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原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基本信息
名称:三人成虎 |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 |
出处: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释义: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 |
近义词: 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无中生有 | 反义词: 眼见为实 | |
用法:贬义 | 例句: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 |
读音/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三 人 成 虎
解释/三人成虎
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三人成虎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示例/三人成虎
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
语法/三人成虎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无中生有
反义词:眼见为实
灯谜/三人成虎
大夫制迷
春节那天做条谜
原文/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11)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
注释/三人成虎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2.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3.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4.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5.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6. 果:果真.
17.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8.反:通“返”,返回
19.太子:此指魏国的王位继承人
20.过:超过
21.果:果然
22.得:能够(得到)
通假字
原句:庞恭从邯郸反。
“反”通“返” 意思为返回
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庞恭,魏王派他与太子同去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庞恭担心自己走后魏王不再信任他,于是在临行前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禀(bǐng)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恭接着问:“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魏王迟疑了一下说:“我将信将疑。”庞恭紧接着问:“要是第三个人也向您报告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一边点头,一边说:“我相信了。”
于是庞恭说:“街市上本没有老虎,但如果三个人都说那里有老虎,人们便信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那里与我们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比王宫到街市的距离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的,恐怕也不止三个人一。所以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论明察,不要轻易相信。”
魏王坦然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地陪公子去吧。”庞恭去了赵国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坏话。开始魏王不信,后来说庞恭坏话的人多了,魏王也就相信了。
在太子结束人质生活回国后,魏王就再也没召见过庞恭,也不再重用他了。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1]
道 理
(1)三人成虎,讲的是一位大臣举例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冤枉自己,但最终魏王还是听信谗言,远离了忠臣。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多数人说的,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做事要善于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于他人。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相关连接:《战国策》
《战国策》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题解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体例
今本共33卷:
东周策1卷
西周策1卷
秦策5卷
齐策6卷
楚策4卷
赵策4卷
魏策4卷
韩策3卷
燕策3卷
宋卫策1卷
中山策1卷
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人们却将其理解为“三个人就顶一只老虎”,即人多力量大。
寓意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人犯错误。
造句
谣言的可怕就在于“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便会使你分不清真假.
归纳梳理
1.古今异义 今邯郸去大梁(距离) 2.一词多义 (1)1.质【于】邯郸(到) (2)2.远【于】市(比) (2)1.【质】于邯郸(名词,作人质) 2.太子罢【质】(名词,指作人质这件事)
启示
一个人对别人说的事情不可妄信,即使有很多人都这么说,也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以免被坏人蒙蔽。
人物生平
庞恭,战国时期魏国人。
出处:
《战国策·魏策》
庞恭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也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11)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典故/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2]
道理/三人成虎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寓意/三人成虎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