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读书无用论

百度百科:读书无用论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读书无用论是一种否定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思潮。“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极“左”路线,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把学者、专家等许多知识分子诬为“反动学术权威”,把成绩优秀的学生诬为“走白专道路”;贬低知识,摧残知识分子;同时,废除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导致社会普遍轻视知识,不尊重知识分子,学生普遍不愿读书,形成读书无用的社会思潮,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贻误一代人才的培养,给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1]
中文名
读书无用论
类 型
论调
流 行
大学生群体
出 现
所学无处用,所用非所学

含义概述

读书:在当下社会是指当前教育体系下的上学,是上学的俗称。由于古代的教育主要还是读书明理。所以要对“读书无用论”有充分的认识还需与古代教育对照着来理解。
读书无用论是某些人或群体在评价社会现象时,因为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自我难以理解或难以改变,而对读书(或教育、知识、学习)所持有的一系列否定态度和观点。
读书有用无用关键在于了解“书”是指什么书?“书”的作用是什么?古代读书,“书”指古书,不但是古书,更是有限的历代传承的经典书籍,那些是人类智慧的传承。由此,也就不难知道读书到底是干什么的,即“书”的作用是什么——读书在于读能让人明理修身的书,书的作用也就是让人了解祖先传承下来的经典中记载的宇宙真相,亦或是真实有用的经验。读书的目的本不是在于身外的财、物之类。将读书的目的放于赚钱获名获利,自然也就不能彰显书的价值,相反地由于对财、名、利的迷恋,造成对书的迷信,以致最后乱读书、读死书,各种各样的书也就被编撰出来,岂不知这正是走上了与“学”的相反方向。所以书有没有用,在于书的内容,而不在于“书”这个概念,书的内容符合“书”本意那就会发挥作用,违背了就慢慢丧失作用。
书的作用在于指导自身的修养,是帮助人弄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大自然或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这基础上才可以做出自身最大的发挥,创造幸福。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假如不靠记载有这些文字的书传承,作为一个普通人又怎么知道有这样一个提高自我的路径呢?所以书是一种指导,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书就是一个工具,通过文字了解古人的智慧。所以读书就更应该多读有智慧的书,而不能只读有知识的书。
然而读书无用论,由来已久,最古的主张者也许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的那句“以此言之,何学之有?”提出了对学习的质疑。而近代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则源自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认为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这一观点更发展成“读书越多越反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这也是热门的公众话题,也因此曾经贻误了一代青年的发展。《重庆晚报》报道,重庆高考报名人数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在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这就使得“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于是,新“读书无用论”渐渐在农村有“抬头”的趋势。
这些时代性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种必然,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什么是“书”的误解,对“书”能干什么的误解。古代经典其实是古人智者的一种人性、思想、智慧的传承,而如今的“书”早已变质,已变成人们获取利益的工具。人们把“书”当做一件开垦荒田的工具,那就大错特错了,开垦靠农具。当今社会的”读书无用论“正是因为”教育“沦为”培训“的结果。将”书“理解为了赚钱的工具,将教育理解为了培养某种技能的速成工具,正是当今教育事业的问题所在。
古代为鉴,弃书正是社会动乱的征兆,更有孟子有云:”上下交争利,其国危矣“,如今的争利欲望已经渗入到修心、修性的教育中,实为当今每个人需要高度警惕的地方。

思想来源

思想来源

“读书无用论”由来已久。最古的主张者也许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
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记在《论语》里(《先进》)。
读书有害的明证一
“这就是说,有了人,有了土地(社)、粮食(稷),还读什么书?有饭吃就是“学”了。书能当作饭吃吗?”
各位看官,这就是长期学习儒家经典导致的效果。满口胡言乱语。连起码《论语》都被曲解成这样。
读书有害的明证二
“这话是从一个人做官引起的,可见用意在于做官就是为学。孔子不赞成,也没有驳回。”
各位看官,这就是常期学习儒家经典导致的效果。读书只为了做官。还拿自己的心态附会到古人身上
读书有害的明证三
孔子的私淑弟子孟轲也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尽心》)
一捆竹简他才取两三条,公然说无书胜有书。诵读诗书的儒家祖师爷尚且有此论调,
各位看官,这就是常期学习儒家经典导致的效果。读书只会断章取义,来论证自己说法的符合历史。不提孟轲说这句话的背景是针对,“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读书有害的明证四
墨家后期明明对读书无用论的批判,墨家还运用归谬法,反驳了“非诽”(“圣人有非而不诽”)、“学无益”、“知不知”等谬论。可是被人诽谤成道家,墨家更是不必说了。
“诵读诗书的儒家祖师爷尚且有此论调,“绝圣弃智”的道家和“摩顶放踵”的墨家之流更不必提了。”
完全是不懂装懂,一无所知又爱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的对其他学术派别攻击。
由此可见:部分文人不但无用还误国误民。不是内行,冒充内行,打击同行,欺骗外行
这是两千多年前周朝的话。

