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由政府办的,教师可以享受公务员的待遇),还是私立的(由教会寺庙办的),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 “现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现在应该是CD机吧),是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硬件均比起国内要求的“五机一幕” 相差较远。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幼儿 乐在其中。
日本幼儿园找不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琳琅满目的高档玩具,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社会似乎形成强烈的反差。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 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的充分利用周 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试想,当我们的世界被各种“高精尖”技术主宰的时候,当科技悄无声息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当世界各地零距离时,其实我们已经失去了生活的空间, 失去了自我,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如果说科技是毒品,它的确也会让人上瘾,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考量一下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其实,每个高科技的产物都是我们 现实生活中的一面黑镜。不说未来,先看看我们身边“我们膜拜谷歌和苹果,Facebook比我们的父母更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能够访问全球所有的资讯,但我 们脑子里却装不下超过140字的微博。”这不正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写照吗?于是我不禁置疑“究竟是科技服务我们的生活,还是奴役我们的生活”。
其实,教育也正是如此。正如英特尔公司前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所说“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当一切高科技手段即将充斥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教育”。(以上文字是来源于网络文章的整理)
高技术手段有时候确实对教学很有帮助。不过,如果过分依赖于高技术手段,会极大限制学生的想像和思维空间。这样教育出来的产品学生最后只是个会操作先进机器或仪器的低能儿,没有多少的想像力和思维逻辑。
有个伟人说,“计算机技术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伟人还是人,不是神,对教育的认识不足也正常。因此我们不能把伟人的某句话当圣旨。如果没有打好语文数学、 物理等等的基础,娃娃如何学计算机,如果真的学可能只是学点电脑或上网的操作。这些玩意,几天就可以学会,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吗。从娃娃抓起,搞不好,这些 娃娃整天泡在网上,耽误了学习,最后耽误了前程甚至毁了一生。
电视带大的孩子,性格往往有很大的缺陷,智力也会受到影响。你看,华德福教育是不给孩子看电视的。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一天到晚跟死的机器或仪器 交流呢,成人都可能出问题,何况成长中的孩子。当然,如果中医学堂要搞这样“先进”的教学,老师是最舒服的,拿个谍或软件一放,就行了。要买电脑或 ipad麻,是家长掏腰包。学堂连买课本的钱也省了。中医学堂不能这样做,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从体制学校走出来,要有多大决心,冒多大风险并付出多大 代价。因此,我们要对得起信任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比如我们尽最大限度减少视频的利用,尽量转为音频,确实要用视频的,也一般连续不超过十分钟,每天一共不 超过半小时。因为成长中的孩子,用眼太多,伤眼,《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肝。中医学堂尽量发挥老师的作用。老师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良好情商的培养也十分有 用。我们尽量用比死的机器先进十万倍的老师。
在小孩玩具上,我们也学习日本幼儿园的做法。太复杂的玩具,可能让孩子失去自我,失去了想像的空间,成为科技的奴隶。中医学堂的大院子有个大沙池,让孩子 玩沙。学堂就在小溪边,让孩子多玩水。有时候,也玩篝火。让孩子跳绳、玩铁圈、爬树等等。这些简单的玩具才是最能发挥孩子想像力的,因此大多数孩子百玩不 厌的。
沈文朋:教育不能做现代技术的奴隶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