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西方社会,不是一个国家优秀、人民伟大的证明,也不是用来提高自信心的工具。

  外国人没有国人这么看重诺贝尔奖,不像中国人有诺奖情结。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教授张弛

  开版语 冷眼看热闻,不一样的角度,讲述不一样的故事。保持对社会潮流的敏感,彰显理性思辨的犀利。我们想让你知道,生活的另一面,也许更好看。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8日揭晓,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2015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就盛传中国也有十多位作家获得提名,但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提名名单不实。可见,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情非同一般。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自颁奖以来,因其影响力大,奖金丰厚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高荣誉之一,获奖者大多视诺贝尔奖为一生中最大荣誉。

  但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对于这样的荣誉采取拒绝的态度,是天生异类,还是另有隐衷?在诺奖备受追捧的今天,他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给大众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最轰动的拒绝者

  萨特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让·保罗·萨特,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64年10月22日,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创作的《词语》。授奖的理由是他的“充满自由精神及探求真理的创作,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这位具有奇异思想的作家,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即刻向全世界发表了一个声明,拒绝接受此项桂冠。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已经“随风而去”,只有“未来在吸引他”。

  他不愿被“机构化”

  萨特觉得,诺贝尔奖丰厚的奖金对他而言是一种束缚,他不愿意被“机构化”,在萨特拒绝领奖的声明中,还有一段话颇令人费解,他提到了1958年第二位拒绝领奖的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他认为把奖项颁给一部在国内禁止而在国外发行的作品,是非正常行为,对《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未能获奖感到遗憾。这个声明含蓄地表达了萨特对诺贝尔文学奖评价标准的指责。萨特来访过中国,曾被称为“中国的朋友”。

  对于萨特拒绝得奖的消息这一事件版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张弛教授说,“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是真的。”萨特在得知自己获奖的当天就写了一封著名的拒绝声明,而后那封声明被翻译成英文发表在了《纽约书评》上。

  张弛说,不同于帕斯捷尔纳克出于政府的压力被迫放弃诺贝尔奖,萨特是真心实意完全出于自己意愿拒绝接受奖项。萨特在那份著名的拒绝声明里面提到,自己“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张弛又解释,这个官方,主要指资本主义的官方。萨特把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视为资产阶级的机构,代表资本主义的立场,不能接受、承认其价值。“萨特当时对资本主义已经非常失望,自1952年成为共产党同路人以来,萨特开始访问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社会主义的支持使得他对资本主义更加绝望,认为接受诺贝尔奖就等同于认同资本主义机构,和他们同流合污”。

  他是一个“真人”

  此外,张弛说,萨特拒绝诺贝尔奖和他自己的心境以及文学事业都有关系,他早年希望用哲学解释世界,而后用文学批评世界,后来希望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他的获奖作品《词语》是他的自传体小说,表达的正是对自己文学生涯的否定与失望,他认为自己的文学生涯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样的作品获得诺贝尔奖,萨特自然不能接受。

  张弛说,萨特的做法虽然极端,但是有其可爱之处,他是一个“真人”,能够坚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立场毫不妥协,能够批判荣誉与奖赏,表达自己内心所想,非常有勇气。

  他说,萨特当时算是非常特立独行的人,上世纪60年代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很多,左派的知识分子多少都有点这种做派。

  也有人觉得,把诺贝尔奖都视作资本主义体制没有必要。拒绝诺贝尔奖的风波当时也很快过去了,没有留下长远影响。

  最随便的拒绝者

  耶利内克称因身体不佳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理由是:“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而在得知自己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后,耶利内克并未如人们意料的那样激动。相反,她之后发表声明,正式宣布自己不会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该项大奖。她罗列了两条理由:第一,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第二,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

  耶利内克说,在得知获得如此崇高的奖项后,她感觉到的“不是高兴,而是绝望”。她还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杰尔·汉德克的。耶利内克并不认为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奥地利的花环”,她与政府仍完全保持着距离。她也表示,不会因得奖做任何的庆祝。

  最悲情的拒绝者

  帕斯捷尔纳克“被自愿”

  

  

  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作家,1958年,在苏联盛传《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将夺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却将它颁给了一位不受苏联政府和文学团体欢迎的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获奖的作品,是他的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由于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流露出怀疑和反感的倾向,被苏联各出版社拒绝发表。1957年11月,帕斯捷尔纳克请人翻译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发表。不久,该作品就被译成英、法、德、瑞典等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与此同时,苏联文学界则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在得知获奖消息的当天,帕斯捷尔纳克就给瑞典文学院发去电报,他的电文是“无限地感激,骄傲,感动,惊喜,不知所措”。然而获奖消息传到苏联后,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帕斯捷尔纳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甚至有被开除国籍的危险。

  由于诸多人反对,他只好拒绝领奖,在颁奖仪式举行之前,帕斯捷尔纳克用法文给瑞典文学院发了一份电报:“由于考虑到对此项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不得不拒绝此项奖颁赠于我,而我也不配荣获此项奖。请你们不必误会,请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快。”

  尽管如此,瑞典文学院仍然按照既定计划把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列入获奖者的名册之中,那笔巨款也按规定存入诺贝尔的基金中。此后,帕斯捷尔纳克终止了创作,两年后,在莫斯科郁闷病死。那一年,他70岁。

  鲁迅、胡适曾推掉提名

  

  

  

  

  这个诞生于1901年、跨越100多年的诺贝尔奖,在上世纪20年代就与中国作家发生关联。有传言说鲁迅曾经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又有人说这是谣言,真相究竟是什么?