历史来源

梁元帝焚书
公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俘杀了梁元帝。城破之前,梁元帝焚毁了他平生所集聚的14万册图书,火光艳天。以下乃据说:
当西魏人问他为什么焚书时,他说:“读书破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史载:梁元帝“性好书”,常令左右读书,昼夜不绝。虽熟睡,卷犹不释
承圣三年(554年)十一月,西魏围攻江陵,他在晚上巡城时,犹不忘读书。城陷,元帝入东阁竹殿,命亲信焚烧平生所搜集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自赴火,宫人左右共止之。
梁元帝始终沉迷于书本,继则却又将书全部焚烧,让人实是极不可思议?除了先羞成怒,头脑发昏,还能作何解释?
因为萧绎是以身作则,误信学习有益论,糖衣炮弹而追悔莫及。深刻的体会到书中知识的虚幻与噩梦,迷恋于书本勾勒的美好世界,按部就班的去做,可是等到事到临头,方才觉悟,不亦晚矣!
抱着抗争的态度,所以焚书,为是抗争二字,要剔除孽种以免贻害身后之世也。
萧绎自以为是在替天行道,铲奸除恶,自量后世少一分两汉书籍,便少一分读书人,少一分读书人便少一分愚民。希望回到那没有充斥尔奸我诈的书本的原始社会中去。
萧绎的焚书是在个人陷入绝望境地而做的非理智之举,与秦、清等朝代为愚民而强令焚书有本质区别,因而后人也往往对其此举抱以宽容的态度。但从客观角度看,大规模的焚书必然是一场文化灾难。可以想见,一个醉心于文学痴迷于道统的皇室的浩瀚藏书中定然有一部份民间罕见甚至全国独一无二的珍贵典籍,这些珍品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对文化而言,无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后世有人说其罪甚于项羽之焚阿房宫。毫不知情。
书本只是个无生命的载体,既有好人读书来学习,也有坏人读书来学习。书本也是人民对祖先的既往的记载,道听途说,歌功颂德,反映了制造者的感情,或者是对过往的一种感知,或者是对未来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夏商无书,却有鼎,书本的出现是大势所趋。萧绎对未来出于绝望失去信心下,做出来焚书这种看似不理智,实则理性的举动,当代不亦有不少民谚,俗语,非礼之言,由于难登大雅之堂而被国民迫不及待的加以改造,唯恐人有闻。其实是一样的心理。历史毕竟是历史,任何历史都不会重复两次。正是由于梁元帝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继而对后人,失去了信心。正是因为某些国民对自己民族有着难以启齿的自卑与怀疑所以才不厌其烦的把祖先留下的东西破坏掉。混淆他人之视听。所以说读书有害亦不为过。读书者,所以会毁书,由于不爱书,贪图别的东西,毁之是必然的事,书本是死的,不保证教的东西是真实可靠,一切还得看读者自己的慧根。 
“读书无用”实指书生无用,文人无用。此论也是由来久矣。试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的,一千年前的五代时期的一些“妙人妙事”。
五代的国号是梁、唐、晋、汉、周。除第一代以外总是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古。若再有第六代,那应该是殷商了。不错,接下去的是宋。春秋时的宋国据说是殷人的后代。只不知赵匡胤取国号时是否考虑过这一点。照国号看,这些国君应当是“信而好古”的。然而不然。这都是文臣的主意。后唐明宗即位时,有人建议自建国号。这位皇帝问:“何谓国号?”(卷二七五)他“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同上)。这才“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同上)。选出来的便是翰林学士冯道。他是历事四朝,历来挨骂的,当时却被尊重如圣人。他官大,名大,其实不过是“以备应对”,起点咨询作用的无足轻重的人。他自己也说:“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卷二八七)不过有时上上条陈提点意见
古代的读书无用论 古代的读书无用论
罢了(《通鉴》里记了他的一些意见)。后唐明宗是沙陀族人,不识汉字是不奇怪的。刘邦、项羽是汉族人,也是著名不读书的。
后晋一位掌权大臣说:“吾不知朝廷设文官何所用。且欲澄汰,徐当尽去之。”(卷二八四)胡三省在这下面的注中大发感慨说:“呜呼!此等气习自唐刘已为文宗言之。……非有国者之福也。虽然,吾党亦有过焉。”(同上)他说的“吾党”就是“我辈”,指的是做官的文人。他说不必怪武人(“夫何足责?”),而怪文人自己,有点自我批评精神。
