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以来,“伤痕文学”已经把光辉的知青形象抹黑得让人难受、看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上个世纪知青上山下乡政策是毛主席极力倡导的“支援中国农村建设”的政策,而无良文人、公知大V就是想通过丑化知青、放大个别几个知青的不良遭遇,来抹黑毛主席和毛泽东时代,这是他们的恶毒动机与套路。然而,他们的手段得逞了一时但不永久,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相信“伤痕文学”那一套。更为搞笑的是,当年许多说知青这不是那不是的基本没当过知青,写知青这苦逼那受难的基本也没当过知青,也没能拿出任实锤证据,都是靠文学艺术的想象和夸大其辞的臆想!
实际上,知青上山下乡是毛泽东时代伟大的支援农村建设的壮举。它为新中国建设谱著出耀眼而光辉的篇章,非常巨大的促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知识普及、生产力提高,以及现代化意识、生活面貌等方面的变革与刷新。
这一段历史无疑就是毛主席倡导“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等伟大思想的生动演绎和实践,更是“毛泽东思想”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回望英雄史诗般的知青下乡历史,总是让人动容,当年插队时的乘车证、合影等,它们承载着无限激动而美好的回忆。
据了解,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才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此后到1978年,知识青年持续响应祖国号召上山下乡。并且上山下乡也并非如现在反毛公知自以为是说的是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全面展开(据闻毛岸英就是毛主席培养的第一个知青,而当前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就是知青出身)。
可以说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消灭了“三大差别”(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带有非常积极进步的时代意义,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知青们不畏艰辛、吃苦在前、战天斗地…为咱们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难以磨灭的伟大贡献。看!上海知青广场落成时,三千名老知青代表共忆往昔时,有的是自豪而不是抱怨、是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颓废↓
但凡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人们,那些真有理想抱负的知青、那些毛泽东时代的过来人,都会纷纷起来捍卫那段伟大历史那段纯真美好的回忆。知青,并没有将上山下乡看成是迫害,而是财富,这才是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