  研究鲁迅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锡荣说,鲁迅确实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一封他给学生台静农的信可以作证。

  王锡荣说,“1926-1927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到西北考察,在北京遇见刘半农。他对刘半农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创作很多,可以去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来打破欧美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垄断’,斯文·赫定让刘半农推荐,刘半农就推荐了梁启超。斯文·赫定在看了梁启超的作品后说,梁启超的创作不合适,偏向理论,于是刘半农就推荐鲁迅。当刘半农问鲁迅愿不愿意参与评奖时,鲁迅却谢绝了。”

  1927年9月,鲁迅在回复自己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中说,“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鲁迅把诺贝尔奖看作一个很高的荣誉,他觉得,中国人目前还没有配得上得到诺贝尔奖的,还要很努力才可以。

  王锡荣说,胡适也拒绝过提名,“第二年,斯文·赫定碰到胡适,他向胡适本人建议诺贝尔奖的提名,胡适也谢绝了,或许也是受到鲁迅的影响”。

  观点

  外国人没国人这么看重

  张弛说,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西方社会,不是一个国家优秀、人民伟大的证明,也不是用来提高自信心的工具。除此之外,外国社会有很多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感兴趣的内容都不一样,不会上下一致,媒体关于诺贝尔奖的报道很快会被人忘记,媒体不会炒作,所以诺贝尔奖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而中国从上到下谈论的内容大体上都是相同的。官方重视诺贝尔奖的价值,相对西方民众而言,国人对于诺贝尔奖也会看重一些。

  张弛表示,外国人没有国人这么看重诺贝尔奖,不像中国人有诺奖情结,谢绝诺奖虽然罕见但也可以理解。“我1995年去法国访学的时候,和文学教授们提到1985年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竟然觉得很惊诧,都不记得法国有人获得过诺奖”。

  “诺贝尔的奖项中,文学奖尤其特别,不同的时期,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喜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只能算是某一段时间内比较优秀的作品”,张弛认为,不应该太把诺贝尔文学奖当回事。

  他说,“自从1901年第一次颁奖以来,一共有100多位作家获奖,就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也只有30多部作品愿意读,其他的都遗忘了。其实这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最终很多都会在历史中被人遗忘。”

  张弛还认为,除了奖项这种附加在作品上的“标签”,作品自身的价值更应该被关注。他认为,作品自身的价值评价有三个方面,一是完美性,一部作品完美地体现了题材。二是原创性,有没有写出人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写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三是精神价值,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给读者精神启迪。这三点只要涵盖一点,作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延伸

  还有谁拒领过?

  爱迪生和特斯拉

  拒领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912年评选出爱迪生和特斯拉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然而,由于两人的关系成了死对头,他们没有领奖。爱迪生投入很多精力去改良自己发明的电灯,努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当时没有高效的交流电动机,爱迪生在送变电方面使用的是110伏直流电。

  此时,特斯拉发明了适合交流送电的电动机,威斯汀豪斯公司随即将这项专利买下,在大城市中建立了交流电网,迅速推动着交流送电的普及。

  特斯拉以前曾经在爱迪生研究所就职,他发明的电动机带来威胁以后,爱迪生展开了积极的宣传攻势,声称交流送电方式十分危险。由于每年都有几十人在高压电线旁触电致死,这种说法对人们很有影响力。

  当时,刚好纽约州在寻找能够替代绞刑的更为人道的死刑执行方法,爱迪生为了强调交流电的危险性,便诱导威斯汀豪斯公司制造执行死刑的机器。但这项实验反而对交流电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使用交流电的电椅根本无法使死刑犯人一次丧命。

  由于上述原因,爱迪生和特斯拉几乎变成了仇人。特斯拉听说自己和爱迪生共同被选定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更是公开表示拒绝共同领奖。最终,19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明家达伦。

  越南领导人黎德寿

  拒绝和平奖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从1968年到1973年间曾举行多场公开及不公开的巴黎和平会谈。黎德寿曾多次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秘密会谈,使1973年1月27日的巴黎和平会议能商讨两越停火事宜。

  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北越南领导人黎德寿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国际社会对此嘘声一片。两位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因此辞职,黎德寿拒绝接受和平奖,他表示越南还没有实现和平。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杨悦仪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