五代的后汉时,大官们曾吵过一架。一个说:“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另一个说:“无毛锥则财赋何从可出?”(卷二八九)这后一位是管财政的。在他眼中,“毛锥(笔)”的用处也就是收税记账。他不算是“文官”。所以他同样“尤不喜文臣。尝曰:此辈授之握算,不知纵横,何益于用”?(同上)因此他给文官的“俸禄皆以不堪资军者给之”(同上)。俸禄大概是实物,不能军用的才给文臣,而且故意高估价值,实际是打了折扣。(“吏已高其估,章更增之。”)除这个“毛锥论”以外,还有个理论。后汉高祖任命的一位最高掌权大臣“素不喜书生。尝言:国家府廪实,甲兵强,乃为急务。至于文章礼乐,何足介意?”(卷二八八)这实际上是孔子早已讲过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国家有了粮食(廪实),有了武器(兵强),老百姓还能不听话信从吗?所以商鞅相秦,讲求耕、战。可见所谓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为什么武人不喜文士?为什么胡三省要文人自我反省?五代的后汉一位武官“尤恶文士。常曰:此属轻人,难耐。每谓吾辈为卒”(卷二八八)。文人瞧不起武人,当然要挨骂。可是顺从附和也不行。后梁太祖还没当上皇帝时,曾和僚佐及游客(门客之类)坐于大柳树下。忽然他说:这柳树可以做车毂。有几个游客便跟着说“宜为车毂”。这可遭殃了。这个未来皇帝“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他随即“顾左右曰:尚何待?”于是“左右数十人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卷二六五)不但武人,文人也自相攻击。有一位官员“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恶缙绅之士”。他趁那位未来皇帝大杀朝士的时候建议:“此辈尝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同上)被杀的都被“投尸于河”。这个建议人“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时人谓之鸱枭。”(同上)也有不这样的,处境就不妙。后晋时一位大臣(节度使),“厚文士而薄武人,爱农民而严士卒,由是将士怨之”(卷二八一)。结果是引起了一场兵变。
以上这些不过是从几本《通鉴》里抄出来的。若不嫌麻烦,大翻典籍,“读书无用论”的传统恐怕是代有新义的。不过分析起来,认“读书无用”者即认书生无用者,也只有两派。武官不喜文官是一派。文人也不喜文人是又一派。后一派中,不仅有讲政治经济实用的瞧不起“舞文弄墨”的,还有“文人相轻”的。
上溯到孔、孟,可发现他们和后来的不一样。孔老夫子很重视学习。《论语》一开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头便是“学而时习之”。以后又多次讲为“学”。不赞成读书的子路也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他否定书,并不否定学。除此处以外,《论语》中没有再提到“书”。读的书好像只是“诗”。写定了没有,也不知道。《孟子》里有两处提到“书”。一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一是“颂(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万章》)早期“读书无用”的宏论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书少。二是书不可靠。
书少。孔、孟当时的古书还是刻在竹片上的。也可以写下来,例如“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孟子》的长篇大论不像是刻竹简。不过直到汉朝还是帛和简并用。书的抄写、保存、传播都不容易。殷商的甲骨卜辞在春秋战国时大概已埋进土里了。口传和有文字的书是《诗》和《书》。所以《论语》多次提到学“诗”。《孟子》才提到读“书”(《尚书》)。这两者一是文,一是史,不是两者合一的史诗。《论语》说“文献不足”,说“史之阙文”,好像《尚书》还未成书。只有《述而》中一次提到“易”(“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不知是不是《周易》这部书。《春秋》是孔子时才有的。古时不但书少而且多半口传,所以《论语》中记载,有人问孔子的儿子学什么,以为圣人可能“私其子”,另有传授(《季氏》)。从春秋到战国,大约书写工具有发展,书多起来了。这才有“其书五车”之说,而孟子也才有“不如无书”之叹。书少,自然“为学”不能仅靠读书。学,靠的是经验。重口传,不重“本本”。
