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学今与通古
从原则上讲,应该先学今,再学古。从今人学起,是解决入门的问题,通古是解决提高的问题。今人是桥梁、是船舶、是向导,古法是高山、是大海、是目的。学今是为了通古,通过学习古人,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则是归宿。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学今人,就存在一个从师的事情,从师要从明师,俗话讲“闭眼投胎,睁眼投师”。 尤其是启蒙老师最关键、最重要,这往往决定你的一生。既投师,就要敬重老师,一门心思地去学。古代有天地君臣亲师之说,是所谓“敬师不到,学艺不高”,更 有“不敬师长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可见以前人们对尊师重教的重视程度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小时候学书法没有正式拜过老师,因为我祖父、伯父和我父亲的书法水平就很高, 我从小是更长辈们学的。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曾对我伯父和我父亲说,我再过十年一定要超过欧阳询,当时,他们还鼓励我说有志气、要好好学等鼓励的 话。但我发现说完后再一旁笑,这笑声里所隐含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并因此而深感委屈。因此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每天写五百个字,风雨无阻,即便病了,第二天也 一定会不上,到时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做到做不到。做到没有呢?做到啥呢?十年后,我发现离欧阳询越来越远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懂点书法了,于是我决 心再用十年,还是每天坚持五百字,又过了十年后,我才发现,欧阳询就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像一座大山一样永远无法逾越,今生不可能超越,来世也不可能实 现。当时我记得我伯父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是这么一句话“望山跑死马”。这我才明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清有陈铁翁刘,明有四大才子,元代的赵孟頫,宋有苏黄米蔡,唐有欧颜柳,之前还有钟张羲献,
每日一字:也(竖弯勾是主笔)
楷书的形体特点是“扁、斜、长”。“扁”是指字形上下低,左右长,“斜”是指前 两笔取斜势,“长”是指最后一笔长。主笔竖弯勾转弯处行笔要慢,就像汽车转弯一样。整体字形竖向为两个大的等分。行书中字形夸大了扁的特点,“而”、 “且”的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行书有两种写法。草书作为偏旁与单写是不一样的,要省略一笔。如“他”、“地”、“池”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