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应该成腐败重灾区

高校不应该成腐败重灾区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不应该成腐败重灾区。

但现实由如何呢?

但奇怪,一个腐败重灾区里出来的证书居然还相当有”市场“。有”市场“,是因为可以带来利益。但这”利益“是”真才实学“吗?这”证书“在什么范围内”市场“呢?

多希望从学校出来的人都可以有真才实学啊。学校的价值在于把人培养好。如果做到到这一点。要它又有何用?纳税人的钱是来之不易的。牺牲健康、环境等等,好不容易挣这么点儿钱,就别再浪费了。

幸好人们难免静止、机械地看问题,否则,在此腐败的地方工作的人怎么会有人尊敬呢?看来,如果当前还有对教授的尊敬的话,也应该具体人,具体看。一概而论不好,不符合实际。自欺、欺人都不好。

评定职称或许没有错,但不要让如此多的”叫兽“混入教授当中,会坏了”教授“的名声。教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教授的名声是那些有才有德人创造出来的。占这些人便宜不好。当前,在职称系统中,有德不易,有真才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往往认为一些人只是没有德,其实才也没有。无德不可能有真才。无德有才是得以保留托词。德没有了,好歹还有些才,有保留的价值。

无德的,实践证明,完全没有保留的价值。保留了,贻害无穷。

其实,泱泱大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高校历史很短,它在人才培养中的真实位置和作用,还要看。更何况,高校和高校也不一样。这也得具体地看。

 高校至少要做到“不误人子弟”。如果收了孩子们的钱,带不好孩子,就不地道了。高校不腐败,是一个很低的要求。地位相对较高,而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这种事情是不可持续的。就是为了自己那点儿名声,也应该把学生带好。带不好孩子都做不到,是能力不足的表现。能力不足的人当大学老师不合适。

 

附原文:

本报讯(记者 雷嘉)教育部昨天公布2014年工作要点。除了万众瞩目的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于上半年出台,今年还是教育的立法年,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办法将出台,包括学前教育法、高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等。今年还将推进高校三公经费等信息的公开。

在立法和规章制度建立方面,今年将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推动职业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力争完成学前教育法、教育考试条例的起草工作。建立教育部和直属高校的法律顾问制度。推动985高校、211高校完成章程起草。制定直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制定普通高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在教育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将统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启动实施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高校干部任用、职称评聘以及“三公”经费,即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配备等信息公开。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