书不可靠。不但孟子引了《武成》,说明其夸张,也不仅是《庄子》中“寓言十九”,就是在《孟子》这部书中,就有很多故事难说真假。乞食的人竟有一妻一妾(《离娄》),且不说,以《万章》一篇为例,其中舜的故事成批,一个接一个,上继尧,下接禹,很完整。子产的故事活灵活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伊尹的故事中自吹自擂:“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也。予(我)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百里奚自卖自身当宰相的故事也有说明。孔子、伯夷柳下惠都有故事作为孟子讲道理的佐证。孟献子晋平公齐景公以及缪公对待子思的几个故事也是这样。孟子又说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说是“好事者为之也”。又说舜的一个故事荒唐,“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国东部靠海,是“百家争鸣”之处。那里的荒诞之说也不会仅邹衍一家,早有此风气,所以孟子把荒诞派这顶帽子送给齐东人。《孟子》中故事不少,《万章》篇更是故事集。
古书中故事多,不足为奇。这是古人的一种思想模式,或则通俗些说是思想习惯。用故事讲道理,故事就是道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但在中国特别发达,长久而且普及。也许因此佛教进来后其中故事流传很多。中印思想习惯有些不同,故事转化也快。“太子”出家的意义在中印双方大不相同。这和“读书无用论”也有关系。因为故事多,寓言多,习惯用隐喻说话、写文,所以就不是事实,不可靠了。不是事实,又不好懂,当然除了吃饱饭的人以外谁耐烦去猜哑谜?何况汉字最少要认识一两千才能读书,还不一定懂。(其实拼音文字要记的词更多,并非一拼字母就懂。各国都一样。)
早期古人不过说:“何必读书”,不尽是“信书”,后来的人一再提出“读书无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用论”,重点却在一个“用”字,而且着重在读书的人无用。这好像深了一层,其实所依据的是一样。不识字,不读书,照样当皇帝,做大官,指挥兵马,富可敌国。识字也不过记姓名(项羽说的),记流水账(包括《春秋》记事和给皇帝编家谱)。书,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读书常和挨饿相连。但是有的书还有用。萧何收秦图籍,知道了各地出产,能搜刮多少。这些大概是《禹贡》一类,记下“厥土”,“厥贡”,所以对于治国有用,而且是“速效”,能“立竿见影”的。不过这类“图籍”好像不算正式的书,只是档案。萧何也不是读书人。靠读书吃饭的儒生、文士,除了当“文学侍从之臣”以外,只有“设帐”收几个孩子教识字。这怎么能吸引人呢?孔、孟是大圣大贤,都没有说过“读书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的歪诗本身就不像是读过多少书的人作的。
不论孔子和子路讲的“学”是什么,“学”不限于读书倒是真的。秦朝规定“以吏为师”。官吏就是教师,教“律法”。口口相传,照着样子做,依靠经验,不就行了?可是书总烧不完。中国的书口传笔抄,到唐末才印出来。五代还有活字版。印刷术兴起,冯道才建议刻“九经”。宋代起,刻板和传抄并行。口传的还有,只是秘诀之类了。奇怪的是当晚唐、五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读书无用论”正是兴旺之时,为什么印刷书的技术偏偏会发达起来?难道是,读书无用,印书有用;在朝廷上无用,在民间反倒有用吗?书是有用的,但用处不在给人读,尤其是不在于给人读懂。多数人不识字,也要书,例如流通佛经就有利益。大乱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并不缺少书,兵火中一烧再烧,也没烧完,正像大乱的战国时期书也大发展那样。这是什么原故?为什么总不缺少读书和作书的书呆子呢?书对他们究竟有用没有?有什么用?古来读书人是极少数,处在不识字和识字而不读书的人的汪洋大海中,而竟然从“坑儒”以来没有全部“灭顶”。“读书无用论”两千多年未绝而读书还在继续。这些坚持读书的极少数人究竟迷上了什么?世上竟有迷上“无用”的人?
恐怕实际上“读书无用”并无此“论”,也没有“书无用论”或则“书生无用论”。讲实用者对于能为我所用的书,对于读书而能为我所用的人,当然绝不排斥的。司马光的《通鉴》(原名《历代君臣事迹》)不是以“资治”之名而传吗?几千年来,有人识字读书,有人识字而不读书,有人不识字不读书,有人不上学读书而跑书摊买画报看,各得其所,并不都是书呆子。不是个个人都那么打算盘讲眼前实用效益的。冻饿而死的“卖火柴的女孩”不是还在亮光一闪中得到安慰吗?有书就有人读。谁知道有没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见得。

