多种害虫。

  

  查阅资料,高兆生才知道螳螂属于昆虫食物链的顶端,相当于动物界的老虎。一开始,高兆生把野生的螳螂逮到果园里,让它们帮着消灭害虫,后来野生螳螂越来越少,他决定自己养螳螂。

  

  

  高兆生养螳螂的事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学系党支部书记叶保华说:

  农业农村部正在实施减肥减药双减的课题研究,我在其中一个国家级的重点课题当中,现在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昆虫多样性方面调查来看,用的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你看现在有些地方,蛇、青蛙、癞蛤蟆,甚至有些鸟都很少了,这都是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恶果。咱们国家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人居住的环境首先是生态,生态没有了,将来人怎么去生存?

  

  不过,养螳螂可不容易,潍坊科技学院植物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李晓莉也在关注高兆生,她说:

  我们院校里的老师们对昆虫养殖也是很头疼的,因为昆虫养殖你得养植物,还得养害虫,很不容易的。

  高兆生是个执着的人,历经十年的时间,他掌握了螳螂的习性,并养出蝗虫、蝈蝈、蚜虫等一些昆虫,为螳螂提供充足的食物后,高兆生成功规模化繁殖出螳螂。

  

  

  高兆生果园生草,给螳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长时间的生态调控,高兆生的农场里螳螂、瓢虫、胡蜂、草蛉、蝴蝶等有益昆虫丰富起来,并实现了以虫治虫。

  来看高兆生从不用农药的果园:

  

  高兆生把自己这种遵循大自然运行规律,不依赖外部药物,凭借农场内部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能量之间交互作用转化,相生相克、共生共荣的这种方式叫自然循环农法。这种农法引起了不少农场的关注,淄博的吴洪水承包了淄川区池板村的土地,把高兆生聘请过去,用他的自然农法生产生态梨。

  

  进入十一月,再去池板村采访高兆生的时候,发现有些螳螂已经在梨树上产卵了,高兆生和吴洪水都很高兴,产卵就说明释放的螳螂在这里安家了。高兆生说,池板村的果园要实现以虫治虫,还得再经过一年的生态调控。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高兆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农业带来的污染。他期待能聚集更多有情怀的生态人,共同做一点对地球环境、人类健康有意义的事情。

  END

  文章来源:3O有机农业

  原标题:以虫治虫:一个农民20年的疯狂试验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