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偏见、冷眼:文科生饱受歧视,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
原创 高成儿 时拾史事
最近关于文理分科的讨论很多,小编把这篇旧文搬出来啦!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落下帷幕,现在的你,或者曾经的你,考的是文科呢还是理科呢?对于大多数读过高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数十年来,高中校园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似乎都对理科情有独钟。基本情况是,一栋教学楼,往往四五层都是理科班,文科班只有一两层甚至更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社会上耳熟能详的口号。文科分班前夕,部分上了年纪的理科老师,更是对文科嗤之以鼻:“文科?没用的!没用的!”“文科不就是背,有什么前途!”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理科呢?因为对理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事实上并非如此,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基于现实的考量。高中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传授知识,背后还有高考这个选拔机制。作为一种测评手段,高考的作用是分配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排名,将有限的录取名额进行分配。因此学生读书,往往带有功利色彩,学习是为了高考,为了考一个名校,将来好找工作,最终达到变现的目的。文科理科,哪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类似的诉求呢?毫无疑问是理科,理科的录取名额、录取率都远在文科之上。日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了,还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在薪酬排名前20的专业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类的;薪酬最低的20个专业中,大部分都不是理工类的。为了提高上大学的几率,增加变现的预期效果,学生和家长理所当然地倾向于理科。
查阅往年各省文理科录取名额,无一例外,都体现出这一现象,比如2018年河南高考,文科过一本线的人数是21887人,理科是100709人,几乎五倍;再看二本,文科97621人过线,理科266423人,几乎是三倍。至于录取率,同样也是如此,2015年,山东本科一批共录取67536人,其中文史类12303人,占文史总人数8.11%;理工类55233人,占理科总数19.6%,两者相差11个百分点。
文理分科的开端
既然明明知道,学文科,考上大学的几率更低,考上名校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会读文科呢?主要是两类原因,第一类是对文科比较感兴趣,政治、历史、地理学的好,对未来有充足的信心,千军万马有何妨?过独木桥的一定有我!第二类是迫不得已,因为理科学的差,完全看不到希望,只好读文科了,门槛低一些,至少不会交白卷。其实,对于文理是否要分科,以及文科理科孰轻孰重,中国历史上已经争论一百多年了。
早在宣统元年三月,学部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为文科实科折》,开启百年以来,中国文理分科的先河。奏折指出:小学堂不适合分科,但是中学堂的确有分科的必要。为什么要把课程分为文科、实科呢?
第一,客观上,文科、实科的差别是存在的,文科主要包括政法、文学、经学等等,实科包括农学、工学、商学等等,双方存在较大区别;
第二,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上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学会那么多课程,压力太大,学霸都不一定扛得住。“学实科者,尤其科学之纯熟,中国文学既难,加以科学又极繁重,果能于五年之内二者兼通,岂非甚善。”
第三,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的学生就喜欢文科,你偏偏让他去学理科,简直是赶鸭子上架,还不如杀了他,分科嘛,让喜欢的人学喜欢的课程,积极性有保证了。第四,分科有利于找工作、谋生,“主课内所学甚深,则谋生容易,为无力升学之学生计之,当亦甚便利也。”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面面俱到,相当于什么都学不精;专攻一点,可以学的比较深入,有个一技之长。以后要是没有升学,提前进入社会了,找对口的工作,挣碗饭吃,相对更容易些,不会沦落到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地步。
提出这个建议,学部是认真的,他们还把设计好的文科、实科课程表一并呈上;而且文科生不仅仅只是学文科的内容,还有一些实科的基础知识,稍稍兼顾兼顾。很快,清政府同意文实分科的之请,要求全国各地按照文件指示精神,予以落实。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省份提出了反对意见,引起学部重视。正要进行调整时,武昌起义爆发了,清政府随之垮台,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理分科胎死腹中。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文理不应分科。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此观点明确下来。中学阶段,文理为什么不能分科呢?因为中学时期分科,为时过早,容易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基础知识不扎实。文科生只学文科,科学素养缺失,逻辑性、严谨性不足;理科生只学理科,语言表达能力弱,人文素养缺失,眼界受限;还有,分科是为了把知识学深、学精,理科想要深入学习,甚至创建更多的理工类学校,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师资力量,以当时的经济水平难以实现;教育经费的不足制约了文理分科的开展。
无论是学部的意见,还是蔡元培的意见,不得不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想要完全说服对方,基本上也没有可能。《三国演义》开篇,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把它运用在文理分科的历史上,再贴切不过了。短短几年后,袁世凯政府又打起了文理分科的主意,什么是人才?擅长某个领域,就可以称之为人才,比如物理好,物理学家;文学好,文学家,没必要什么都会;而且中学分科,对以后升学也有帮助,你读理科的,就去上理工类大学,不是很对口、很顺理成章吗?这次分科同样没能落实下去,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便草草收场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916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痛批文理分科的观点,以为不可取;1919年,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又有许多校长要求实行文理分科,理由和之前差不多,都是强调术业有专攻,没必要什么都学。研读课程太多,顾此失彼,毫无意义。假设一个人毕业后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那么之前学的政治、历史很快就会被遗忘,既然如此,何必去学呢?学而无用,白白浪费时间。
