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VIE这双筷子

讲讲VIE这双筷子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叙述VIE结构的起源、常见的交易结构、避税地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管辖等,可对VIE结构有更加直观认识。

作者简介:三折人生,资深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致力于以漫画方式解读金融问题。


V-I-E,not VIP,ok?


VIE指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也称“协议控制”,即境外上市实体与境内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运营实体,使该运营实体成为上市实体的可变利益实体。

哦,VIE就类似于筷子的诞生过程。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开始使用筷子。但当时叫“箸”。“箸”和停住的“住”谐音。

所以就改叫“快”,由于一般为竹制的,宋朝的时候正式叫做“筷”


不好意思,说岔了,绕回来。

我们通过拍脑袋来模拟下筷子的诞生过程。

出于主权或意识形态管制的考虑,我国禁止或限制境外投资者投资诸多领域,比如电信、媒体、科技、互联网产业等。

这盘鸡肉不是谁想吃都给吃的。

那怎么办?

来,我们看下VIE的架构:

BVI指英属维尔京群岛(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海外离岸投资中心之一,是国际著名的避税中心。

CI是指开曼群岛(The Cayman Islands ),得名于此地产鳄鱼(西班牙语作caiman),有“避税天堂”的美誉,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WFOE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

BVI公司注册费用更低,股东结构相比CI公司更保密,不容易上市,若单纯为避税BVI公司即可,若要投资或者上市,CI更合适。


你先把枪丢了,否则我没法安心说。


我们来看下VIE这双筷子是如何夹到这只鸡的。

假设一家内资企业经营外资不被获准进入的领域,像互联网经营领域,办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都要求内资企业。


内资公司在BVI设立离岸公司A,A公司与境外投资人共同成立CI公司,作为上市的主体。

CI公司再设置离岸公司B,持有B公司100%股权。B公司则在境内设立WFOE。

该WFOE与国内运营业务的经营实体签订一系列协议,达到对经营实体协议控制(VIE权益)的目的,并符合我国法规要求。

系列协议具体包括《股权质押协议》、《股东表决权协议》、《独家期权协议》、《独家业务合作协议》、《贷款协议》等。

通过这些协议,CI母公司公司最终控制中国内资公司,使其可按照外资母公司意志经营内资企业、分配、转移利润,而内资公司则实现吸引外资入股的目的。

若无离岸公司B,则一旦CI公司要进行资产重组,则需直接处理境内WFOE资产,对境内WFOE处置需国内商务部门审批,耗时较长。

故设立离岸公司B,则重组时直接转让B公司股权即可,无需境内审批,实现了交易便捷性。


这不是要管了么。

而且互联网等企业的发展需要海量资金投入,在当时环境下,政府及国内VC基金是无法承受的,因此默许VIE架构存在,去海外上市,用境外投资者的钱来发展国内互联网事业,就成无奈且必然的选择。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