发展历程

近代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在文化大革命中比较流行,人们常把它说成是文化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大革命的产物。“读书无用论”的基本思想是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文化大革命中这一观点更发展成“读书越多越反动”。普通老百姓相信“读书无用论”,反映的是一种缺乏远见卓识的近视的小市民意识。作为社会宣传“读书无用论”,则是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但在新世纪“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其表现是“不读书一样赚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读书无用论”之所以又能抬头,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但其后果是既有损于国家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这一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文革期间的读书无用论
1968年秋“停课闹革命”以后,由于“智育第一”、“分数挂帅”、“白专道路”等受到猛烈批判,大中学生毕业纷纷上山下乡,学校教学秩序仍然混乱,且以政治(毛泽东思想)为主课,基础知识被大大削弱,社会上出现在校生不愿上学认真读书的思潮。是对文革文化的一个测试、肖像。提出书读得愈多愈反动。
比较典型的想法是,即使大学毕业也要三个面向,留不了大城市;既然要插队落户,当农民捏锄把,能写写算算就行了。读书还有啥用场,反倒落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的骂名。而且无论来了什么样的运动,总要担着一分心──因为以往的“右派”、“反动学术权威”,都与被认定先天缺乏革命性的知识分子(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挂着钩。
这种思潮当时被概括为“读书无用论”,1969年到1972年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并上纲到是刘少奇“读书做官论”变种、封资修世界观毒害的高度,给予训斥。但由于社会大环境未发生根本变化,继续居于主导地位,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情绪和生活-志业选择。大学恢复招生(知青可以通过上大学回城),曾使得读书空气一度复苏,进学、励志之心重燃。但后来的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批教育黑线回潮等运动,很快又搞得师生双方都人人自危。
“开门办学”、“厂校挂钩”的教改,任军训、学工学农、政治学习、大批判冲击专业知识学习;课程设置也加重政治课、削减专业课,忽视基础性教育而片面强调实用性,把物理、化学合并为“工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工基”);用毛泽东著作、大批判文章代替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用简单化的实用知识代替细密、科学分类和体系,由教师、学生、工军宣队和领导组成的“三结合”班子编写教材;让大批判贯穿教学,实行师生互教、工农兵上讲台,用实际操作、开卷考试代替规范考试;大学学制减到二到三年,中小学合并为四四制(8年)……教育内容稀薄、残缺,也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为“教育黑线”平反,恢复技术职称的评定……时代主题变化,社会时尚转向,这一思潮自然销声匿迹。
20世纪中后期的读书无用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上从事简单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第一批人通过简单的市场经济而得到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当时的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改善,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不满言论,形成体脑倒挂现象,也导致了读书无用论一时的盛行。
21世纪至今的读书无用论
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大潮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2000年代前后在教育费用猛涨(10年涨了20倍)、就业低潮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使得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负债读书、还债无望,初中生流失、辍学现象严重。是为农村的读书无用论现象。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暴增。相反的,社会上可供提供的工作职位的增长却跟不上毕业生数字的增长,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时有出现数百人抢一份工作的景况。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一些地方大学生的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课程。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恶化的原因除了大学生本身数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由于学术腐败与应试教育而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日益低落,加之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时候大学生已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
在就业形势恶化的同时,中国大学的学费却急剧上涨,很多学生家长已难以承受。加之中国大陆的股票等资本市场交易极为活络;社会上所谓的“暴发户”日增,相对而言知识分子地位下滑,也是读书无用论的成因之一。
有人概括说,1960、1970年代是政治权力扼杀教育,2000年代则是教育产业化和多数人群被边缘化造成的经济困境扼杀教育。
新的读书无用论
2013年的《中国蓝皮书》其中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报告称,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的例子是,只有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即使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用不到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应用实践性技能,学校教育未能提供,这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而许多毕业生感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帮助不大。
此种情况反映在研究中为,专业课成绩好坏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没有太大的关联,并且对于毕业生随后(毕业7年内)的收入增长和职位提升也没有正向作用。
它导致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对学校教育不满意,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无用,对专业课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学外语、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等方面。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教学内容常常基于教师本人兴趣和专业知识,而较少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学校的业绩考核迫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发表论文和申请研究项目,从而忽略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此项研究的负责人说。

