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希望祖国母亲让我们国内儿女也能吃上零添加剂的健康食品 》这篇文章。写得好。有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至少说明,在相当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母亲是最爱孩子的,她们绝不会在诸如孩子食品的安全上面妥协。
可是,在“礼崩乐坏”的现在,许多大人,许多父母,包括母亲,由于各种原因,在保证让孩子吃上“零添加剂”食品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做法,却大不如从前了,不那么让孩子感到可敬和可爱了。
真的希望“母亲是最爱孩子的”啊!
把诸如“最爱孩子”的名声绑定在母亲身上的做法,是对父母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比坏摆烂”的一种有效分化和瓦解,把这种“好”放到母亲身上,是夫妻间“举案齐眉”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平等男女的方法,是恩爱夫妻在教育孩子上面的一种默契配合,是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种夫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理解,是先人在做人做事上留给后人的智慧财富。
在做好人和做好事上,孩子需要鼓励,大人和父母也需要鼓励。“母亲是最爱孩子的”这种说法,既是对母亲的鼓励,也是对父亲的鞭策。在家庭关系普遍失和,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大力鼓吹“母亲是最爱孩子的”,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有这种鼓吹,比没有这种鼓吹好,虽然现在的好女人,好母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也都大不比从前了。即便如此,大力鼓吹“母亲是最爱孩子的”,也比改为大力鼓吹“父亲是最爱孩子的”代价要小,也更富有智慧,也更能体现出母亲的自尊。
在大力鼓吹“母亲是最爱孩子的”这种事情上,母亲应该表现出应有的担当;父亲应该表现出应有的胸怀。如果父亲和母亲一个比一个自私自利,倒霉的是孩子,倒霉的也是父母自己。在这种事情上,没有什么“单赢”或“共赢”。为人父母的,即便是因口腹之欲而“添加剂”食品吃多了,脑子乱掉了,也应该千方百计地维持住起码的自救“智商”,也应该千方百计地保留住起码的自救“能力”。
物极必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人,越来越多的父母,在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上,已经开始觉醒了,他们对“预制菜”进校园的反对,就是一个这方面的例证。
该说的话是要说的,该做的事情更是要做的。在社会层面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在到处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今天,是不是可以做到只吃“零添加剂”食品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难。可是,即便再难也是可以做到的。同是在中国,为什么有其他人能做到只吃“零添加剂”食品,而自己却做不到呢?同在地球上,为什么有外国人能做到不吃“转基因”食物,而我们中国人却做不到呢?
“食品添加剂”泛滥成灾,归根到底是生活方式造成的。一般而言,普遍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许比较困难,但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相对比较容易,虽然此两者是互相影响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家里面有上学的孩子,至少可以在孩子们上大学之前,在18岁之前,在家庭范围内,通过让孩子“就近入学”,做到不吃“转基因”食品,做到只吃“零添加剂”食品。孩子年幼,尚不懂世事,但这样做,起码可以让孩子将来有机会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
在孩子上大学之后,在孩子18岁之后,在孩子离开家庭之后,由于有了至少长达18年的家庭熏陶,也至少可以提醒孩子自觉远离不健康的“添加剂”食品,虽然“零添加剂”食品或许有时没有“添加剂”食品“好吃”,虽然避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容易,虽然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不容易。
实践证明,值得庆幸,应该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在恶劣的食品安全环境下,是有父母可以做到以上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