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部分内容的学习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部分内容的学习笔记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在此提供一份学习笔记供各位同志参考。

  生活决定意识

  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了,不存在抽象的、脱离生产生活的人,不存在那种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更不存在纯洁、纯粹、至高无上的人的概念。人的意识形态每时每刻都被社会生活所影响着,被物质世界影响着,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也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人在改变现实的同时也塑造着自己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大生产开始之初形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真正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限制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时,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并传播,然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开展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阶级斗争最黑暗的一个时期,原因在于它处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分工并未消失,资产阶级法权依旧存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十分隐蔽地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此时开展着最激烈的碰撞。

  民族与分工(帝国主义是分工发展的最高阶段)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分工是三大差别产生的根源,分工是内容,三大差别是形式:三大差别在当今的美国内部已经基本消失,分工以一种最为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在马克思那里,“交往”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可以说,“交往”指代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而生产关系是“交往”中最高级别的社会关系,它影响力最大、最重要。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本主义分工会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扩增市场时期。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分工发展至一个更高的维度,资本主义大国用资本输出取代了商品输出,得以更安全、更轻松地趴在经济殖民地上吸血。在完成产业转移之后,美帝迎来了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分工在国与国之间完美形成: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外输出廉价工业产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尖人才与大资本家,掌握了最先进的科技水平;两大经济集团之外的小国沦为了经济殖民地,成为了两大国阶级矛盾的泄洪口(然而这只能减慢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深化的速度)。

  宗教观与意识形态的改变

  当然,我们不想花费精力(注:马克思加了边注:“费尔巴哈”。——编者注)去启发我们的聪明的哲学家,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注:马克思加了边注:“哲学的和真正的解放。——一般人。唯一者。个人。——地质、水文等等条件。人体。需要和劳动”。——编者注);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注:手稿残缺。——编者注)其次,还要根据它们的不同发展阶段,清除实体、主体、自我意识和纯批判等无稽之谈,正如同清除宗教的和神学的无稽之谈一样,而且在它们有了更充分的发展以后再次清除这些无稽之谈。

  宗教追求一种在不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寻求人在精神上的解放,虽然他们有时会参与一些社会援助项目,但是那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状况。不管是神学、纯哲学、心理学,或是什么其他的专注于精神解放的学科,都是向私有制妥协、向阶级社会妥协的产物,其根本目的都是削弱奴隶们的革命性。不管是宗教治国还是儒教治国,最终都会使得社会朝向阶级斗争的方向发展,最终都会使社会分崩离析,最终都会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精神解放为主要,这已经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是退步的了,即使在微观上对于个人来说确实有些用处(这种用处更像是精神控制),但是宏观上永远无法阻止革命的产生。没有物质条件的保证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精神的解放,如果不能改变农民的小农生产方式,就不能从根本上解放农民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文革稳定和经济稳定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文革在农村难以进行,就是因为小资意识的阻碍)。

  物质第一性

  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

  物质第一性,但不是物质“决定”性,所谓的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运动决定了一切,决定了人的思考,决定了人的想法,决定了社会历史的一切。在有人所劳动实践的自然中,人就是自然的主体,或者说自然已经变成了有人所活动的社会的存在基础,失去了劳动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本身的存在和一切思考的社会基础都会消失(劳动创造了人的社会),这是每个人都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东西。人类发挥主观能动的生产生活最终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自然科学促使一批人来否定主观意识的存在,这恰恰就是意识的自我否定过程。我不完全否定物质运动决定一切的可能性,也不完全否定我们是“缸中之脑”(意识第一性)的可能性(可笑的是,缸中之脑所描述的外部世界显然也是一个物质第一性的世界,缸中之脑理论的产生也是基于脑科学与计算机相关的实践)。但是我基于历史的发展,基于我自己的劳动经验,基于我自己的直观感受,基于当前自然科学的已知成果,否定了机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选择了辨证唯物主义。而这个选择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探求那虚无缥缈的世界本源,如果在当今这个社会发展程度就妄想探求到这些东西的正确答案,那未免太过愚蠢,本质上也是一种隶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迷信。我的最终目的只是且只能是为了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完成实践(物质)→认识(意识)→实践(物质)的循环往复,消灭一切对人的剥削和不平等。

  脑体分工产生上层建筑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注:马克思加了边注:“与此相适应的是玄想家的、僧侣的最初形式”。——编者注)。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但是,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脑体分工产生了一批脱离生产劳动的人,让他们拥有闲暇时间思考政治、哲学、经济、道德等等上层建筑内容。然而在私有制的影响下,他们脱离生产后非但不感谢底层阶级的劳动者们,反而使劲地去证明自己地位的合法性,他们不知道(甚至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生活基础都是构建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之上。“英雄”为英雄史观做辩护,这太正常不过了,基于脱离生产的生活,就会产生反人民的意识形态。

  分工与私有制、奴隶制

  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分工造成了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产品分配上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上的不平等,是生产活动方面上对剥削的表述;私有制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的,由人单独占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产品,而生产资料也是属于产品的范畴。分工与私有制很难说清谁先谁后的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是确定无疑的,他们都是剥削制度的根源。分工从家庭中产生,由此产生了最初的奴隶制,随着家族人员的扩增,逐渐形成了宗族、部落、国家。家庭强制力、宗族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否都属于隐蔽的奴隶制,这个有待仔细讨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含有奴隶制特征,即对成员的直接支配权(似乎以血亲为中介就不算直接支配,但它不具有欺骗性,从来不与被支配者谈自由):丈夫支配妻与子,族长支配族民,统治者支配国民。而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前者通过土地、后者通过生产资料,让你误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实际上由于缺少土地和生产资料,导致了你事实上地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那么社会主义呢?社会主义把这种支配制度赤果果地展现到了人们面前,官僚的权力变成了绝对的、裸露的,需要工人们继续进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的最后任务就是消灭国家,消灭这个最后的私有制残余。

图片

  生产力、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 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 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只要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足以按需分配的程度,社会主义就有变成修正主义的风险,人们就还会为了更多的私有资源而竞争,因此继续革命是必要的,必须要在实现按需分配之前不断地开展阶级斗争。同样的,在没有实现世界性的共产主义之前,一国建成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这种共产主义缺乏国家的统一职能规划,必定会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之中被侵蚀甚至被侵略。因此必须坚持对外不断革命,持续输出社会主义革命;坚持对内继续革命,不忘阶级斗争,打击修正主义,维护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图片

  市民社会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前面已经可以得知,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关于市民社会的比较详尽的定义已经包括在前面的叙述中了。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然需要以民族的姿态出现,对内仍然需要组成国家的形式。“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 18 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名称(注:《bürgerlicheGesellschaft》这个术语既有“资产阶级社会”的意思,也有“市民社会”的意思。——编者注)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市民社会,可以理解为经济社会,即从市场的角度来描述社会。所谓的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在时间层面上的解释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初期以小农经济为主,为了贩卖商品就需要进行城市化运动,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实现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又因为阶级矛盾加深反而制约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个理解就是,受生产力制约,在世界层面上,不可能有国家一开始就直接从奴隶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从封建社会直接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其中展现的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从资本主义大生产中构建起来的市民社会,其为了商品交易天生就需要同国际交流,就是所谓的超出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构建,其国际性也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王卧龙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