形成原因

一、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一直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工为主,即处于朗教授所言6+1中的最低端那一环,品牌、物流、创新、资本运营等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国说穿了就是世界加工厂、世界民工;所谓优势就是低成本(血泪工厂、廉价土地、无创新、GDP导向等)竞争,继续维持在这个阶段,高素质人才必然无用武之地,搞创新没市场没效率,大学生当然不如技术工人。
二、本应体现公平的“为人民服务”相关部门,垄断资源变本加厉的掌控高校毕业生分配走向,“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已成潜规则,泥腿子官员拿高学历充门面通常是手到擒来,先天命门在手,凭你寒窗十年又有何用?
三、教育、就业推向市场化所带来弊端影响深远,政府搞大聪明省钱,然而学校为了搞自救、创收必然费尽心思,首先是提高学杂费,然后是扩招,总言而之一切向钱看;其结局是,扩招带来生源良萎混杂,师资质量下降;市场化导致教授考虑的是名声和银两而非学术,学子们耳熏目染社会恶习自然以为拉关系、搞小聪明为首;竞次原则必然被优先首选;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多数为子女教育不惜节衣省食甚至于举贷,换回来的是毕业即成次品下场。

众说纷纭

不要让读书无用论再找到市场
发出“读书无用论”呼声的主要是农村。很多大学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与其得到的回报差异太大,前者过高,后者过低,在一定时期内,很多大学毕业生连接受教育的本钱都赚不回来。本着不在没有收益的事情上投资的理念,一些农村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却在高考前结束了学生生活。
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老百姓心中却变为“上大学改变命运”。在计划经济年代,上大学意味着户籍、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这点对农村学生尤为重要。大学是精英教育,上大学等于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现在不同了,上完大学却感觉一切都回到起点,工作要自己找,收入还不见得比打工的多。大学已经变为大众教育,但老百姓没有意识到,还在“改变命运”或“改变不了命运”、“上”或者“不上”之间摇摆,计算着性价比。
读书真的没有用吗?任何人都承认,一个人如果多读点书,提高素养,那么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样智力水平的人,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个人从事同样工作时,成绩一样,一旦工作变得有挑战性,读过书的人就会脱颖而出。读书依然有改变命运的力量。当然,这种力量的显露需要机会,有的人也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许得不到这个机会,但不读书意味着机会来了,你都无力把握。
上世纪80年代,“读书无用论”害了不少人,当分配制度日趋合理,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读过早放下的书本。可以想见,今天的"读书无用论"也会造成恶果。老百姓算经济账有自己的道理,甚至是苦衷。但教育投资是一生的投资,不要被眼前的利或弊蒙蔽才好。
万人弃高考无关读书无用乃现实所迫
万人放弃高考,难道果真是读书无用论造成的吗?通读了新闻便觉,把板子完全打在教育体制身上,或把矛头直指读书无用论,是有失公允的。首先,重庆上万人放弃高考,有着不同的具体原因。正如重庆一名招生负责人所陈述的三种原因,一是有的农村孩子迫于无奈,想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人认为,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三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作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纵览这三种原因,其实与读书无用论都扯不到边。第一、第二种原因,无奈的现实之下,也算是考生及其家庭的某种理性选择。第三种原因,这些劝阻学生参加高考的学校,尤其应该受到批判,这种功利化的政绩思维,凸显了学校的冷血和残忍,而这更与读书无用论无关。
本来,中华千年来弥漫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因而,万人放弃高考尤其值得反思。首先,为何有一些学校利欲熏心,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置学生权益于不顾?其次,当今教育消费畸高,无论复读还是大学学费,都让贫寒子弟望而却步。最后,就业形势的确严峻,这自然让善于盘算的家长,思考读书是否值得。此外,教育资源城乡不均,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拥有的机会不多,从而选择放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弃。因此,万人弃考,并非读书无用论抬头,实乃无奈现实所迫。
不是读书无用是高考无用