1922年,民国教育部终于做出了改变,同意高级中学采取选课、分科制度,至于分几科,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定夺,大多数省选择分两科,即文科理科。在文理分科之初,到底是文科更热门还是理科更热门呢?与现在恰恰相反,是文科更热门,自古以来,中国都是重文轻理,清政府对待西方的先进技术,一开始也以奇技淫巧呼之,这里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当时文科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确优于理科,理科教育还是起步阶段,不如文科也正常。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大学里,文科生占七成左右,理科生只有两成多。
可是谁能想到,分科仅仅七年,新上台的国民政府又变更游戏规则了。大学有文科专业、理科专业,没问题,中学阶段不应该分文理科,于是教育部发文,废除文理分科,但是选修课依然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大学的经费上,压缩文科专业的投入,将其用于医学、工学、农学等理科专业。当时国民政府内外交困,工业水平落后,重要装备必需从海外购买;日本人虎视眈眈,大有吞并华夏之野心。发展理工科,冶炼更多的钢铁,生产更多的武器设备,有助于缓解统治危机,应对外部压力。经过几年调整,大学文科生、理科生基本上五五开。1940年,抗战紧要关头,国民政府又宣布实行文理分科;1948年,再一次废除文理分科。新中国成立前,文理分科已经是两立两废,最终以废除而告终。
重理轻文
1949年后,教育部再次开启了文理分科的新篇章。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为了发展重工业,中国以苏联为师,全面效仿苏联的教育模式。想要快速完成工业化,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分科培养,有利于缩短教育周期,尽快弥补相关人才的短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工业院校、工业专业建立起来,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等,一应俱全。50年代初,工业院校有38所,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其次为师范、农业、医药,都在29所以上。至于文科类专业,对工业化的作用不是很直观,因此被否定。具体表现为专业数量大幅压缩,规模减少,不少知名学者离开了原先的工作岗位。像财经类院校只有6所,政法类4所,语文类8所,远远比不上理工类。
经过几次院系调整,中国文科生数量已经锐减至10%以下。到五六十年代的大学,随便抓一个人,都是理科生。此后的几十年里,重理轻文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文科生就比较杯具了,考大学吧,录取名额这么少,必须达到顶尖水平才行,日常学习生活中,还要经受理科生的嘲笑与讽刺,家长的抱怨与不理解,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号,背后蕴藏着利益方面的考量,假如文科的录取名额是理科的九倍,人们就会改口说:“学好政史地,走遍天下都不怕”。
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文海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其中有言,当时中国文科生的数量远远少于世界其他国家,仅仅只占大学生总数的8.9%,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统计,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50个国家里,有39个国家文科生超过30%,换句话说,中国重理轻文的程度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随后他又在文中列举了文科生存在的现实难题,比如工作不好找、教育经费紧张,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改变现状:
“文、史、哲各系的毕业生, 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 很难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不少毕业生为了就业, 不得不抛弃原学的专业, 改行做其他工作。由于这些专业没有其他经费来源, 教师的科研条件极为困难, 生活待遇也较其他专业清苦。现在普遍存在着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 而文、史、哲研究成果发表之难, 更是首当其冲”。
之后的四十年,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逐渐增多,文科生的数量不断上涨,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人们对法律、心理学、哲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经管类成为热门,每年考研分数都居高不下。至于“文科不就是背”这样的观念,早就过时了,看看90年代、00年代的文综试卷,的确是背背就可以,选择题的题干都很简单明了,比如问你唐朝是哪年建立的?一条鞭法是哪个朝代的?背了就会,不背只能乱写。新课标改革后,单纯靠背的题目基本上已经绝迹,更多是靠理解、分析、运用,很多题目,就算是老师,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正确。要想在课本上找到一模一样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和前辈们比,现在的文科生,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点,但是与理科生比,无论是录取名额还是录取率,均远远无法与之匹敌。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映。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理科人才的需求量自然就大,日常生活中,理科生经常质问文科生:“你们能造出航母吗?能研发出芯片吗?”毋庸置疑,文科的确是需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数量上用不了那么多。近年来,对于文理是否有分科的必要,再次出现激烈争论。正方和反方的理由,与一百多年前的学部官员、蔡元培的基本一致。
不同主要是在社会背景,和晚清、民国比,现在的考生数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继2009年之后,今年再次突破一千万。制度上细微的改动,直接影响几百万个中国家庭,对于决策者来说,真是压力山大;然后这是在高考背景下的文理分科,有人说文理不分科,会不会加重学业压力,其实在高考框架下,不管学几科,压力都不会降低,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因为它是按照排名进行资源分配,无论试卷有多难,总有人排第一、排倒数,考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高的提升排名,除非所有人都考一个分数。为什么减负喊了几十年,越减越负?因为最终评价的标准是排名,不是学了多少时间,写了多少作业,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排名,学生、家长、老师就会怎么做,人都是现实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