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们不能总是让佛流泪》这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佛知道,人们不喜欢佛家的节制欲望,而喜欢魔道的满足欲望,只要给人们提供一个纵欲的佛家理论依据,人们马上就会穿着袈裟入魔。"这句话中说到了节制欲望和满足欲望。这些欲望指的是那些影响人们上进的不好欲望。
如此的节制欲望和满足欲望,在其他事情上也会出现,例如,在教育上。好的教育就是节制这些不好的欲望;坏的教育就是满足这些不好的欲望。
节制欲望和满足欲望也得有欲望可节制有欲望可满足。欲望从哪里而来的呢?有些是天生的,但可以肯定,有些欲望并不是天生就是的,而是后天养成的。非礼勿视听言动,就是为了避免一些后天不好欲望的出现并保持天之真。欲望出现了,再收回去就难了。避免这些欲望的出现是教育的根本。保持了天之真才可能把知识学好用好。
就像一些食物,起初,人们未必喜欢,例如,啤酒、可乐、方便面、等等,第一次接触它们时未必觉得好喝或好吃。觉得它们好吃好喝也是培养出来的。有些不好的欲望也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时,会有同学善意地不让其他同学知道一些不本不应该知道的一些事情;到了初中,会有同学有意让其他同学知道本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到了高中,会有同学引诱其他同学干一些本不应该干的事情;到了大学,这本不应该干的事情就普遍进入了"实操阶段";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不被潜规则过的可能性已经十分微小,人妖难分已经相当普遍。这是一个错误形成欲望、又无法限制欲望、最终妥协并满足欲望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实际上让人远离了天之真。学校教育,如果走向了其反面,就真的不是诲人不倦而是真的毁人不倦了。例如,学校本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地方,可是,一些本不应该有的败坏德行的欲望却在学校被培养出来了;又例如,学生本应该是喜欢学习有学习能力的,可是,经过学校教育的结果却是学生大都不爱学习了,大都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再例如,看似简单的体育教育更是如此。等等这些,数不胜数。
只有通过节制欲望才能看清自己真正的需要。面对这些欲望,好人会帮助人节制欲望让人学好看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坏人会满足人的欲望让人学坏丢掉自己真正的目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学好不易的人性弱点。坏人就是利用这一人性弱点达到其邪恶目的。坏人之坏就在于此。
不知好歹的人,总是让好人伤心,总是让佛陀流泪。
也许佛会流泪,但佛更会有"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问心无愧,因为,佛在的时候,在佛的伟大光辉照耀下,的确"风景这边独好"了。至于其身后的修正主义,至于其身后的无耻背叛、问心有愧、班门弄斧和技不如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随他们去吧,只要他们能过好,只要最广大人民群众能答应。但佛相信,"吃了二茬苦受了二茬罪"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答应的,他们迟早会觉悟起来。难道不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