大多数人都知道读书是有用的,不论社会现实、家庭状况如何,读书都是有用的。高考,大多数人也一定这么认为,参加高考、去上大学对孩子的一生是有帮助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教育,从高中到大学完全是两种教育。之前的是老师管理、家长督促,整个人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听着话出来的,受的熏陶都是要考高分,我全班第一就是比你牛B。到了大学完全变了,就是北大、清华他们的老师也不会督促着你让你学习了,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大学会督促你的,就是把每门必修课过了,于是,考前复习成了潮流。平时不学,考前复习,好点的大学还是这样。差一点的就成了,从不学习,考试作弊了。为了毕业,就得应试。应试教育,到了大学依然束缚着孩子们。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毕业出来了,不知道自己四年学到了什么,不知道自己会什么。如此,谈何工作?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就是为了上大学么?而大学究竟有多少用呢?
多数的工薪阶层,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以为上了大学就有了一切,谁知上了大学就是去了一切。大学生们住在一起,抽烟上网玩游戏一个都不会少,你的孩子是农民的儿子,家里没钱,照样可以学会,贪图享受吃喝玩乐谁不想啊。在大学里,正儿八经学习的人,少。有人说,大学里很多人都在学习,可你知道学到的是什么?
网上流传一句话:“四年过去了,大学提起裤子冷冷的说:你可以走了,把青春留下,直到那刻我才明白,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大学无用。不说大学里那些书本上的东西有多陈旧,不说德志体美劳大学培养了那点,单说说大学让你学到的那些肮脏的东西:想读研还有潜规则,想过科还得去送礼。有人说说的太片面,具体是什么样子,大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学生最有发言权,不要让他们等到毕业了以后再后悔高考的无用、上大学的无用,那时可真是晚了。
爱一个人,让他去上大学吧,那里是天堂。恨一个人,让他去上大学吧,那里是地狱。
不是“读书无用”,是“高考无用”;不是“高考无用”,是“大学无用”;不是“大学无用”,是我们的教育“无用”。
南怀瑾为什么提倡读书无用论
南怀瑾:我还发现读书无用论,拿到博士没有用,将来博士会越来越多。为什么我提倡读书无用论?我发现中国的经验,包括我在内都是乡巴佬,乡下的小孩子出身,因为读书害了自己一辈子。读完了以后,说名满天下,骗人的,对地方上、家乡一点贡献都没有。你看乡下的老太太,老头子,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孩子读书,读完了以后就到城市来了,到城市再也不回乡贡献了。所以我主张大教授大学者统统回乡去教小学。否则,这个国家不得了,知识越普及学问越没有了,社会越空虚了,农村破产,没有人才,这不是读书无用论吗?此其一。
第二,书读多了的人,什么都不肯做。然后游手好闲,专门吹牛,实际上一点事都做不好。尤其,女孩子们书读多了,嫁人都困难。因为一定要嫁一个比自己学问好,比自己高一点的,实际上,学问好的不多啊!
所以,我常常鼓励大家读书要注意,中国人讲的,读书有个目标的,我们当时就受这个思想的影响。中国讲教育,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像我当年读书,我的祖母就吩咐过我,孩子啊,读书可以,千万不要做官。我说为什么啊?“一代做官九代牛”,做了一代官,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九辈子要做牛做马,回报给老百姓的。所以读书可以,不能做官。
我们中国古代讲读书是什么呢?《朱子治家格言》两句话,我们都背的:“读书志在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圣贤”,读书的目的是准备做尧舜,学大禹王一样,建设国家。所以“为官心存君国”,古代我们受的教育,做官是报效国家的。
三十年前,有一个学生,师范大学的博士,我也是他的指导老师。跟我很久了。有一天他跟我谈起来,说很多教育家坐在一起谈论,大家都说,这个教育怎么得了啊!我说不要讲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说没有问题啦,你们老的不要担心,我们死了以后太阳照样从东边出来,不会西边出来的啊。不过教育有问题,有个学生拿到博士,他说,老师啊,教育目标在考试。我说你讲得对,这句话好讽刺啊!
你看当下的教育,小学生背的书包那么重,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尽玩的。我能够向你们报告得出来的,都是十一岁、十二、三岁的学问啊!那时读书都是背的,书背完了就玩,到处玩,哪里像这么辛苦。所以我八九十岁了,有时候晚上看报还不戴眼镜呢。你们那个灯光太亮,把小孩子弄得都架着眼镜,这个国家一旦有事,这些人怎么出来当兵打仗啊?然后报告敌人慢点放炮啊,我眼镜还没有戴上,那行吗?所以都是问题! 你看为了考试,小学读的书到中学没有用了,拼命考,还补习,中学读的书,到高中没有用了;高中读的书,到大学没有用了;出去留学,就更没有用了。你看读书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当年的教育方法,十几岁读出来的书,一辈子有用,越老越好,越熟越好。读的书啊,幼儿园开始,“小白兔,两只耳朵跳三跳”,跳六跳也没有用啊!这个背了干什么用啊?
家长们也不懂,拼命鼓励孩子考好的大学,大学考取了,留学回来,读博士。我说你们博士有什么用啊?你看今天社会,所有的博士都是给那个“不是”用的。那种人什么都不是,格老子我有钱就可以请你一百个博士。对不对?所以是读书无用论吧?读书的目的不在学位啊!我们读书,教育没有宗旨。
这个学生一提说教育的目标是考试,我说对了,怪不得。台湾当年也是同我们一样。喜欢外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结果没有用。因此,台湾有个老辈子的公务员,最后死了。死以前写副对子拿来给我看,我说真好:
为五斗米折腰 三卡三考 丧尽气节
领百万元滚蛋 一分一厘 了此残生
读书出来拿到博士做官,就是为了一点薪水,五斗米是待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晋朝陶渊明那个时候的待遇,是一个月五斗米。折腰,就是跪下来给人家行礼。“三卡三考”,形容台湾当年,“三卡”,早晨八点钟签到,有个卡片的,下班也要签卡的,审查你。“三考”,小学考中学,中学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考留学,留学回来做公务员,三年一考试,才能够升上去,把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
然后,到老了退休,“领百万元滚蛋”,最后退休了拿一百万元,“一分一厘”,放在银行里拿利息,“了此残生”,是这么过一辈子。这是知识分子!虽然好一点啦。可是,我看来也差不多。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
当年明清考的文章,就是大家都骂的八股文。我问这些学者,你们光骂八股文,八股文章你懂不懂?我看没有一个懂。我说你看都没有看过,八股文章你不要轻视不要骂喔,我说也蛮逻辑的,有他的文学。所谓八股,一个题目,你看准了题目的内容是什么,第一个先说正面的理由,再加上反面理由,两股了;然后第三股综合起来。所以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八股文是不好,我们当年也骂,所以有两句话,“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考试是消磨天下英雄气。联考也是消磨天下英雄气。过去用功名把天下英雄消磨了,天下英雄还只有十一二岁而已!可是已经把他的头脑、眼睛都消磨了。太可怜了!这个教育,我非常痛心的啊!
假使我来搞教育的话,我是快要死的人啦,当然是假使。把这个教育制度,这个学校统统废掉,不要浪费钱。有最好的办法,不浪费钱,而每个培养出来的是人才,那是真办教育了,这个闲话不说。
马云演讲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其实,马云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并非“读书无用”,而是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劝年轻人不要迷信读书,不要读死书,不要天真地将读书与成功画上等号,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去追求。这种意思,很容易就被人断章取义了,被一些喜欢标签化的人贴上了“读书无用”的标签。社会中本就流行着“读书无用”的撒娇、抱怨和愤懑,而当这种论调从一个公众崇拜的成功人物嘴中说出来时,似乎就更有了说服力,也更有了对知识和读书的反讽意味。
这种对马云意思故意的曲解,断章取义借马云之口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兜售“读书无用”的私货,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误导年轻人,是很不负责任的。 [2]

相关事件

“读书无用论”释放危险信号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苦心巴力供出一个大学生,理所当然地希望能有高回报。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人并没有如乡亲们所期待的那样出人头地,而是在城市里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无力反哺供应自己多年的家庭不说,买房结婚时甚至还需要年迈的父母再接济。相比之下,还不如一早就辍学出去打工的过得好。这样的结局,确实让人辛酸和无奈,而辛酸、无奈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必须搞个明白。
其实,读书肯定有用,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公理。“读书无用论”的背后,是一个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新华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学费10年上涨20倍,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却不到4倍。还有一项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正如政协委员孙继业所言,“我国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的国家之列”。所以,就其功用上看,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书变得“不值得”。
读书改变命运,农家子弟读大学四年,花费数万、数十万,能改变命运吗?如果找工作还得拼爹,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业已证实的情况足以说明,“萝卜招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发展成了“萝卜开会”。
教育,是公平的起点。教育,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希望。但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越来越成为农村学子的奢望。上大学成“赔本买卖”,是我国农村寒门子弟向上攀爬以期改变命运的一个辛酸剪影;“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3]
参考资料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